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要 板 块
注:板块及分会场持续更新中,请以正式通知为准。
组 织 机 构
01
青岛市人民政府
02
支持单位
世界水理事会 (WWC)
国际水协会(IWA)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河海大学
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03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青岛市商务局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
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青岛阿迪埃脱盐中心
04
协办单位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业委员会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
生态环境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
生态环境部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石油和化工环境保护高盐污水膜分离及资源化工程中心
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海水资源高效利用化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中加水与环境安全联合研发中心
江苏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节水技术创新中心
河北省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节水与水处理专业委员会
中欧膜技术研究院
山东建筑大学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
江苏省净水设备制造行业协会
中关村环创水循环利用技术创新联盟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沧州高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环境科学学会
山东省水处理协会
山东省化工情报信息协会
山东水生态文明促进会
青岛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青岛市循环经济协会
青岛市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赞 助 商
01
特别支持
02
金牌赞助商
03
银牌赞助商
04
联席赞助商
05
合作媒体
大 会 主 题
主 要 演 讲 报 告
持续更新中
特邀报告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膜技术在未来水资源安全的应用与发展
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国际水大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流域管理合作:成功与新的领域
达恩平,水资源国际署,总干事;流域机构国际网络,秘书长;世界水理事会,副主席
特邀报告
邢卫红,江苏大学,校长
正向水效与可持续发展
Alejandro Sturniolo, 正向水效联盟,秘书长
关于水处理技术终极目标的思考
胡洪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秀钟书院院长
以膜法水处理技术,书写“人水关系”文章
崔焱,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业水处理革新:东丽膜技术实现工业纯水节能生产与废水高值化回用
朱列平,蓝星东丽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超滤膜产品在工业水处理的应用介绍
黄人瑶,奥赛科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高盐水深度回用与煤化工行业废水全量化减排增效解决方案
王昆鹏,莱特莱德(上海)技术有限公司,大客户总监
澳升助力环保行业高效节能
王琦,澳升泵业(浙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耐超高压特种膜产品在污水资源化处置中的技术创新及应用
成都美富特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斯米泵业为水处理行业提供全套优化解决方案
代斯米泵业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津膜科技浸没式超滤技术在自来水领域的“魔法”应用
钱丽,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突破·共赢:恩泰科技反渗透膜技术的中国路径与全球视野
裴志强,恩泰环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非常规水之非常价值
曾凡夫子,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中国脱盐二十年回顾与展望特别论坛
——海水淡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主持人:
解利昕,天津大学,教授
张岩岗,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海水淡化技术创新与发展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与应用
杨波,杭水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首席科学家
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单机及阵列性能研究
王越,天津大学,教授
海水淡化标准与发展
潘献辉,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原检测中心主任/研究员
上海电气绿色海水淡化技术创新实践与远景展望
吴彬彬,上海电气电站水务工程公司,海水淡化专业总工
国家重点研发产品IPX能量回收装置的工程运行
张希建,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题目待定
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的低能耗创新之路
程忠红,苏伊士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级技术推广经理
丹佛斯高压柱塞泵和能量回收装置助力海水淡化和零排放节能降碳
曾庆志,丹佛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销售经理
福斯新型能量回收装置应用介绍
福斯(上海)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美国能量回收公司全系列PX产品助力海水淡化和工业废水的低碳发展
左萍,美国能量回收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
HP-RO系列节段式多级泵的应用
于京,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奥米泵业为水处理用泵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蒋金炎,无锡奥米泵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杜邦多元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杜邦水处理
立足本土:东丽反渗透膜创新技术赋能中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赵杰,蓝星东丽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营业技术部部长
