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毛主席一句话,把许世友和王建安这对老冤家拢到了一张桌前,济南守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城就丢了。
这话听上去像是夸张,其实是实话。1948年那场济南战役,打得快、打得狠,短短几天,城破、人擒。
可真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头讲起,不然你只看到结局,却不知道中间有多少火药味、多少赌命的细节。
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年头,国共打到白热化。
蒋介石那边还觉得自己稳坐钓鱼台,不光有美援,还有一堆城市和铁路卡在手里。
共产党这边,毛主席却压上了全部赌注,要把济南拿下来。
而他最担心的,不是敌人有多强,而是自己人心不齐。
有一回,毛主席把王建安叫到跟前,说了一句谁听了都要出冷汗的话:“济南要是十五天拿不下来,先砍许世友,再打你四十军棍,我自己官降三级。”
王建安听完,脸都白了。
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毛主席说话,从来不是哄人。
你说他这是开玩笑吧,可他当时连语气都不带变的。
王建安从西柏坡离开时,心里就跟压了块大石头一样,闷得慌。
为什么会这样呢?
要说这两位,一个是胶东出身的许世友,一个是鲁南鲁中打出来的王建安,俩人都不简单。
但早些年杠上了,闹得不轻。
那会儿还在红军里,张国焘搞分裂,许世友和一帮人打算回四川打游击,结果纸包不住火,被王建安给捅了出去。
这事闹大了。
许世友当时差点被枪毙,是毛主席亲自出面保了他一命。
可这口气,他一直咽不下。
你说他不感激毛主席吧,他是感激的。
但要说对王建安没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后来两人各自带兵,谁也不理谁,形同陌路。
几十万大军要打济南,毛主席偏偏觉得这俩人得合作。
为什么?因为山东兵多,而且大都是山东人。
许世友在胶东部队里有威望,王建安在鲁中鲁南也有名气。
这俩人要是合起来,兵就顺,仗就打得硬。
可这么多年不说话,怎么就能突然合作了?毛主席找王建安说了那句“先砍许世友,再打你四十军棍”,就是逼他上去当那个解心结的人。
你说这是军事部署吗?这是人心调度。
王建安心里明白,他这趟出去,不只是打仗,更是去赔个不是。
他一走,毛主席也没闲着,立马给许世友发电报,让他赶紧去济南前线,还特意提了一句:王建安会来协助你。
这话分量重,许世友一看就明白,毛主席是要让他们俩把旧账翻篇。
许世友那会儿其实也不是当年的许世友了。
打了这么多年仗,见过那么多人和事,那点心结早就理得差不多了。
可他是个要面子的人,一直没开那个口。
这次毛主席都发话了,他也就顺水推舟。
王建安赶到前线的时候,许世友早准备好了,两坛高粱酒,桌子一摆,俩人坐下就喝。
话不多,但句句是掏心窝子。
那顿酒喝完,仗还没打,梁子就算解了。
济南战役的打法很讲究。
粟裕是总指挥,许世友攻城,王建安协助。
敌人那边也不是吃素的,守城的是王耀武,蒋介石信他信得一塌糊涂,派了十几万兵力去守。
济南一圈大炮、碉堡、防空洞,修得像铁桶似的。
可真开打之后,国民党那边没撑几天就出事了。
许世友带着部队连续猛攻,一波接一波不带喘气的。
城里本来就有点乱,再加上两万守军起义,整个防线哗啦一下就塌了。
王建安和粟裕那边截断了援军,把城外的部队死死拦住,没人能进来帮王耀武。
八天,济南就拿下了。
王耀武被擒,后边的南京都震了。
谁也没想到,这仗打得这么快、这么狠。
但你细想想,这仗为什么能这么赢?不是因为枪炮比人家强,而是人心顺了。
毛主席那句话看着像玩笑,实则是把人心抓得死死的。
他知道,打仗不是光靠枪,得靠人。
许世友和王建安能坐一块儿喝酒,这仗就能赢一半。
这事儿说到底,打的是仗,拼的是人。
许世友当年想不明白的事,在毛主席一席话之后想明白了。
王建安知道自己当年做的事虽是对的,但也伤了人情,这回也算是给个交代。
两人能和好,不是突然想通了,是有人把他们推到一块儿,逼着他们面对。
再说说济南这座城。
它不是一般的城,是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的交汇点,控制着华东和华北的咽喉。
毛主席要的是战略上的胜利,但他知道,战略靠的是将帅能不能拧成一股绳。
济南能打下来,不单是战术得当,更是因为人心不乱。
毛主席那句“官降三级”,不是自谦,也不是吓人,而是他真把这仗当成一场全局的决战。
他赌的不是济南一地,而是整个华东战局。
他敢赌,是因为他看得比别人远,敢压重注。
这仗打完,许世友、王建安,两个山东硬汉的关系也就缓过来了。
后来的仗他们也不是没合作过,但没有哪一仗像济南这样,把两人从生死对头拉回到同一条战线上。
也别小看那顿酒。
有时候,几万人的战役,就是从一顿酒开始的。
毛主席懂人性,懂兵心,更懂什么时候该讲理,什么时候该出狠话。
他不怕人有矛盾,就怕有矛盾不解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
他不怕仗难打,就怕人心不齐。
他说“孤掌难鸣”,不是文绉绉地讲道理,而是提醒你,哪怕你本事再大,一只手打不了胜仗。
这事儿放到今天看,还是让人佩服。
不是说谁有多厉害,而是人和人之间的那点事儿,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放下脸面,拢一块儿。
这不是嘴上说说的,是得有人牵头,有人服气,有人肯低头。
毛主席牵了这个头,许世友服了这个气,王建安低了这个头,然后济南城就变天了。
这仗赢得不奇怪,奇怪的是,仗还没打,两大将已经坐下来喝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