来源:环球网

5月19日,学校与华为举行“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2.0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暨项目运营研讨会。副校长王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所长寇文参加签约仪式。


王泉在致辞中表示,在双方通力合作下,基地的产教融合项目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形成了具有西电特色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创业生态。希望双方在前期良好的共建基础之上,在未来三年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广度和深度,共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寇文代表华为对西电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西电学科布局与华为技术战略高度契合。近年来,西电毕业生入职华为人数逐年增长,双方在课程共建、师资建设、创新创业等方面合作已结出硕果,“智能基座”2.0项目将拓展至更多技术方向,期待双方合作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产教协同的创新范式。

本科生院院长苏涛和华为高校与科研人才发展部部长曹新方代表双方签署2.0合作协议。

苏涛总结了西电-华为“智能基座”1.0阶段项目工作成果:共建27门课程覆盖学生超过12000人,在课程教材、师资培养、创新创业活动方面都有丰硕的成果。

曹新方介绍了西电-华为“智能基座”2.0阶段合作规划,将在前期鲲鹏、昇腾、华为云等方向合作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拓展鸿蒙、通用软件、EDA等更多关键技术领域的新项目。


会议表彰了在西电-华为“智能基座”项目建设和教学实践中涌现的7位“智能基座栋梁之师”教师代表——王小兵、陈勉、徐悦甡、谷裕、曹震、刘刚、杨刚,以及3门“智能基座金课”——《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自然语言处理》《网络通信基础与实践》。

2024年度“智能基座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小兵就合作课程融入优秀经验进行分享。

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部微电子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本科生院、双创学院、校团委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合作课程教师代表参加签约仪式和研讨会,并就2.0项目合作内容和落地途径进行了深入座谈。


背景链接:

“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是由教育部、华为于2020年底联合发起,首批布局72所高校,旨在深化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协同创新,着力构建以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和与人才生态。“智能基座”2.0项目于2023年9月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正式发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