鼎澈高性能海水淡化膜多元化应用
王帅,陕西鼎澈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沁森高科新一代高效耐久型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产品介绍
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国产海水淡化膜的开发与应用
衣刚,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经理
Kurita 大型石化厂海水淡化一体化项目成功案例分享
栗田工业(大连)有限公司
提升海洋工程管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大口径PE100RC混配料管道的应用优势
余新文,博禄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
海水淡化膜外壳的设计特点和应用案例
哈尔滨乐普实业有限公司
汉高粘合剂技术在水处理膜行业的应用
刘月胜,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
高性能滤膜的制备及规模化应用
康新尉,宁波日新恒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矿化滤池技术在海水淡化水引入市政供水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陈景光,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多功能复合织物在太阳能海水淡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张丽莎,东华大学,教授
浓盐水综合利用技术创新
面向浓海水和盐湖卤水梯级利用的锂溴提取研究
纪志永,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海水利用中心,教授
强化传质模式下电化学碳氮耦合资源化研究
程治良,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
电化学吸附材料理性设计与离子增强富集机制
徐兴涛,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杜邦浓盐水资源回收膜法解决方案
杜邦水处理
PE基正渗透膜在浓海水发电中的应用展望
靳顺龙,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东洋纺浓盐水浓缩膜革新技术及其独特应用
尹浩全,东洋纺艾睦希(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
海水淡化浓盐水盐钾联产工艺
彭赛军,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原盐化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高盐废水及废盐综合利用
白祖国,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发经理
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
盐湖提锂——纳滤膜和离子膜的比较分析
沈江南,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电渗析及双极膜电渗析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杭州蓝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非常规卤水与盐湖锂富集的相化学差异
于旭东,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盐卤体系中低品位溴碘吸附分离研究
刘海宁,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
耐久提锂膜材料设计与制备
许丽娜,天津科技大学,副教授
盐湖中微量元素分离探讨
马艳芳,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副研究员
盐湖战略元素萃取分离研究进展
时东,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副研究员
盐湖储能材料构建与性能研究
申月,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副研究员
难生物降解废水处理技术与装备
污水深度脱氮同步除磷技术与设备
陈志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化工废水高级氧化处理技术原理与装备
赖波,四川大学,教授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过程污染物富集规律与控制策略
金鹏康,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
韦朝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水体中新污染物的净化机制研究
展思辉,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结合态亚铁处理高难工业废水技术与应用
吴德礼,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表面处理行业废水资源化处理研究
赵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难降解废水的连续流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洪俊明,华侨大学,教授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臭氧氧化技术
李冰,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
双碳目标下工业污废水
资源开发与利用
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膜污染规律与控制
于水利,同济大学,教授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含盐废水研究
刘芳,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双碳”目标下生物质类化工废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探析与技术研究
任会学,山东建筑大学,教授
壳聚糖基水处理材料的功能定向调控与场景化应用
沈忱思,东华大学,副教授
印染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张志峰,浙江省环境生态修复协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
高效电活化氧化技术及其在高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金春姬,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
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生物强化修复
李琳,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
油田采出水微生物强化处理
刘春爽,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
石油石化水处理一站式服务
宋勇,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总工
高难度工业废水解决方案
吴建,浙江坤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持水处理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志永,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赛莱默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应用解决方案
