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刚刚经历过日内瓦会谈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但后续很多问题又爆发了。

特朗普宣布“愿意访华和中国亲自谈”,遭到意料之中的碰壁。

美国立刻发起报复性措施,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中方用一句话回应特朗普的“无聊把戏”,中美关系走向将会如何?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中东的访问中赚得盆满钵满,几个国家加起来一共给美国上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和军火防务购买订单。

这趟特朗普一回国,立刻安排了一档节目采访,并在节目中声称他“愿意飞到中国来谈判”。

特朗普的手段和上个月邀请中国谈判关税问题时如出一辙,都是声称“中国需要美国和他们谈判”。

但事情真相并非如此,这次日内瓦会谈之后,美国仍然需要中方帮忙解决一个大问题,就是稀土管制问题。

美媒此前也提到,这次中东三国对美国下了数千亿美元的军火订单,但考虑到现实情况,五角大楼可能数年到十几年才能交付。

每年美军火公司拖延交付的订单甚至比接到的新订单都多,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无法获得充足的稀有金属资源。

中国从十多年前开始,已经逐步控制稀土外流,只对外“定量”供应。

在拜登政府时期,中方更是对美国禁止供应了多类稀有金属,明确要求其他国家不准转售给美国。

军火行业是全球稀土需求量最大的行业,因为中方的管制,美国的军火生产量正在逐年下降,现在已经捉襟见肘了。



不过尽管特朗普声称要访问中国,但美国展现出的“诚意”寥寥。

且不说特朗普本人在外交政策上反复无常,多次出尔反尔。

今年3月底美国参议员戴安斯访华期间,美国政府一边宣称考虑取消对华关税,一边却宣布加征新一轮关税。

除了大大小小的税款加个不停之外,4月特朗普又对中国造船业发起301调查。

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使两国之间缺乏基本信任。

再者来说,美国媒体也提到各国领导人会晤是非常复杂的流程,需要提前协商以及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充分沟通。

而特朗普仅仅通过媒体放话,就想直接“马上飞往中国”,如同“儿戏”一样。

所以直到现在,美国消息人士还不清楚特朗普的“访华”到底是说说而已,还是通过国务院和大使馆递交了正式的照会。

中国外交部方面对此没有回应。



值得注意的还有,此前日内瓦会谈刚刚结束的时候,消息人士就称这是“初步协议”,距离达成全面且实质性的协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美国刚谈判完就“变了脸”。

在5月13日宣布对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实施制裁;

两天后美国大使馆宣布新一轮“涉伊朗”制裁,又威胁对中国企业进行拉黑处理。

这种一边寻求对话,一边进行打压的行为着实矛盾。

美媒消息提及,特朗普在中旬时候还自信满满地宣布上周末“和中国方面会有通话”。

但现在距离他宣布的时间已经过去,通话也没有实现,或者说美国已经“撤”回了这一安排。

果然不出意料的是,特朗普这边刚表态完,美国方面立刻对中国“重拳出击”,这次是瞄准中国重工业下手。



5月19日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举行的一场公开听证会上,美国方面准备对岸桥(STS)起重机征收100%关税,这种加税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当年拜登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名义对中国岸桥起重机加税25%,已经让码头商人们的利润下降了一个层级。

现在特朗普奔着100%的关税来,明显是想堵死中国起重机出口美国的产业链,不给任何进口机会了。

当前美国不具备生产岸桥起重机的能力,想重建生产线也根本不现实,所以“制造业回流”的借口只是个幌子。

也有人认为,特朗普此举是在“报复”中国没有回应美方访华的要求。

现在只是在提议阶段,美国暗示只要中国愿意谈判的话,那么关税还有可能降低或者取消。

这是美国非常惯用的方式,以这种“自创筹码”来作为谈判的资本,从中国这里拿到好处。



对于美国虚虚实实的“访华”攻势,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在20日的专题吹风会上,用一句话回应了中美相关问题——

中方对美方从来不抱幻想,也从不指望通过一次谈判解决所有的问题。

现在来看特朗普的整个内阁,就是对华打舆论战、制裁施压、关税大棒一起上,试图创造出所谓的“美国掌握优势”的局面,然后逼迫中国上谈判桌,让给美方利益。

但经历过一系列交锋,我国早就看透了其本质,也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中国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也有充分的资源和手段,不会在根本原则上动摇,也不会在核心利益上退让。

今年1月份特朗普第一次发起“百天内访华”的表态时,中国方面已经亮明了前提条件:

中国和美国应当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保持沟通、加强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进展。

现在特朗普几乎一样都没有做到。

如果美政府仍然拒绝摒弃傲慢态度,也拿不出实际行动,那么访华计划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都难以实现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