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真是个狠人。
他主动请缨,进入皇陵地宫,凭着自己的技艺才学,最终只有他一人活着走出来,可谓是九死一生。
在最新的剧情中,藏海通过帮助解决太后下葬之忧而接近平津侯,躬身入局,取得了他的信任,成为平津侯府的幕僚之一。
但进入侯府之后,却引起了平津侯府3个人的不安和敌意。
储怀明,本是藏海父亲蒯择的手下,但因出卖和背叛蒯择而立功,接替蒯择职位,并成为庄芦隐的谋士。
储怀明是见到藏海的第一人,他亲眼看到藏海从皇陵机关道中活着走出来。
也是他识破藏海的小把戏,把藏海放在贵太妃墓穴下面的石头拿出来,向庄芦隐告发。
因此,储怀明认为藏海诡计多端,野心勃勃,不可加以重用。
瞿蛟,作为杀害藏海全家的刽子手,虽是个打手,但阴狠毒辣。
作为下属,他和储怀明、杨真天然是同一阵营,虽和藏海没有过多接触,但具有天生的敌意,在酒楼共同为难藏海。
而杨真,是藏海全家被害案中,纵火清理现场,将现场伪装成抢劫杀人的始作俑者。
他作为藏海进入侯府的顶头上司,最是想置藏海于死地。
他虽表面和善,但是个笑面虎,不仅善于给下属画大饼,还极其讨厌想要出头的聪明人。
无数幕僚死在了杨真的手下,或者永无出头之日,只能日日编书干些杂活,被养成废人。
杨真处处为难和提防藏海。
作为侯府幕僚人才管理库的掌门人,平津侯的得力助手,杨真想要独得侯爷赏识,独霸一方。
可是,他格局极低,不想着自己如何做到无可替代,竟防止人才辈出。
不仅会将手下人的功劳据为己有,还处处将人才笼络到自己旗下,阻碍有人在侯爷面前崭露头角。
在藏海刚进入侯府时,他不仅以侯府宗祠需要修缮为由,让藏海没有机会接受平津侯的召见,让平津侯淡忘这个刚被招入幕僚的新人。
除此之外,杨真还让藏海单独留下,清点库房的奇珍异宝。
若是藏海手上不干净,当场搜身,并将他除之后快。
没想到,藏海不但对金银珠宝不感兴趣,还撞见了侯府的二公子庄之行。
和庄之行一同离开库房,别人自然不敢搜身,杨真的计划落了空。
没想到,千防万防,让人防不胜防。
藏海为得平津侯赏识,在清点奇珍异宝时,认出了一把独特的佩剑——长风剑。
于是,藏海马屁一响,黄金万两。
在平津侯的自传书《庄氏世家》中写下深得人心的马屁真传(长风剑简介):
长风剑,贞顺六年,骠骑将军亲率八百骑兵,夜袭雁翎关,取上将赛蒲里首级。
东夏军心大乱,骠骑将军率部乘胜追击,连拔三城,缴获金银牛马无数,军心振奋,朝野欢呼。
雁翎关一役,为大雍奠定了之后的全胜之战。
故所有斩获中,以这柄赛蒲里的佩剑——长风剑,最为珍贵。
藏海真是精通纵横之术啊,本是边缘人物,但因善于揣摩人心,却通过一纸文字直接干成了顶级牛马。
平津侯看到文字之后,心中大悦,仿佛看到知己一般,竟如此懂他。
忙询问是谁写下的文字,还让杨真好好培养。
杨真见已经无法抵挡藏海的光芒,于是和储怀明、瞿蛟3人在枕楼设下鸿门宴,和藏海打明牌,让他臣服于自己。
他先是赠送美人于藏海,监视住他。
没想到藏海不从。
于是,杨真让藏海写下书信,以编书3年为由将不能为平津侯效力。
藏海都不想要,干脆拒绝。
瞿蛟直接摔碎茶杯,意思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而杨真更是残暴,竟将烧着的炭火硬塞入美人的口中,让藏海心痛不已。
房间巨大的动静,引来了枕楼香小姐的注意。
她扬言,隔壁的庄二公子庄之行让他们3人去平账。杨真3人怕惊动了侯爷,自然不愿意去。
于是,藏海借口要去找庄二公子为由,离开了是非之地。
至此,杨真3人与藏海的关系已经是水火不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藏海也意欲替代杨真。
这时,先帝墓陵发生异动,先前的太后和贵太妃陵墓一事又起波澜。作为太贵妃“自愿”迁出陵墓的主事人藏海难辞其咎。
于是,杨真等人又生歹意,欲让藏海负责解决先帝棺椁移位之事,修缮皇陵,又以八字和先帝相合,让陪葬皇陵。
杨真3人的种种刁难,可谓是演活了藏海初入官场后的不易和艰辛。
可殊不知,这不是杨真的刁难,全是平津侯庄芦隐的试探!