高原,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水应用解决方案专家
含金属离子废酸液在线回收系统研究与应用
高甲,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室主任
新膜产品及应用方向
林勇,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膜首席研发专家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
高赞,中原环保知和(郑州)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陶瓷膜在难处理流体领域中的应用
姚萌,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苏伊士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环境治理方案
程忠红,苏伊士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级技术推广经理
零排放不再“高成本”:SEEP的降维破局之道
卢志明,杭州司迈特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工
过滤和分离技术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
张磊,舒万诺中国有限公司,高级专家
纤维基光热材料制备及蒸发性能研究
方小峰,东华大学,讲师
限域效应和界面效应强化ZnO/MXene光催化剂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和机理研究
杨传玺,潍坊科技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讲师
工业再生水利用
主席:胡洪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秀钟书院院长
联席主席:崔勇,中关村环创水循环利用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
联席主席:郭嘉,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水环境业务部总经理
召集人:杜烨,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研究员
焦化废水处理A-OHHO工艺原理及其技术应用
韦朝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石化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从研究到应用
吴昌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新形势下钢铁工业水循环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
梁思懿,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智慧水务发展报告
崔勇,中关村环创水循环利用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
非常规水资源化膜分离技术应用实践及节能降耗思考
闫博,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经理
高效膜技术在工业再生水及废水资源化中的应用
朱列平,蓝星东丽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工业废水助力再生过程中膜材料的应用
黄人瑶,奥赛科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复杂水源制备芯片纯水中的易穿透有机物识别与氧化控制
王文龙,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
超高纤维低生化性难降解废水综合再生循环利用技术
陈霖,成都之和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及零排放
从困境中破局-焦化废水处理术发展
盛宇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含盐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和展望
郭中权,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
煤矿矿井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薛罡,东华大学,教授
废水中COD、氨氮绿色吸附回收技术--非生化富集分离水处理技术
王斌,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杜邦(近)零排放应用中膜元件选型及膜系统设计
杜邦水处理
碧水源低碳水处理装备的产业化应用
唐琪,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污水资源化与(近)零排放领域的场景化实践与效能提升
赵杰,蓝星东丽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营业部部长
水发优膜超滤在工业废水领域的解决方案
张华,山东水发优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工匠波纹在高盐废水零排放项目上的技术赋能实践
赛世杰,北京工匠波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水艺创新膜产品在矿井和煤化工废水中的应用及案例分享
徐百龙,宁波水艺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CUT膜在多领域的解决方案
李鹏,北京群力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工业废水零排放资源化方案分享
梁继业,美富特环境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含盐废水零排放工艺节能优化低碳设计
李君占,北京鑫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海水和杂盐资源化解决方案
胡敏,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
威立雅高含盐废水处理解决方案
吕春霖,威立雅水务技术,高级产品应用工程师
CROSS纳滤膜在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刘昊,克霍斯特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LG创新抗污染反渗透膜在高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丽华,乐金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PX能量回收技术助力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膜工艺节能降碳及案例分析
占学文,美国能量回收公司,高级技术经理
工业园区高盐废水的膜技术应用
张景隆,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电渗析及双极膜电渗析在零排放中的应用
杭州蓝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含盐废水处理回用及零排放
于文浩,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
工业领域特种物料分离技术创新
与应用发展
面向酸性废水资源化处理的特勒格碱基耐酸纳滤膜创制
刘立芬,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恩泰分离膜产品在特分领域的应用
