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不能给菲律宾一丁点的好脸色,自从他们“强占”仁爱礁之后,中国给他们的好脸色就给多了,几次三番的要将仁爱礁占为己有。
这一次菲律宾又开始在南海搞事,不只是给仁爱礁送补给,还给中业岛送了补给,只是这一次菲律宾的态度有些让人捉摸不透。
菲律宾凭什么敢屡次三番挑衅中国?中国就真的这么好欺负吗?
仁爱礁的“静悄悄”
菲律宾那艘破旧的“马德雷山号”一直停在那里,已经超过二十年,需要定期运送补给维持,五月中旬,菲律宾派遣民用船只运送生活物资,中国海警对此知情允许其通行,但前提是船只不能运送违禁物品,并且需要配合海警的检查。
事后中国海警在5月20日公开宣布了此事,但菲律宾方面却保持沉默,在4天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媒体报道,这与他们过去稍有动静就大肆宣传的做法截然不同。
菲律宾这回在仁爱礁变得这么“懂事”?答案很简单,我们对仁爱礁及其周边海域的掌控,已经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那艘坐滩的“马德雷山号”就是网里的鱼,蹦跶不起来。
想送点吃的喝的续命?可以,但得按我们的规矩来,人道主义物资、民用船只,全程在我方海警注视下进行,还得老老实实接受盘问,想偷运建材加固那艘快散架的破船,妄图永久赖下去?门儿都没有!
以前他们头铁,试过硬闯,结果次次被我们海警顶回去,碰一鼻子灰,次数多了他们也学精了,知道想让船上的人不断顿,就只能乖乖听话,既然是按规矩办事,自然也就没啥好嚷嚷的,嚷嚷了反而显得自己窝囊。
再看中业岛,几乎是同一时间,菲律宾也给中业岛送了补给,中业岛这地方,被菲律宾非法霸占了快半个世纪,上头不仅有他们的驻军,甚至还修了机场跑道,弄了些所谓的“平民”装点门面,这次他们用的是一艘跟“马德雷山号”差不多老掉牙的登陆舰。
他们送东西的时候,可就没那么清净了,我们解放军海军的一艘导弹驱逐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051B型的“深圳”舰,直接开到他们运输舰屁股后头,近距离“友好围观”,估计菲律宾船员都能闻到我们军舰烟囱里飘出来的柴油味儿。
菲律宾这次反应很快,直接把事件和现场照片都公布给了媒体,一副“中国军舰欺负我”的姿态,同样是运送补给,仁爱礁那边保持低调,中业岛这边却大张旗鼓地宣传,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实力是底气,不服就来试试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不复杂,实力决定话语权,也决定了对方敢不敢在你面前耍花腔,仁爱礁的“安静”,是因为菲律宾知道,在那片海域中国说了算,我们的海警船吨位大、装备好,对付他们那些小舢板和改装渔船,简直是大人打小孩。
菲律宾的小算盘是想把“马德雷山号”变成一个永久据点,我们的策略就是“围点打援”,只允许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资进入,断绝一切加固船体的企图,这种精准控制让他们想闹也闹不出名堂,闹大了反而暴露其无理和无力。
中业岛则不一样,虽然铁证如山那是中国的地盘,但目前毕竟在菲律宾的非法实际控制之下,他们在上面经营多年,有驻军、有机场,自以为“名正言顺”。
即便我们的军舰几乎是贴脸监视,他们也敢拿出来大做文章,试图在国际舆论上扮演“受害者”,博取同情,顺便给某些域外势力递刀子,这种反应恰恰说明他们对中业岛的控制缺乏底气,需要靠外部声援来壮胆。
菲律宾海军的主力舰,很多是二战时期的老旧舰船,如“马德雷山号”和“拉古纳号”,排水量三四千吨,缺乏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中国海警船的吨位越来越大,有些甚至超过了菲律宾海军的军舰,即使是中国海军的“深圳号”驱逐舰,也经过现代化改装,满载排水量六千多吨,配备了中程防空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还能搭载直升机,这种实力差距使得中国在现场应对中占据优势。
掂量掂量自己手里的牌
仁爱礁和中业岛,在南海这盘大棋上都是关键棋子,但眼下的战略价值和我们投入的资源侧重有所不同。
我们现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困死那艘非法坐滩在仁爱礁的军舰,策略是“温水煮青蛙”,允许人道主义补给,但严防死守任何加固行为,就这么一直耗着它,直到它自然解体或者被我们拖走,这种精细化的“围困”,展示的是我们维护主权的决心和执行力,也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消耗战。
中业岛则要复杂得多。它是南沙群岛中少有的大型天然岛屿,上面那条能起降运输机的跑道,是菲律宾在南沙中部地区的军事和后勤大动脉,对菲律宾而言,丢了中业岛,他们在南沙的非法存在基本上就塌了半边天。
对我们来说,如果能有效控制乃至最终收复中业岛,那将是我们在南沙中部战略态势的巨大飞跃,那里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航空补给基地,支持战斗机、巡逻机常态化部署,对整个南沙的管控能力将是质的提升。
在仁爱礁主要是海警在一线唱主角,执行具体的封锁和监管,而在中业岛,除了海警的日常巡逻,海军的驱逐舰也开始直接介入,进行近距离威慑。
南海问题,一句话来说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一蹴而就解决也不现实,它注定是一场长期的、复杂的博弈。
菲律宾这些上蹿下跳的小动作,背后总晃悠着某些大国的影子,想把南海的水搅浑,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是谁也动摇不了的。
不打第一枪,但寸土不让是我们的战略方针,在避免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框架下,通过持续的、逐步增强的现场存在和管控力度,一点点挤压对方的活动空间,一寸寸塑造南海的战略新格局。
随着中国在南海的军事、海警力量的进一步厚植,以及相关岛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们在南海的博弈筹码会越来越多,行动也会更加从容有力,仁爱礁的管控经验,未来很可能会复制到其他类似的争端点上,中业岛自然也不例外。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