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岁男生独自夜爬玩跳伞,被找到时已在树上变成鸟巢

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山区搜救队的队长,负责这片林区二十多年了。

每年都会遇到几起登山事故,但从未见过如此离奇的案例。

十九岁的小李,大学新生,性格内向但心思奇特。

他在朋友圈发了条"夜爬挑战,自制伞包,俯瞰星空"的动态后就失联了。

家人报警后,我们立即组织了搜救。

足足三天,几十人地毯式搜索,却毫无线索。

直到第四天,一位护林员发现了高处树冠中的异常。

我们派人爬上那棵三十米高的古松,所见之景令人毛骨悚然。

小李的身体被困在树枝间,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鸟巢。



我在搜救队工作的这二十多年,几乎见证了所有可能的山难事故。

有迷路的驴友,有摔伤的攀岩者,甚至还有被困悬崖的蜂蜜采集人。

但每次接到通知时,我心中都会涌起一种古怪的预感。

就好像山林不仅仅是一片自然区域,更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异域。

尤其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极限"挑战。

他们为了拍摄短视频,不顾安全地挑战自己的极限。

这次的小李,就是这样一个追求刺激的年轻人。

接到他家人的报警电话是在三天前的深夜。

电话那头,小李的母亲声音颤抖,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我安抚了她的情绪,耐心地询问了详细情况。

原来小李是一名大一新生,性格内向,但极具冒险精神。

从小就对各种极限运动着迷,尤其热爱高空项目。

平时他总是一个人研究各种冒险装备和技巧,很少与人交流。

他的朋友圈里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但基本没有互动。

家人一直以为这只是青春期的特立独行,并没有太在意。

直到三天前,小李突然在朋友圈发了那条动态。

"夜爬挑战,自制伞包,俯瞰星空,我来了!"配图是一个简易的降落伞装置。

家人们当时并不在家,等他们回来时,小李已经不见了踪影。

他的书桌上留下了一张纸条:"去找星星了,明天回来。"

起初家人并不担心,但当一天过去,小李依然没有消息时,他们开始着急。

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所有社交平台都没有更新。

第二天,家人报了警,随后联系到了我们搜救队。

接到通知后,我立即调动了十五名队员,组织了第一轮搜救。

根据小李朋友圈的只言片语,我们大致确定了搜救范围。

这片山区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植被茂密,地形复杂。

夜间攀爬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风险极高。

更何况小李还打算使用自制降落伞,这简直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第一天的搜救,我们沿着最可能的登山路线进行了全面搜索。

从山脚到主要几个山峰,再到适合跳伞的悬崖区域。

但一整天下来,连小李的一根头发都没找到。

天黑前,我们不得不暂停搜救,约定第二天扩大范围继续。

回到搜救站,我翻看了小李的社交账号,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他的账号内容确实很特别,充满了对星空、高空的迷恋。

有很多自己设计的飞行装置图纸,还有各种对飞行的幻想。

"人类为什么不能飞翔?我们只是忘记了如何展开翅膀。"

"银河系中有多少文明在注视着我们?我想去接近他们。"

"有时候我梦见自己飞向星空,那感觉比呼吸还要自然。"

这些文字透露出他对飞行几乎病态的迷恋,让我更加担忧。

第二天,我们增加到了二十五名队员,分成五组进行搜索。

除了正常的登山路线,我们还探查了一些隐蔽的小道和危险区域。

同时,我联系了周边的护林员和村民,请他们一起留意可能的线索。

下午时分,一位护林员报告在东北方向的密林中发现了一块布料。

我们迅速赶到现场,确认那是一块可能用于制作降落伞的尼龙布。

顺着这个方向,我们又发现了几处人为活动的痕迹。

断裂的树枝,踩踏的草丛,以及一个空饮料瓶。

这些发现让搜救工作出现了一线希望,我们沿着这些线索继续搜索。

然而,随着我们深入,线索却突然中断了。

就好像小李凭空消失一般,再也找不到任何踪迹。

第二天的搜救以失败告终,我们不得不再次撤回。

小李的父母在搜救站等候,看到我们空手而归,他们的眼神充满了绝望。

我尽量安慰他们,承诺第三天会调动更多人力,一定要找到小李。

那天晚上,我翻看了更多关于小李的资料。

他的老师和同学描述他是个"聪明但怪异"的学生。

学习成绩优秀,尤其擅长物理和天文,但几乎没有朋友。

他的宿舍床头贴满了星空照片,书架上全是关于飞行和宇宙的书籍。

有同学曾听他提起过,自己经常做一个"飞向星星"的梦。

梦中他能像鸟儿一样飞翔,不需要任何工具,仅凭身体就能升空。

这些信息让我对小李有了更深的了解,却也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第三天,我们调动了全部力量,包括无人机和搜救犬。