李志超,恩泰环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面向高盐和高有机物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特种分离膜开发
张奇峰,山东中科精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3E外压式中空纤维纳滤膜在物料分离的应用
傅凤江,新加坡3E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用于医药分离的聚合物多级孔膜制备及应用研究
计艳丽,浙江工业大学,副研究员
多频改性吸附+膜浓缩系统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应用
王昆鹏,莱特莱德(上海)技术有限公司,大客户总监
基于两性离子纳米胶囊复合纳滤膜的构筑及应用研究
孙志娟,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
耐酸耐碱耐溶剂膜在资源化利用上的应用
蒋涛,宁波日新恒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面向溶剂体系物料分离用聚合物膜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
方传杰,浙江大学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化工废盐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
化工废盐资源化利用进展和政策管理策略
刘研萍,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化工废盐技术评估体系研究
何艺,生态环境部固废管理中心,教授
化工废盐高值转化制纯碱/小苏打技术及应用
张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无废供应链”建设引领废盐高质化利用
李静,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秘书长/工程师
高含盐有机废水及工业废盐资源化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李梅彤,天津理工大学,研究员/院长
化工废盐电化学深度除杂技术
吉庆华,清华大学,副研究员
化工废盐资源化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
王维,北京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
AI赋能重点工业行业
废水处理智能化发展
AI赋能,流量破局:环保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突围
盛宇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工业园区地下管网-水智慧管控
时美,上海电气数智生态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
环保企业组织AI化进程与未来新组织演进
李谦子,北京完美拾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ZWPD三维工厂设计软件:赋能水处理工程全生命周期
杨宏大,北京中维数通软件有限公司,市场战略经理
污水处理大模型系统与BSM数据集构建
姜向远,山东大学,副教授
排水管网水质与流量精准测量的新方法与技术
郭帅,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
题目待定
徐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模型DeepSeek环境监测的"智慧之眼"
娄保东,河海大学国家工程中心,数字孪生水利所所长/教授
冶金用水节水与废水综合利用
钢铁工业用水“零排放”总体思路及关键技术
李素芹,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焦化废水资源化零排放工艺
李恩超,宝武环科环境技术研究院,主任助理
钢铁行业镁法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钢铁企业浓盐水与冶金固废协同资源化技术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汉斯琥珀设备在工业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及污水热能管理、回用领域的应用
王宇航,琥珀环保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工业销售经理
钢轧浊环水处理系统高效运维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山东钢铁日照有限公司
杜邦焦化废水回用及近零排放解决方案
杜邦水处理
BDD电解氧化处理钢铁废水技术
湖南新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水盐平衡的钢焦企业废水零排放资源化关键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盐废水处理新技术研究与思考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
AQFILM 热法超滤助力冶金废水回用节水减排
李建华,阿克菲姆膜材(嘉兴)有限公司,高级市场经理
匠容道电渗析和双极膜技术在高盐废水零排放与资源化领域的应用
韦景韬,杭州匠容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生物电催化协同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
新一代n-MCR®短流程膜集成技术在高盐复杂工业废水资源化过程的应用
张双牛,利得膜(北京)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副总
湛江钢铁节水技术应用情况
宝武湛江钢铁
双碳背景下钢铁行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方向与战略思考
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
龙钢公司水系统节能减排实践论述
陕西集团龙门钢铁
面向未来水资源的
膜技术发展高峰对话
主持人:
郭有智,河海大学,教授
方佩晖,曼胡默尔集团,亚太商务总监
膜分离技术最新进展与创新
AI辅助聚酰胺纳滤膜设计
张林,浙江大学,教授
新型纳米复合纳滤膜材料开发与分离机制
张建峰,河海大学,教授
太阳光热蒸馏及其应对特殊条件供水的研究与展望
王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低能耗/抗污染的PTFE中空纤维膜在高浓度污染环境的应用研究
金王勇,浙江东大环境工程有有限公司,技术副总
陶瓷膜材料、工艺部及设备分享
赵焱,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抗污染膜及工业废水回用技术
李卫星,南京工业大学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基于表面微环境精准调控的单价选择性阳离子膜构筑
赵颖颖,河北工业大学,教授
光热非对称中空纤维膜创制及其应用
魏晨杰,浙江工业大学,副研究员
微纳米气泡强化渗透和压力驱动膜过程研究
杜亚威,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
膜蒸馏过程疏水膜表面结垢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
苑士登,山东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
膜污染防控与膜清洗
蛋白浓缩超滤膜耐污染表面构建与耐污机理
胡云霞,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高盐废水膜脱盐过程混合结垢机制研究
郑利兵,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用于脱脂乳化废水资源化处置的ZnO2/Gr修饰碳纤维自清洁材料
孙德,长春工业大学,教授
