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马克龙这是又在玩火?
5月20日,美俄总统进行了两个小时的通话,这次谈话主要就是针对俄乌冲突和平解决方案的商议。
可这也引起了欧洲国家的担忧,威胁要加强制裁对俄施压,而马克龙就是第一个跳出来的。
早在前几日,俄乌在土耳其重启谈判的时候,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借机开启了,他不仅对俄罗斯发出了“最后通牒”,还表示如果普京不接受无条件停火,欧洲各国将会对俄罗斯采取更多制裁。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其中还有中国的事,威胁中国等国如果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将会面临高达500%的关税,甚至还怂恿美国跟自己一起。
但是马克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威胁竟然对中国没有用,根据观察者网的报道来看,俄罗斯应中国需求,已经准备通过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增加250万吨石油年供应量。
那么这次马克龙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真的要联合美国掀桌子玩命呢?
500%关税作用并不大
这500%的数字,乍一听确实惊人,想想三年前美国对我们加征百分之二十几的关税,就已经在全球贸易圈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浪,最后美国自己也没捞着多少好。
如今法国人一张嘴就是500%,真的还把中国当成百年前可以任人欺负的国家吗?恐怕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要知道,俄乌冲突开始之后,全球能源格局确实变了,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它的石油流向直接牵动着很多国家的神经。
西方想靠制裁断了俄罗斯的财路,这是国际上都知道的,但问题是石油可是工业的血液,很多国家离开它转不动,你不买,总有别人买。
看一些公开数据就能明白,到了2024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据说已经占了俄罗斯出口总量的一半,这数据摆在这儿,法国人能不眼红吗?
中国作为全球头号石油进口国之一,一直奉行能源进口多元化,这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底线操作,同时俄罗斯也需要稳定的买家来消化产量,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既是在市场需求,也是双方利益的互利。
有消息说,就在马克龙放狠话那阵子,俄罗斯还表示,应中国要求,准备通过哈萨克斯坦每年增加250万吨的石油供应,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合作进展。
那么,马克龙总统为啥要说出这么听起来不太靠谱的威胁呢?
是真敢动刀,还是表演给谁看?
说白了马克龙之所以这么做,更多的还是一种政治姿态,想要转移国内的视线和矛盾,毕竟在欧洲内部,“对俄强硬”这面旗帜,往往是能拿到不少政治分数的。
回想以前“北溪”管道被炸,欧洲的天然气价格直接翻了四倍,而马克龙总统在国内的支持率,报道说已经掉到30%以下了。
而且法国自家的核电站又老是出点小状况,导致电价蹭蹭往上涨,这种焦头烂额的时候,对外展现一下强硬,把矛盾往外推,对于马克龙来说那是政治需要的手段。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西方在卡住俄罗斯石油出口这事儿上,确实是遇到了硬茬,直接一刀切禁止俄罗斯石油出口,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
如果真的这样做,不仅会让全球油价飙升,反过来对欧洲自己的经济也有着一定影响,再加上全球能源市场会自动找平衡,禁令的效果往往打折扣,于是这种“围魏救赵”的法子,主要还是想着通过制裁买家来间接敲打卖家。
但马克龙的这个套路,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也低估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要知道,贸易是双向的,甚至多向的。
法国想对中国这样的大贸易国加征500%的关税,这事儿能不能成且不说,法国自己得先掂量掂量,万一引来反制,自身国家的经济受不受得了。
当初中国反制美国关税,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都受了点影响,沃尔玛的货架也空过,法国人是不是也得想想,自家空客公司手里还有我们接近两百架飞机的订单呢,天津的总装线也还在转着。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买卖,想必法国的那些理性政客也不会轻易拍板同意。
空客飞机
自家都没搞定,还想管别人饭碗?
毕竟国际影响力不是靠嗓门大就能喊出来的,美国是超级大国,在贸易上对别国施压,也经常要绕来绕去,效果还不一定好。
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前阵子也放过要对中印买家搞500%关税的狠话,结果白宫那边似乎也没啥实质反应。
法国虽然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欧洲大国,但在全球经济体量面前,想单凭自己,或者拉上几个盟友,就想对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搞如此极端的贸易限制,可行度真是够呛。
更何况,真要收这500%的关税,操作起来也是个老大难问题,现在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船只注册、公司归属都能灵活变通。
有意思的是,欧洲内部在对俄能源这事儿上,根本不是一条心,有些国家嘴上喊着制裁,背地里可能通过各种渠道继续买俄罗斯的能源,还可能找替代品倒腾。
更绝的是,挪威的石油公司竟然用俄罗斯油轮运油,而保加利亚因为反对对俄制裁,还被欧盟罚了七十多亿,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标做法,连他们自己媒体都觉得脸上挂不住。
回顾马克龙总统最近几年的言行,不难发现,他好像特别喜欢在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上,把中国拎出来,当个“抓手”或者“参照物”。
就说在俄乌冲突里,西方舆论老是想把锅往中国身上甩,欧盟在讨论给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时,法国也是最来劲的那个。
说到底,国家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最终还是建立在实力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普京的亲信谢钦年初还打趣说“中国占了大便宜”,但身体却很诚实,“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正在加紧干,以后通了,对华天然气输送量一年能到500亿立方米。
而且俄罗斯卖给我们的原油,听说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个10%左右,运费还能省点,光去年中俄贸易额破了2000亿美元,能源占大头,而且越来越多用本币结算,这也在冲击美元的地位。
马克龙想拆散这对能源上的“组合关系”,恐怕并没有那么容易,毕竟这些合作背后,可是有着实打实的经济账和战略需求。
中俄能源合作
对中国来说,能源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中国在能源供应上一直坚持多元化战略,“不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
跟俄罗斯加强能源合作,这是我们整个能源布局的一部分,跟从沙特、巴西、安哥拉等其他六十多个国家进口石油是并行的。
这个布局,既保证了国内能源需求,也让我们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腰杆子硬一些,抗风险能力强一些,俄罗斯占的比重虽然不小,但也只是其中一个。
真到了需要的时候,我们山东的地炼厂分分钟就能从中东等地补上缺口,反倒是欧洲自己,天然气库存据说只剩一半多,今年冬天取暖,怕是得紧紧裤腰带。
不得不说这次马克龙放出500%的关税消息,更像是一个跳梁小丑,最终影响的还是自己,毕竟从2018年开始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到现在,似乎没有一次是西方讨到了便宜。
如今中国手里攥着全球最强的工业制造能力和最完整的产业链,能源安全也不是靠谁恩赐的,等“西伯利亚力量2号”全线通了,人民币结算再扩大范围,某些国家自然会明白,21世纪的能源游戏,早不是他们一家说了算了。
参考信源
财经2025-05-20——不许中国购买俄油?马克龙公开威胁制裁买家,外媒:关税高达500%
热点新闻2024-07-26——俄罗斯对中国明算账,普京的亲信还觉得,中国占了他们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