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山区,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搜索过。

但依然毫无收获,仿佛小李真的像他所向往的那样,飞向了星空。

晚上的会议上,有队员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

"会不会他已经尝试跳伞,但失败了,掉到了我们搜索不到的地方?"



这个猜测太过骇人,我不愿在小李父母面前讨论。

但作为搜救队长,我必须考虑所有可能性,包括最坏的情况。

当晚,我重新检视了地图,标记出所有可能的跳伞点和落点。

如果小李真的尝试了跳伞,他最有可能选择的是山区东部的那片峭壁。

那里的高度和风向都比较适合初学者尝试,而且视野开阔,能看到美丽的星空。

决定第四天将搜索重点放在那个区域,我终于短暂地合上了眼。

第四天早晨,天气出奇地好,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我们按计划前往东部峭壁区域,沿途仔细搜索每一个可能的落点。

中午时分,一位名叫老陈的护林员通过对讲机联系我。

"队长,我在东北方向的古松林发现了异常情况,需要你们过来看看。"

他的声音很奇怪,既紧张又困惑,这让我心里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带上三名队员,我们迅速赶往老陈所在的位置。

那是一片古老的松树林,树龄至少有几百年,树干粗壮,高耸入云。

老陈站在一棵特别高大的古松下,脸色凝重地指着树冠。

"我发现有不正常的结构在上面,可能与失踪的小伙子有关。"

用望远镜观察,我确实看到树冠中有一个不寻常的结构。

那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更像是某种人造物与树枝纠缠在一起。

我决定派人上去查看,但这棵松树实在太高,普通的攀爬设备不够用。

幸好队里有专业的攀树专家张强,他带来了全套的攀树装备。

张强准备好装备,开始沿着粗壮的树干向上攀爬。

我们在地面紧张地等待,通过对讲机保持联系。

大约二十分钟后,张强的声音从对讲机中传来,听起来非常震惊。

"队长,我...我看到一些东西,但...我不确定那是什么..."

我追问详情,但他支支吾吾,无法清楚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最后他只说了一句:"你们得亲自上来看看,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种反应让我更加担忧,我决定再派一名队员上去帮忙。

李明是我们队里的攀岩好手,虽然攀树经验不多,但体力和心理素质都很好。

他迅速准备好,开始向上攀爬,很快就消失在茂密的枝叶中。

接下来的几分钟,对讲机中一片寂静,让人心急如焚。

终于,李明的声音传来,但听起来异常平静,甚至有些空洞。

"队长,您需要亲自上来看看...这...这不是普通的情况。"



两名经验丰富的队员都无法描述他们看到的情景,这实在太不寻常了。

我决定亲自上去一探究竟,尽管我的攀爬技能已经有些生疏。

穿戴好装备,我开始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心中充满了忐忑。

这棵古松确实高大非凡,树干粗壮,树皮粗糙,提供了良好的抓握点。

但随着高度增加,风也变得越来越强,让攀爬变得更加困难。

大约攀爬了二十五分钟,我终于接近了树冠。

张强和李明就在上面等着我,他们的表情让我心里一沉。

两人都面色苍白,眼神空洞,仿佛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当我最终爬到他们身边,顺着他们的视线看去时,我也明白了原因。

那不是普通的物体,而是一个巨大的、精心编织的结构。

乍看之下,它确实像是一个巨大的鸟巢,由无数细小的树枝、树叶和其他材料编织而成。

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其中掺杂着人造物品——背包的碎片,衣物的残余,以及自制降落伞的部件。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个"巢"的中央,依稀可以看到一个人形的轮廓。