膜污染的利与弊一污染层在新污染物去除中的作用研究
孟淑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
基于隔膜电解调控的膜蒸馏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效能研究
鄢忠森,福州大学,副研究员
智能水凝胶复合膜的构效关系及其环境响应机制研究
宋娜,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
膜用药剂与清洗运维
崔玉良,河北奥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基于阻垢剂快速检测的反渗透膜污染监控及评价
王捷,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循环水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
殷树梅,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膜系统运维化学品的生产与应用
李秀宁,山东黄三角环保科技产业园,总经理
排放工艺中膜污染控制及重垢清洗解决方案
姚萌,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Kurita 膜故障诊断与清洗修复综合解决方案
栗田工业(大连)有限公司
水处理混(絮)凝剂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郑怀礼,重庆大学,教授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新工艺新技术
污水极限脱氮除磷工艺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以中部某大型污水厂尾水提标项目为例
万年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序批式VS连续流
吴远远,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同创新研究院研发总监
城镇雨季溢流污染的新膜法解决方案
白海龙,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城镇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晓霞,青岛大学,教授
新型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保安,南开大学,教授
香港安乐集团绿色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安平林,香港安乐工程,首席科学家/总经理(中国内地及海外)
珊氮®活性自持深度脱氮技术应用
李蓉蓉,北京中持碧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污水处理领域科技成果价值转化的实践挑战
薛晓飞,北控水务集团研究院,院长
基于碳捕获理念的新型厌氧氨氧化强化A-B污水处理工艺
王博,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
新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挑战与对策——2025年人居环境整治收官展望
张洁,新疆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工
农村污水碳排放案例分析
赵伟华,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
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暨绿色低碳标杆水厂分享
厂网一体的绿色低碳标杆厂特性分析及实践探索
张韵,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污水污泥协同减污降碳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思考
戴晓虎,同济大学,教授
STEM模型与污水处理厂节能减碳
施汉昌,清华大学,教授
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的建设方向
王洪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的内涵与外延
孙永利,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城市环境研究院院长
标杆引领,以评促建,推动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陶相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主任
系统推进,智慧赋能——北控水务减污降碳实践与思考
刘伟岩,北控水务集团,副总裁
厂站网一体化思维下的绿色标杆厂探索与思考
陈广,上海城投水务集团,副总经理
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标杆厂创建案例分享——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
谭云飞,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城市污水处理的绿色低碳实践探索
丁强,首创环保集团,城镇水务事业群副总经理
常州污水厂绿色低碳及资源化利用探索与实践
吕贞,常州市排水管理处,技术总监
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体系研究
钱晓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
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技术指南应用分享
唐明跃,青岛水务集团环境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运营主管
“绿色低碳”在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中的实践
肖志毅,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水务分公司副总经理
新污染物治理技术与环境管理创新
中国PFOS替代与控制技术进展与展望
彭政,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履约三处处长
MOFs用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富集与检测
王崇臣,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及吸附去除研究
邓述波,清华大学,教授
生物质水凝胶基光热蒸发器用于同步脱盐及水质净化
李倩,山东大学,教授
有毒害化学品废物处置与修复技术
刘希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AI赋能的新污染物治理
蔡明刚,厦门大学,教授
新污染物监测检测技术服务及方案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新污染物:下一个环保行业的风口?
张正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副院长
质谱技术在水体新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黄毅,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
合成抗氧剂类新污染物:从环境到人体暴露
刘润增,山东大学,教授
水体新污染物氢化还原/高级氧化协同去除研究
周娟,东华大学,副教授
水体新污染物和异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彭俊翔,广东粤海水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副经理;深圳分析测试协会环境与水体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球视角下PFAS法规趋势及岛津应用方案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以膜为核心的工艺在供水系统
