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媒体,高下立判。

最近,黄杨钿甜的耳环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本是一件涉及公职人员廉洁性的大事,结果有些媒体的操作,真的让人看得直冒火。

就说潇湘晨报吧,官方的调查还没有结论,它就急哄哄地跳了出来,连发好几条微博,试图混淆视听,转移矛盾。

潇湘晨报的态度有点 “盖棺定论” 了,说什么“黄杨钿甜的父亲贪腐问题大概率为否”、“可能是乌龙”,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教训网友:“别听风就是雨”、“舆论监督别过度”。





还直接把“黄杨钿甜不必陷入自证怪圈”这个话题送上了热搜。

照它这么一说,黄杨钿甜的父亲成了被冤枉的 “小白菜”,网友们反倒成了胡搅蛮缠的 “刺儿头”,这不是颠倒黑白吗?

别学到一个词就天天瞎用,“不必自证”是用在这个场景的吗?

这是舆论监督,“不必自证”的核心本是对抗恶意构陷的防御姿态,而非逃避合理监督的挡箭牌。

说“不必陷入自证怪圈”的人是借“不必自证”来规避正当监督的投机者。

网友们为什么盯着这事不放?

可不是吃饱了撑的爱管闲事,这事压根就不是明星的私事,它关系到公职人员的廉洁问题,关系到雅安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资金去向,这都是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

作为一起公共事件,公众就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况且,大家只是想让相关部门好好查一查,给个明明白白的说法,这要求不过分吧?

媒体不去追问真相,反倒给质疑者扣帽子,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黄杨钿甜的耳环事件,主要是疑点太多。可跳转看有相关材料的文章:关于黄杨钿甜她爸,你们都不懂!

黄杨钿甜的父亲杨某,以前是四川雅安的公务员,后来调到雅安市投资促进局搞招商引资和对接服务。他自己说在雅安工作时没管过灾后重建项目,可雅安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公开的信息里,荥经县云峰山 4A 景区开发项目,这可是 420 芦山地震的灾后重建项目,投资整整 7 个亿。

项目联系人就是杨某,留的电话号码,和他名下两个公司的电话一模一样。更巧的是,这个号码绑定的支付宝账号,头像还是黄杨钿甜和她妈妈。被网友扒出来后,这账号还疑似注销了。

这一连串巧合,真能简单用 “巧合” 二字来解释吗?

还有,杨某辞职后,他的影视公司参与雅安文旅项目招标,这和他以前在投资促进局的职责 “招商引资” 高度重合。

2020 年注册益善堂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耳环事件一闹大,5 月 17 日他就赶紧卸任法人,这一系列操作,说没猫腻,谁信啊?

面对这么多实打实的疑点,潇湘晨报哪来的底气拍胸脯打包票?

潇湘晨报作为媒体,本应该是老百姓的 “眼睛”,帮大家监督相关部门,追问事件调查进展,查查调查公不公正。

可它现在倒好,不仅不履行监督责任,反倒对老百姓的质疑指手画脚,这哪还像个媒体?

我看着就像是给涉事者当了“公关部”。

一边喊着 “舆论监督别过度扩大化”,一边自己不敢去追问真相,呸!不要脸!

看看人家“大象新闻”,报道就很正面,“黄杨钿甜事件不是八卦是公共监督”。





事实无数次证明,越是千奇百怪的各种反智型洗地事情就越是有问题。

媒体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挖掘真相、传递事实,而不是在真相还没浮出水面的时候,就急着给事件 “定性”,混淆视听。

也就是说,媒体人要有立场,要站在大众角度,而不是把公众质疑曲解成诸如“即便这人有疑点,这事不合理,难道你们老百姓就没错吗”的歪言歪语。

希望潇湘晨报能好好反思一下,别再干这种 “和稀泥” 的事,真正负起媒体该有的责任,和老百姓一起,等待一个公正、透明的调查结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