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西安曲江,住寒窑的王宝钏,是假的!历史上没有这个女人!
她苦苦等了 18 年的薛平贵,也是假的!
综上,薛平贵当了西凉国皇上是假的,王宝钏成为皇后,也是假的!
把2个虚假的历史人物演成真的,还为他们实打实建造了一片园子,这事也只有演戏的能做到。
这个故事原本是这样讲的:一个独具慧眼的女子,因一出苦肉计名垂青史,顺带着将她的老公抬举成了历史名人。他们成为一对名史有名的夫妇,身故千年之后,还能在西安寸土寸金的曲江留下一大片园子。
园子叫寒窑,就在西安曲江,园子的女主角叫王宝钏,男主叫薛平贵。
在这个传说中,王宝钏是相府千金,来自豪门,成年后本应与豪门联姻,壮大娘家。但她画风不一样,抛绣球择婿的时候,偏偏看上了一个凤凰男,并且为他守了 18 年寒窑,吃糠咽菜,没有儿女,一心痴痴等他回来。所幸18 年后,凤凰男富贵冲天地回来了,他的新身份是西凉国王。等他等得头发都白了的王宝钏也因此成了西凉国的皇后。
是不是很感人?
但这是假的!历史上没有薛平贵,也没有王宝钏。
但是,凭借虚假身份名扬天下数百年,甚至还赢得了配享太庙的遗荣,这也是他们的神奇之处。
史上没有薛平贵和王宝钏,却确实有一对传奇夫妇:唐朝人薛仁贵和柳英环。
在真实的传奇中,主角是男人,叫薛仁贵。
这个薛仁贵,其实就是薛平贵的原型,历史上确实有其人。
但薛仁贵不是凤凰男,他是唐初名将,出身豪门,祖上是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家住河东道绛州龙门县(即山西河津市修村)。他的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都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属于世家。
薛仁贵的妻子,并不是相府千金王宝钏,而是叫柳英环,也叫柳银环或者柳迎春。
柳英环是唐朝豪门之一的河东柳氏家的女儿,独具慧眼,认准了日后定能发迹的猛男薛仁贵,不但决意嫁给他,还为他生下儿子薛丁山、女儿薛金莲。
除此之外,柳英环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事迹,而她的老公薛仁贵,却是战功赫赫的唐朝大将。
薛仁贵出生于614年,69 岁去世,一生战功赫赫,与唐初的几位大名鼎鼎的皇帝李世民、李治都交情颇深。
薛仁贵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薛轨早逝,等他长大时,家道中落,他已沦为农场主。
豪门女子柳英环却看出他不同凡人,毅然嫁给他,还敦促他说:“君有出众的才干,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如今皇帝(指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您何不争取立功扬名?”
薛仁贵听劝,投奔将军张士贵,应征入伍,于贞观十九年(645年)随唐太宗远征高句丽。
薛仁贵习惯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645年2月, 唐军与高丽军在辽东安地血战,唐将刘君邛被高丽军围困,无法脱身。危难时刻,薛仁贵穿白衣,持长戟,单枪匹马,砍掉了一名高丽头头的首级,悬挂于马上。
高丽军人人胆寒,立刻撤军,刘君邛获救后进行反击,杀死两万多高丽军。
薛仁贵一战封神,获太宗赏赐,拜为游击将军。
他是一名射箭高手,曾经在公元 661 年平定天山九姓铁勒叛乱中,单枪匹马在阵前射了三箭,将敌军的三名首领挨个点名,击落马下。
九姓铁勒大惊,军心涣散,逃的逃,降的降,从此再也没有实力跟大唐叫板。薛仁贵赢得了“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美名。
永徽五年(654年)夏天,唐高宗李治巡幸山西万年宫,薛仁贵护驾从行。结果遇到了山洪。负责守护李治的守卫居然全跑了,薛仁贵大怒:“哪里有天子情况紧急,宿卫之人立即就怕死逃跑的?”
他冒死救出李治之后,大水淹没了李治的寝宫。
李治惊魂未定,夸薛仁贵是忠臣,还赐给他一匹御马。
公元668年,薛仁贵率三千人,出征高丽。在今天的吉林四平杀掉高丽军一万余人,然后一路打到了平壤。
薛仁贵攻陷平壤,高丽灭亡。
因为有个薛仁贵,大唐的疆域扩展到了平壤,薛仁贵出任安东都护,驻扎在辽宁抚顺高尔山城。
随后,薛仁贵开始走背字,先是被免官为民,后又因事获罪。
直到 67 岁的时候,他又被李治重用,上了攻打突厥的战场。
682年,薛仁贵打败了突厥阿史那元珍部于云州,自己则在683年去世,享年七十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薛仁贵一生征战,打仗打了二十多年,大败九姓铁勒,降服了高丽,击破了突厥,功勋卓著。
关于他行军打仗的典故,被编为“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
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衍生出了很多戏曲戏目,比如《薛仁贵衣锦还乡》《薛仁贵征东》等,以及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
这就是曲江那座寒窑的来历。
在寒窑里,王宝钏被描述成了一个忍辱负重、痴心不改的女子,而这不过是遗老遗少们对女人的PUA而已。
传统礼教看来,只有这种勇于牺牲自己的女人,才称得上贞洁烈妇,才是合格的女人。没有人过问如果真有此事,18 年的寒窑生活,王宝钏是怎么熬的?
薛平贵又为什么突然在 18 年后出现?他之前上哪里去了?
戏文里唱的简单,一出戏不过一个时辰就演完了,王宝钏的 18 年寒窑生活,可是要实打实熬6570 个日日夜夜的。
现在和以后再也出不了王宝钏了,大家都急功近利,没有哪个心机女愿意花 18 年时间在寒窑死等着,期盼老公变成皇上——哪怕他能给自己带来皇后桂冠。
当年我小的时候,我奶奶经常讲王宝钏的故事,我们一群小孩子还跟着感叹她不容易,同情她的遭遇。现在想想很好笑:我们平头老百姓,有什么资格怜悯丞相家的女儿?
人家吃糠咽菜是为押宝成功增加砝码,是来体验生活的。
要么说生在豪门就是格局不一样,与柳英环(王宝钏)同时代的别的女子 18 岁的时候,忙的是女红,想的是嫁个什么样的如意郎君,柳英环(王宝钏)所想的,却是如何选中一个绩优股,并且把他锻造成大将。
柳英环终究是成功了,只不过替她享受香火的是王宝钏。
薛仁贵夯实了大唐的江山基业,青史留名是必然的,无论有没有薛平贵这个前台影子,他都能万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