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众期待“美酒陈酿”的演技沉淀时,《我的后半生》里许娣的“干嚎式哭戏”、《刑警的日子》中何冰的“帮派式训徒”却泼来冷水 。
曾经的“白玉兰得主”、“老戏骨”为何集体陷入表演争议?
是个人技艺倒退,还是时代给成熟演员出了一道“超纲题”?
当影视工业驶入 AI 换脸、多元审美的快车道,那些曾用演技定义时代的老艺术家,正在经历一场隐秘的“中年危机”。
在2018年的《我的前半生》,许娣饰演的薛珍珠让多少人恨得牙痒痒。
在她的表演下,薛珍珠那来自上海市井老太的“小市民”形象被她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视剧一经播出,多少人围在电视机前就等着看上一集《前半生》。
许娣甚至凭借自己的精湛演出,一举拿下了白玉兰奖。
如今7年过去,在《我的后半生》里,许娣依然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但是这并不是她饰演的角色依然深入人心,而是她的尴尬演技让人看不下去。
很难想象曾经被夸作“教科书级市井演技”的许娣,再回归荧幕反而是另一种样子。
她很想还原薛珍珠那种“活”起来的感觉,然而《后半生》中的孙宝琴却很干巴。
在自家闺女面对婚姻危机的时候,许娣就只会瞪眼扯嗓喊“我这么做是为你好”
都说薛珍珠把许娣的演技给耗尽了,我反而觉得是许娣跳不出薛珍珠这个角色。
《我的前半生》之前,许娣还是许娣,在这之后,许娣就成了“薛珍珠”了。
在《星汉灿烂》这部古装剧里,许娣也依然是带着一股子市井老大妈的味道。
大家都在尽力贴合那个时代的人物设定,许娣一出来就给人带回到了现代。
很显然她已经融入不进去其他角色了。
这些年来,观众失望的不单单是她演技单一,而是她甘愿偷懒当一个戏混子。
自从薛珍珠让她拿到了白玉兰,她就开始“一招鲜吃遍天”。
不管是《大丈夫》,还是《老闺蜜》,只要许娣一出场,那就指定是咋咋呼呼的老大娘形象。
当然,这也是所有中年女演员会面临的困境。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留给她们扮演的角色只会更少。
像刘晓庆那样“老太演少女”的只会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会在自己的年龄段里深挖。
当其他演员还在苦心研究剧本的时候,许娣已经开始“瞪、喊、跳”了。
5月5日,《刑警的日子》上映,有央视的力挺,这部剧开播即第一。
然而就是这么一部备受期待的“刑警日常”,却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这个人就是何冰。
在戏里,他是一个严格的老刑警,面对新人刑警李颖展现出老练沉稳的态度。
然而何冰扮演的老刑警是什么样的?
刑警的样子是一点没看到,只看到了一个脾气不好的小老头。
一集四十多分钟,有很多场面都是老魏和刘子明拌嘴。
这种无意义地贫嘴对剧情来说完全没有推动,反而浪费了观众的时间。
何冰扮演的老魏也不光是针对刘子明,他有一种“倚老卖老”的割裂感。
他这样的老刑警,面对相对年轻的警察,不是训斥就是阴阳讽刺。
他很惬意地坐在椅子上,边上站着几个徒弟又是端茶又是倒水,不看剧名还以为是《黑帮的日子》。
不仅形象没有塑造好,在演出上何冰也是“用力过猛”。
我不相信现实中的年轻刑警犯错了,老一辈的刑警的教育手段是打骂。
两个人在警局里一个人揪着另一个人的耳朵,完全没有紧张的氛围感。
你要知道,何冰可是拿过数次“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的老戏骨。
他的演技和经验不应该出现这种令人感到疑惑的演出。
有《我爱我家》《三国演义》《甲方乙方》这样的“小人物”经历打底,何冰是最不应该犯错的一位演员。
难道几十年的演绎生涯到最后连一个“小小的”老刑警都驾驭不了吗?
事实上,并不是何冰的演技不行,而是现在中国电影留给老戏骨的发挥空间已经不多了。
一旦年龄上去了,能扮演的角色只会更少,戏路变窄,只会让老戏骨离舞台越来越远。
前段时间,张译凭借《三大队》二封华表奖最佳男主角,成为了拿到两次影帝身份的演员。
纵观他近几年的演艺生涯,能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几个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点:
大家一提到张译,眼前就会浮现出穿着各种警服的老实人。
年轻的他也尝试过更多的角色,但是一旦步入中年,张译的角色似乎就被固定在了警察这一身份上。
而张译所面对的困境并不是个例,而是演艺圈里每一个上了岁数的人会面对的问题。
一旦某个角色深入人心,那么他想要尝试新的角色只会变得更加困难。
王传君从《爱情公寓》“关谷神奇”变成《我不是药神》“吕受益”花了整整十年。
白客从《万万没想到》“王大锤”变成《年会不能停》“马杰”也花了十年有余。
这些年轻的人想要跳出观众的刻板印象尚且需要如此长久的时间。
那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想要从某个角色转变成另外一个角色要花多长时间呢?
然而留给老戏骨的时间本来就不多了,更别提改变了。
在越来越有限的时间里,他们能做的只有深挖自己擅长的领域。
而主打多元化的当下,这样单一的发展路径自然是会面临淘汰。
老戏骨的“危机”,实则是中国影视从“粗放生长”迈向“精耕细作”的时代注脚。
当技术能替代脸谱化表演,观众对“人”的渴望却从未消退。
不是渴望“老”的资历,而是渴望“活”的灵魂。
正如陈道明所言:“演员的天敌是重复自己。”
愿更多成熟演员能像剥开洋葱般,在每个年龄段都能揭示角色新的层次,让“老戏骨”成为“演技常青树”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