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常言道:“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贫穷,基本都不超过三代人。到了第三代人,要么穷到连老婆都娶不起,直接断根绝后了;要么触底反弹,走回上坡路。
富贵,基本都不超过三代人。到了第三代人,很有可能守不住财富,或者将财富挥霍一空。大概率,会跌落到底层。
很多人觉得,有钱人可以永远富贵下去。
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这个世界,可不缺“大洗牌”。只要出现大洗牌,财富的格局就会发生变化。
历史证明,富不过三代的家庭,都犯了这些大忌。
02
家庭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
这一点,看看《三国演义》就懂了。
曹家。曹操本人厉害,儿子曹丕还行,孙子曹叡也不错。可到了第四代人,就变得软弱无能,被司马家族夺权了。
刘家。刘备本人厉害,但他的儿子刘禅,被后人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仅仅两代人,蜀汉就走向灭亡了。
孙家。孙权本人还不错,但他的儿子、孙子,个个都是暴君、昏君。以至于,孙权一死,东吴立马就陷入到混乱、内耗当中。
司马家。司马懿厉害,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也是人中龙凤,孙子司马炎也还行。可到了第四代人的司马衷,竟然是一个“何不食肉糜”的弱智傻瓜。
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历史的常态。毕竟,不可能让你一个家族,永远兴盛下去。
世道兴衰,强弱更替,终究是平衡的。
03
个人的小气数,抵不过时代的大气数。
西晋时期,有一超级首富,名为石崇。
石崇此人最喜欢的,就是跟别人“斗富”。可以这么说,石崇的富贵,连身为皇族的司马家,都有点比不上。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的时候,对于石崇,并没有计较,只是觉得石崇此人挺有趣的。
随着司马炎死去,晋惠帝司马衷上位,没几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主政,很快就杀了石崇,甚至于斩草除根。
石崇如此牛逼的首富,为什么会一夜之间“全家死光光”呢?
这就是上文谈到的“时代洗牌”。个人的小气数,在时代的大气数面前,终究是不够看的。再有钱,也都无法阻止时代的洗牌。
就像“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该你谢幕了,哪怕你不想谢幕,导演也会让你谢幕。每个人,都只是演员。时代,才是导演。
04
阶层衰退,逐渐沦为了底层。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富人的子女,有没有可能沦落到底层?
有可能,而且概率很大。因为精英阶层的争斗,是无比残酷的。一旦落于下风,那阶层衰退,沦为底层,就是必然的结果。
假设,一个富人有10个子女。这10个子女,不可能都是人中龙凤,总有人是平庸的废物,甚至于连废物都不如。
随着创一代的富人死去,富二代们守不住财富,或者说,各种折腾,将财富挥霍一空。那他们就会迅速沦为底层。
另一个方面。穷人越来越少,就需要一部分中产、富人,沦为底层,来承接穷人的工作。而这些沦为底层的中产、富人,基本都是那些平庸、无能的废物。
阶层,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自古以来,有的是白手起家的狠角色,也有的是无能至极的败家子。并不少见。
05
写到最后
富不过三代,并不是一句调侃,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不仅历史如此,现实也是如此。
假设,A是局长,难道说,A的儿子也是局长吗?不一定。也许,A的儿子只能成为基层的办事人员。
随着A死去,儿子没有局长父亲的照顾,那他就有可能在基层待一辈子。想上去,也都做不到的。
到了孙子一代,也许连基层的办事人员,都当不成,只能去私企或者工厂上班,活成了社畜牛马的模样。
能够富贵一两代人,就很不错了。至于富贵好几代人,那就比较困难了。
财富,或许可以继承。但能力、性格、本事,未必可以继承。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