设备更新和保障升级中的应用
城市大型给水厂膜技术升级改造的思路与实践
邢思初,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综合二分院总工/工艺所所长
陶瓷平板膜在高品质供水的系统解决方案
项东玲,北京科林之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威立雅抗污染纳滤膜HN系列市政项目运行数据分析演讲
董春华,威立雅水务技术,高级产品应用工程师
陶瓷膜在大型市政水厂的示范应用
陈锋,浙江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膜法净水工艺保障高品质供水
周晓杰,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从技术突破到民生保障:东丽纳滤膜在市政供水中的实践与成效
蓝星东丽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0动力超滤净水技术研究及应用
吴降麟,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
杜邦市政饮用水膜法解决方案
杜邦水处理
AQFILM大通量超滤与中空纤维纳滤在高品质饮水中的应用
安康,阿克菲姆膜材(嘉兴)有限公司,研发与市场总监
界面与孔径调控纳滤膜苦咸水处理效能与机制研究
白朗明,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好氧颗粒污泥专题会议
好氧颗粒污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王凯军,清华大学,教授
题目待定
李志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题目待定
李军,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基于水力旋流器驱动的污泥致密技术研究
李激,江南大学,教授
题目待定
郭海娟,辽宁大学,教授
题目待定
刘毅,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题目待定
铁拓,北控水务集团产品开发中心,地下厂产品总监
好氧颗粒污泥主题组项目介绍
高嵩,未来水科技平台发起人;北京境界探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装备化创新探索与实践
陈嘉祺,广州北控石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HPB 技术介绍
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水务建设与运维管理
题目待定
邱顺添,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Ai赋能水务基础设施运营,驱动行业智慧化转型
贾丕星,北控水务集团,副总裁
智慧水厂建设和运营管理实践
林峰,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信息中心主任
AI和大数据在供水管网漏损管控和智能巡检的场景化应用
王小鹏,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水厂智慧化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思考
程晨,无锡水务集团,信息处副处长
水务行业多源异构数据体系融合与价值激活路径探索
申若竹,首创环保集团,智慧环保事业部副总经理
探索AI时代背景下的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许冬件,珠海卓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地理信息采集的作用与效率
郑瑶清,汝城县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网部部长
西海岸单村供水保障工程的应用与运维
赵文峰,青岛巨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
二次供水和管网安全保障技术
边缘计算在二供中低碳节能的应用与实践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自来水业务受理分公司
水质安全(从合格水到健康水的二次升级)
吴强,利欧集团泵业有限公司,利欧水系统业务模块负责人
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天气对二次供水安全的影响与调控
舒诗湖,东华大学,教授
二次供水模式:基于水质与节能的选择
张怀宇,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科研院,副总工程师
二次供水系统水质生物安全协同保障机制与案例分析
李伟英,同济大学,教授
二次供水能效愿景目标与技术可行性
陈英华,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供水事业部总工
二次供水能效提升技术
王彤,长安大学,教授
消毒技术与监测保障城镇供水安全
饮用水安全消毒技术发展趋势与研究展望
徐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饮用水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张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水质量与健康监测室主任
水质监控管理需求与监测技术发展
宋兰合,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原总工程师
多水源调蓄供水典型新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贾瑞宝,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主任
支撑高藻水智能化处理的藻类预测模型和有机物自动化解析技术研究
陈超,清华大学,教授
绿色低碳视角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利用碳酸制备投加系统精准调控pH技术的效能解析与案例分享
林峡,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哈维气体与药剂投加水处理技术研究所,所长
基于全流程协同控制的饮用水新污染物去除技术研究
姜蕾,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腐蚀性差异及缓蚀方法
吴明松,东北大学,副教授
题目待定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河湖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启
——兼议幸福河湖的要义与内涵
生态导向水环境治理创新与思考
——基于底泥洗脱的水污染治理与生境修复耦合技术解析
吴敬东,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城乡再生水补给型河流水网-岸带-低堰-湿地四级联动式生态环境复苏技术(NBWW)及典型案例
赵进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主任
我国南方水库水位调控能有效减缓突发性泛黑水质污染风险吗?
李一平,河海大学,教授
气候变化与湖泊总磷的变化趋势:对加拿大15000个的湖泊40年的研究总结
黄津辉,南开大学中加水与环境安全联合研发中心,主任
大沥镇污染黑臭河涌绿色模块化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开发研究
肖羽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北方季节水源性小型河道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研究
黄开,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师办副总工
挣脱生物膜困局:TWC高效填料球开启生物载体“自进化”时代