1:现场抓包,不杀反重用
藏海解决太后下葬事宜,是靠着耍小聪明和小手段的。贵太妃托梦给平民,谁信啊,储怀明不信,公公不信,庄芦隐更不信。
更何况,藏海都被抓了包,庄芦隐大可以一杀了之。但是,大家都有自己的盘算,将计就计,藏海甘当恶人,大家都顺坡下驴,回复差事。
因此,庄芦隐知道藏海在作假,但拆穿他作假,也就意味着贵太妃不是自愿迁陵,差事砸在自己手里,于谁都无益。
所以,庄芦隐只是私下里和藏海对质,假意威胁要杀了他,并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当藏海主动承认是想加入平津侯的幕僚,又加上他的身世“清白”,这才让平津侯“放下戒心”,将其纳入麾下。
不过,这次的威胁和调查,只是平津侯对藏海的第一次试探。
2:假借看风水,实则探目的
很快,藏海进入幕僚后,平津侯开始了第二次试探。
侯府多的是风水先生,储怀明就是钦天监监正,自然精通风水。而勘测侯府风水,必将涉及到侯府的全貌和隐私。
平津侯让一个不知底细的新人查勘风水,不是引狼入室,就是故意暴露给敌人。
平津侯以谨慎著称,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而此时,杨真又以侯府宗祠漏水,大雨将下,还是莫让祖宗们受累为由,阻止藏海在平津侯前露脸。
倘若这时藏海不顾上司的阻挡,执意要去大BOSS那里露脸,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藏海一开始就是奔着接近平津侯而去的,那平津侯自然不敢重用他。
因此,没能勘测风水,藏海虽然丧失了一次接近平津侯的机会,但相反,这个“空窗期”会让平津侯放下戒心。
3:库房现密室
而第三次试探,就发生在杨真故意让藏海单独清点库房的时候。
库房中宝贝无数,是侯府重地,一般人不得接近和入内。
杨真携众人清点库房时,入库的宝贝都记录在书目中,需一一核对才能入库。核对时,有人念目录,有人查验珍品,有人监工,可谓是分工明确,在众目睽睽下进行。入库后,还会对摆放好的珍品再次进行核对,以防遗漏。
而清点结束后,杨真却以藏海做事认真为由,让他再次清点,不是让他行窃,而是让他发现密室。
要知道,藏海能破解皇陵的机关,并非一般略懂堪舆和机关之术的人就能做到的。因此,藏海在堪舆之事上,是为大师。
而库房中的密室,只要是对烛台稍微留意,略懂机关的人都会发现蹊跷。因此,杨真让藏海单独清点,藏海不可能不发现。
所以,什么人可以放任藏海在有密室的地方探索,只能是在平津侯的授意下进行的!
果然,藏海不仅发现了机关,还进入了密室,要不是密室里面大门紧锁,藏海一时间不能破解,再加上库房中有人闯入,这才让藏海躲过一劫。
不过,库房密室将成为藏海心中的疑惑,平津侯对他的试探也不会停歇。
4:长风剑
长风剑是平津侯庄芦隐征战冬夏时,斩获的上将赛蒲里的佩剑。
按说,作为一个自幼父母双亡,跟随木匠营生的人,是不可能认识到长风剑的价值。
平津侯确实为藏海的见识和格局感到意外,因此,他才让杨真好好培养。
但他感到深得其心的同时,他会不会感到疑惑?
为什么藏海作为一个木匠,精通建筑堪舆和风水之事,还知道长风剑的典故,以及雁翎关之战对于平津侯的意义?
这不是在朝堂中浸润的人,是不会轻易揣摩到平津侯的心思的。
一个陌生人对自己这么了解,你会不会后背发凉?
藏海对平津侯拍的马屁,拍对了,也拍错了,更会加重平津侯对他的怀疑。
5:修缮皇陵
先帝棺椁移位,出现拍门声,疑似先帝显灵。这件事又让平津侯和杨真、储怀明着了急。平津侯不想再卷入这件事中,在皇上眼中落得办事不力的罪名。
储怀明建议可以借着太后下葬一事,向皇上申请修缮皇陵,可以伺机恢复先帝棺椁。而杨真为除掉藏海,便推荐藏海为钦天监,去修缮皇陵。
要知道,历来修缮皇陵的工匠,是很有可能要殉葬的。又说藏海与先帝八字相合,更是说明了杨真、储怀明二人的不怀好意。
平津侯正值用人之际,藏海正是不二人选。贵太妃的墓就是藏海给办理妥当的,那就还让这个当时主动请缨的人负责吧。
办妥当了,可以用自己所用,办砸了,陪葬便是。因此,这又何尝不是平津侯对藏海的再次试探呢?
结语
杨真、储怀明3人对藏海的刁难和嫉妒,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平津侯对藏海的试探,可谓是接二连三。
太难了!对初入京城,刚见世面的藏海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虽蛰伏学艺10年,但也不过是从幼年到刚刚成年而已。
他虽目睹悲痛场面,可他毕竟未经世事,纵横之术也是理论并未联系实际,也难怪他刚进京城就被枕楼香小姐摆了一道。
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些磨难就是藏海成长的磨刀石,刀越磨越快,越磨越光。藏海怎样化解这次殉葬难题,我们拭目以待。
大家看了《藏海传》了吗?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一起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