那轮廓保持着一种奇怪的姿势,双臂张开,仿佛在模仿飞翔。

我不敢确定那就是小李,但直觉告诉我,我们找到了搜寻的目标。

只是,他现在的状态,似乎已经超出了正常认知的范围。

我们三人沉默地站在树冠之中,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个发现。

最终,我拿出了相机,开始拍摄这个异常现象,作为证据和记录。

拍完照片后,我用对讲机联系了地面的队员,要求他们准备救援设备。

同时,我告诉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情况非常特殊。

接下来,我们需要更仔细地检查这个"巢",以确定小李的确切状况。

张强似乎已经恢复了一些冷静,他主动提出靠近查看。

小心翼翼地,他沿着粗壮的树枝向那个结构移动。

当他靠近时,整个"巢"似乎轻微地颤动了一下,让我们都屏住了呼吸。

张强停下脚步,谨慎地观察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前进。

终于,他到达了"巢"的边缘,开始仔细检查那个人形轮廓。

通过对讲机,我听到他急促的呼吸声和小声的自言自语。

"这...这不可能...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我追问他看到了什么,但他只是摇摇头,示意我自己来看。

护林员老陈脸色惨白,双手颤抖地指着手机上的照片。

"队长,这...这不对劲,"他结巴着说,"您得亲自去看看。"



我接过手机,屏幕上是树顶拍下的模糊影像,隐约可见人形轮廓和某种结构。

"可能是降落伞缠住了,"我安慰道,"找个攀岩好手上去看看。"

专业攀岩手李明自告奋勇,带上装备很快消失在高大的松树冠中。

无线电里传来他的呼吸和攀爬声,随后是突然的沉默。

"李明?听到请回答,"我急切地呼叫道,无线电那端只有细微的沙沙声。

过了近三分钟,终于传来他的声音,但奇怪地平静又遥远。

"队长...您...您得亲自来看,"他的声音有种不自然的平静。

我命令其他队员原地待命,亲自爬上了那棵古松。

当我到达顶部时,李明正靠在树干上,目光呆滞地望着前方。

顺着他的视线,我看到了那个所谓的"鸟巢",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那不是普通的鸟巢,而是由无数细小的树枝、羽毛和某种纤维精心编织而成。

巢的中央,小李的身体保持着一种不可能的姿态,像是被定格在半空中。

他的皮肤已与树皮融为一体,四肢延伸成树枝的形状。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从他张开的嘴里,正有小鸟进进出出。

"这...这不可能,"我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试图寻找合理解释。

李明递给我一部破损的手机,屏幕上还显示着一段未发送的视频。

我颤抖着点击播放键,画面开始晃动,随后定格在夜空中的某个光点上。

小李兴奋的声音从录音中传来:"看,那是什么?好美啊!我要靠近看看!"

录像随即剧烈摇晃,伴随着一声惊叫戛然而止。

我抬头看向巢中央那张不再属于人类的脸,它的眼睛突然睁开了。

瞳孔中倒映出的不是我们的影像,而是无尽星空中一个明亮得不自然的光点。

那一刻,我感觉时间凝固了,世界变得无比安静。

只有微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和远处小鸟的鸣叫。

小李的眼睛——如果那还能被称为眼睛的话——直直地看着我。

它们不再有人类的神采,而是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蓝色,仿佛包含了整个宇宙。

我注意到他的皮肤已经完全变成了树皮的质感,布满了细小的纹路。

他的四肢延伸成树枝,与周围的枝条完美地融为一体。

最不可思议的是,一群小鸟正在他张开的嘴里筑巢,进进出出地忙碌着。

我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几乎从树上摔下去。

李明眼疾手快地抓住了我,把我拉回了安全的位置。

"队长,冷静点,"他低声说,声音里仍然带着震惊,"我们得想办法把他弄下来。"

我点点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如何处理这个前所未有的状况。

但是,当我再次看向那个"人树融合体"时,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小李的嘴部轻微地开合,发出了声音——不是人的声音,而是像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奇怪的是,我竟然能够理解那些声音所表达的意思。

"别...带我...走..."这个信息清晰地传入我的脑海。

李明和张强也听到了,他们惊愕地看向我,显然也"理解"了这个信息。

"小李?你能听懂我说话吗?"我试探性地问道。

树冠微微摇晃,那双蓝色的眼睛眨了一下,表示肯定。

"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会变成这样?"我继续问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