刘丽香,广东鑫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山城区管网检测修复工程实施案例分享
赵欣,中山公用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湿地净水技术及生态修复
生物絮团-人工湿地深度处理酿酒尾水研究
周巧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环境工程微生物组学视角下湿地水质净化机制与微塑料生态效应研究
鞠峰,西湖大学工学院,研究员
南方感潮河流湿地近自然修复技术及实践
杨扬,暨南大学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中心,研究员
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人工湿地分析
成水平,同济大学,教授
黄铁矿填料脱氮除磷机制及水生态修复的思考
宋新山,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湿地甲烷减排及相关机制研究
翟俊,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低碳氮比进水下人工湿地脱氮及强化机制
谢慧君,山东大学,教授
改性生物炭基质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特性研究
徐建玲,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
抗生素环丙沙星在芦苇细胞悬浮系中的归趋与生物效应
何玉洁,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研究员
低碳排人工湿地处理农用地膜和甲基硫菌灵复合污染农田退水的效果及机理研究
邵媛媛,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
城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修复策略
左进城,鲁东大学,副教授
基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的低碳、高效、深度、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李睿华,南京大学,副教授
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方向及成果交流
河海大学专场发布
节水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发布
绿色低碳环保新产品新技术发布
知识产权专利发布与成果转化对接
环保产学研用金对接
未来水科学创新与能力研究专场发布
未来膜滤净水技术
梁恒,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未来的膜与膜的未来
蓝伟光,福州大学,未来膜学院常务院长/教授
未来我国海水淡化与海水资源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阮国岭,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长
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的水务行业的发展方向
王洪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河湖库淤积治理的问题及资源化途径
朱伟,河海大学,教授
欧盟水足迹认证中的机遇与挑战
李斌,正向水效中国联盟,秘书长
3060双碳战略赋能:水处理节水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
陈秀琴,国环产研(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任
论 文 征 集
论文要求:
1. 论文字数在5000字左右,同时提供200-300字的内容摘要;若提交英文论文,则应同时提供100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
2.中文论文格式应有以下内容:(1)标题,小二号宋体;(2)作者姓名,4号楷体;(3)工作单位,5号宋体;(4)中英文摘要,中文5号楷体、英文10磅Times New Roman;(5)关键词,5号楷体;(6)正文,5号宋体,行距16磅 ,版心大小为285mm×210mm;(7)参考文献,5号宋体。
3. 论文题目、摘要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30日,全文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31日。欢迎踊跃投稿,凡提交论文的单位和个人,请将论文发送至sunhaiyan@qd-water.com.cn
中国脱盐产业发展20年文集
在“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重磅部署2025年制造业质量工作,将“推动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推进‘中国制造’品牌建设”列为核心任务,为节水工业及脱盐产业点亮前行灯塔。值此契机,2025青岛国际水大会&水展20周年庆典上,《中国脱盐产业发展20年文集》蓝皮书蓄势待发。即日起至2025年6月15日,蓝皮书征集通道持续开放,诚邀行业同仁共襄盛举,携手绘制脱盐产业发展新蓝图!
联系人:宋才寿 13511020845(同微)
李芳 13693345376(同微)
会 议 日 程
2025年6月30日-7月1日全天
展览布展、代表报到
2025年7月2日全天
开幕、主旨演讲、综合会场
展览展示、采购交易
2025年7月3日全天
各分会场演讲、展览展示、采购交易
2025年7月4日全天
参观考察、展览展示
会 议 地 点
中铁 · 青岛世界博览城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三沙路3399号
青 岛 国 际 水 展
20,000㎡ 规模
15,000+ 观众
600+ 展商
主要参展商(持续增加中)
参展范围
污水/废水处理
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产品及设备等;
污泥、油水分离、气浮、电解处理、曝气、厌氧处理装置、活性炭、消毒杀菌、蒸发结晶、水处理成套设备等;
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
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技术与装备等;
节水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膜技术与应用
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EDI、MBR、DTRO膜、STRO膜、陶瓷膜、膜壳、制膜设备、卷膜设备、膜组件等;
工业滤芯、滤料、树脂、过滤器、水处理药剂等相关产品;
流体自动化与设备
泵、阀门、密封件及管材、管件、管网检测设施等;
自动控制系统与设备等;
智慧水务
智慧水务管理运维平台及软件、市政供排水系统、二次供水、管网漏损等;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传感器技术及产品等;
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
河湖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流域水环境治理等;
人工湿地、村镇水生态、生态修复技术与装备等;
展位规格及收费标准
每个展位(9㎡)含2个参会代表名额
豪华标摊配置:加高造型,一张接待桌,一张洽谈桌,四把椅子,中英文公司楣板,射灯二支,电源插座,展位地毯
普通标摊配置:一张接待桌,两把椅子,中英文公司楣板,射灯二支,电源插座,展位地毯
参 会 程 序
会议注册
(一)在线注册,快捷、方便!
1. 打开下方“青岛国际水大会”官方小程序链接直接报名;
2. 登录大会官网(http://www.cda-apdwr2009.com/),点击“在线报名”,按步骤提交资料,即可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