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高调宣称阻止海湾国家与中国合作,却遭美媒质疑。
国内三重危机压身,让他急于访华。
中方态度明确,一句话捅破窗户纸,“对美不抱幻想”。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策略致美国自我孤立。
中美关系走向关键到底在哪?
特朗普刚从中东三国回来,就高调宣布签了个8000多亿美元的投资和军售大单。
说自己成功拦住了海湾国家跟中国走得更近。
结果呢,美国媒体直接拆台:中东追求的是利益,不会放弃与中国的合作。
而特朗普的成果,只是重返政坛的展示牌。
这种质疑让特朗普更加急迫。先是称可能在上周末致电中方,后撤回通话安排。
接着在节目中表示自己愿意访问中国,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
特朗普急于访华原因也很简单,国内三重危机压在特朗普身上。
第一、美债抛售,这导致了融资成本的飙升。
美国国债都堆到36万亿美元了。
三大评级机构还下调了美债评级。
中国这边也在减持美债,推动数字人民币,摆明了要去美元化。
中国通过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直接动摇美元霸权根基,美国想融资就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第二、通胀引发群众不满,债务驱动、关税政策、以及政治极化的各种矛盾逐一爆发。
进口商品价格被炒上了天,普通家庭逛个超市都得多花不少钱,美国多地都爆发了抗议。
债务驱动、政治极化这些老毛病也跟着发作,拜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全砸在特朗普手里,他想甩锅都难。
第三、制造业空心化加剧。这也是特朗普最头疼的一点。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若不能解决基建老化、劳动力技能断层、供应链断裂等结构性问题。
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陷阱将持续加深。
这是特朗普不愿意看到的,毕竟打着让“制造业回流”的旗号。
特朗普还低估了中国在科技博弈中的战略韧性。
美国商务部前脚刚修改华为芯片禁令措辞,后脚又宣布强化半导体出口管制。
这种话术软化、行动硬化的把戏被中方一眼看穿。
与其宣称的制造业回流形成反差。
《时代》杂志中这样评价:"特朗普的访华提议,本质上是用一个政治秀掩盖另一个政治秀"。
这三座大山压在特朗普身上,他不得不来找中方谈判。
美债、关税、制造业,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国的商品,需要中国的供应链。
但中方未响应特朗普的其访华意愿。
5月20日,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指出。
“中方对美方从来不抱幻想,不指望一次谈判解决所有问题,会加快脚步、走自己的路,掌握自主权。”
中国始终不拒绝合作,但要求相互尊重、对等。
如日内瓦经贸会谈所展现的,双方90天内同时降低115%关税。
而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是以美方同步撤销 91% 加征关税为前提。
以动制动,与特朗普的商人思维形成鲜明对比。
而中国稀土管制问题就是检验美诚意的试金石。也是一大底牌。
美国F-35战斗机的发动机、特斯拉的电机都离不开中国稀土。
中国一收紧出口,美国军工企业立刻慌了神。
吊着你胃口,牵着你鼻子走,但特朗普一点办法都没有。
日内瓦会谈双方互相降低关税,但稀土、芬太尼等核心问题却没解决。
为什么??没诚意。美方去掉了115%的关税,但是呢,又故意保留了一部分。
只有保留一部分才让人知道这是特朗普“对等关税”。
特朗普的关税战促使选边站队,致使美国陷入了自我孤立。
特朗普的关税可是“对等关税”,所有国家都未能幸免。
关税生效后不乏有以零关税为筹码去换取特朗普网开一面的,但大多都对其抵制。
欧盟立即启动价值26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涵盖美国钢铝制品及农产品。
加拿大紧随其后,对美国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
德国汽车业、日本半导体企业、甚至美国自己的各种企业都要遭殃。
美国用单边制裁迫使盟友二选一,但特朗普忘记了。
现代国际秩序的本质是相互依存的。
波音787的132个关键零部件来自17个国家。
特斯拉40%的供应链依赖中国。
这就是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手里的稀土牌可把美国拿捏得死死的。
特朗普喊了八年的“制造业回流”,如今成了一场笑话。
中美关系现在就像一场复杂的国际象棋对弈,双方在棋盘上既有激烈交锋。
中国始终保持“该合作就谈,不合作也不怕”的态度。
而美国则在单边主义和现实利益之间摇摆不定。
中美关系的未来,关键就看特朗普能不能放下美国优先的傲慢。
中国已经用行动证明: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如果美方愿意坐下来谈,中方随时欢迎。
如果继续走单边主义老路,时间只会站在公平的一方。
地球是圆的,谁也绕不开谁,与其在这里斗气,不如一起把蛋糕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