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天通中苑一区南区的停车场里,一辆白色新能源车缓缓停入车位。车主王女士掏出手机,轻点几下屏幕,随即拎包走向附近的早餐店。10分钟后,一位身穿绿色马甲驾驶着印有“E打电”标识的橙红色移动充电车悄然驶来,精准停靠在她的车旁。这是天通中苑居民日常充电的一个缩影,也是E打电在北京布局的第16个服务站点带来的改变。
这座被称为“亚洲最大社区”的天通苑,曾让新能源车主们又爱又愁。爱的是这里烟火气十足的生活氛围,愁的是每天“抢桩大战”的焦虑。傍晚6点的社区停车场里,找充电桩的车主们兜兜转转,新能源车保有量超5万辆,但固定充电桩的覆盖率却不足15%。“以前下班回家,充电得靠运气,现在就像叫外卖一样简单。”住在天通中苑的李先生边说边展示手机上的订单记录:昨晚8点预约充电,9点车辆满电,整个过程他家里打游戏,一次都没下楼。
E打电的移动充电车,正在重新定义社区充电的时空逻辑。十余台移动充电车会像“潮汐”般流动在社区出入口,化身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管家”,穿梭在楼宇间的停车位,为车辆默默补能。E打电改变的不仅是效率,还有生活方式。社区物美超市的出口处,张先生提着购物袋走向自己的车,E打电移动充电车刚刚完成补能。“买完菜电也充好了,省下的时间能多陪孩子玩半小时。”而在凌晨的社区街道,网约车司机陈师傅收车就回家:“不用再跑很远补电,晚上我能多休息2个小时,有E打电真方便!”
在天通苑住了十年的赵大爷,最近把燃油车换成了新能源车。“以前总觉得充电麻烦,现在这些E打电的充电车满社区跑着服务,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夕阳下,又一台充电车驶过社区花园,孩子们追逐着车身上跳动的光影,仿佛在追赶一个正在成真的绿色未来。
关于E打电
E打电是国内首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服务的创新企业,以“让充电像叫外卖一样简单”为使命,通过“线上平台+移动充电车+分布式站点”的模式,构建新能源汽车补能服务生态。目前业务已覆盖北上广深等50余个城市,服务场景包括应急救援、社区补电、商业合作等,致力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充电服务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