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赵心童在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成为中国首位斯诺克世锦赛冠军。这个成绩让不太关注的人也留意到了台球。

*台球运动不仅有以22个球来交替得分的斯诺克项目,还有美式台球和中式台球等。

很多家长平时也是台球爱好者,偶尔还会带娃去打两杆。现在他们开始考虑,要不让娃也去走个职业路线。



即将在成都落地的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西南分院)的院长张涛告诉团长,最近打电话过来咨询青少年台球培训的家长,比之前多了好几倍。

台球作为一项运动/一个可培养的兴趣方向,大家关心的问题和其他球类一样:目前成都的台球市场怎么样、想让娃走专业路线的话容易“出头”吗?



张涛90年代初上大学时开始接触台球,那个时候国内台球运动还比较“乱”,没有一套可以参考的框架,大家只能业余的时候玩玩,当作一个爱好。

后来他自己钻研、和同学们一起切磋技术。感觉自己打到一定水平后,去参加了一些当地、全国的比赛。参加这些比赛让他意识到他们这些球员,离国外职业的台球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当时的球桌、球杆等器材硬件非常简单,根本达不到专业赛事的标准;培训体系也不完善,只能凭一腔兴趣去找感觉。

因为得不到好的训练条件,在1997-1998年期间,他们很多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球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台球协会的教练员培训班,开始做教练、俱乐部的运营或者裁判来维持生计。



张涛形容“当时的成都台球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想做职业球员却没有一条好走的路径,参加培训班也只有外籍老师和运动员做简单的讲解,接受信息的方法非常有限。他们通过做裁判员,才能用间接的方式接触到世界上最顶尖的球员和赛事。

2000年初,他开始给一些喜欢台球的孩子进行培训,做简单的启蒙和技术辅导,更多也是以兴趣爱好来培养。



成都的台球群众基础很大,但是真正想要去专业学习的很少,没有平台和条件,想以此谋生很难。05年之后,或许大家看到了希望,张涛这才感觉来学习台球的人越来越多。

台球真正作为一项正规运动被认可,是从2005年丁俊晖在世界比赛中崭露头角开始的。

丁俊晖不仅让全国的台球市场有了更高的热度,也由此改变了人们对台球的“偏见”——它不是一个不正规的街边游戏,而是一项专业运动。

在成都,台球并不是小众运动,2000年左右就有几十家台球俱乐部。且1986年中国台球协会成立后,四川省台球协会紧接着就在1989年成立,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一批。



作为中国台球协会认证的中级教练员、台球项目国际级裁判、四川省台球协会纪律委员会的主任,张涛见证了成都这20多年台球的发展。

2000年到现在,全市俱乐部扩张到超2000家,其中有一定规模(500平米以上)和档次(台球桌数量至少十几张)的约600家;长期参加专业台球培训的青少年(15岁以下)大概有200人,张涛自己的俱乐部目前是30个孩子在长年上课;2012-2014年,成都还连续3年举办过斯诺克国际锦标赛。

以现在的趋势来看,成都的台球氛围越来越好,张涛认为,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继丁俊晖后,赵心童的夺冠在台球圈掀起了第二波巨浪。这次不同的是,当年人们只是关注到了台球,真正去参与的人没有想象的多,但现在的家长们却都在考虑——我家娃娃能打吗?能出头吗?

最近成都很多台球俱乐部的咨询量激增,曾打出四川省内首杆147分的斯诺克选手蔡伟所在的俱乐部表示,有超七成来咨询的都是想为孩子报名的家长,有意来的学员最小才8岁。



家长们最关心的是:现在专业路径好不好走、成为职业运动员难不难?

第一步应该考虑的是,找一个靠谱的培训机构。

目前成都的台球培训机构貌似很多,但团长尝试在团购网站和社交平台搜索相关的青少年培训,搜索出来的大多数结果都是成年人打台球的地方,很难判断是否有正规课程体系和专业师资来教娃娃。

怎么找专业的培训机构,张涛给了几个建议:



首先从几个方面考察:

教练团队要有中国台球协会认证的教练员,除了技术,还可以咨询教练是否学习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台球看起来不累,不用怎么跑动,但需要长期练习,学习起来很辛苦,对孩子的耐心、毅力等多方面都有高要求。张涛在当裁判时,就见过紧张得趴下去手都不知道怎么摆的球员。

其次,机构的课程体系需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一样的教法。一般适合开始学习台球的年龄在6-7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不会第一节课就拿杆,成熟的培训体系会让他们先用手感受球速、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主要是手肘)等等。

关于开销,学习台球的费用一般是分年龄来看,7-9岁的孩子约220元/一节课,10-15岁的孩子约350-400元/一节课。寒暑假的集训费用大概在8000-12000元/月。



如果娃娃学下来感兴趣,能适应机构的教学。一周练习3-4次,练习1年左右,就可以考虑去参加台球比赛。张涛介绍,现在成都有很多区域、民间的台球赛事,不限制年龄,很适合孩子们去积累比赛经验。

当有了一些比赛经验,就可以往专业路线考虑了。

最近泰国举办的2025年斯诺克亚太地区职业资格选拔赛,就是获取职业资格的渠道之一。这次国内参赛者大概32人,如果球员能在选拔赛中获得前4名,就能拥有下一赛季的斯诺克职业选手的身份,可以参加每一年WST(World Snooker Tour)的职业积分赛事,成为职业运动员。



以张涛的经验来看,如果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走到职业运动员的身份可能需要个7-8年。

除了选拔赛,另外还有一些像IBSF(International Billiards & Snooker Federation)这种国际组织每年组织的比赛,如果能拿到冠军或者亚军,也可以获得职业资格。

现役中国斯诺克职业球员约30人,占了全球职业球员总数的差不多五分之一。虽然学习台球的人少,看起来竞争没有乒乓球、羽毛球那么大,但每年拿到职业资格的是极少数。

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台球,可以考虑从简单的比赛打起。因为台球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运动,并不是每天练8个小时就能拿到职业资格,不要为了一时的热度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现在的孩子如果想走专业路线,已经有了比较成体系的路径——具备赛事标准的设备和训练、几乎无门槛的大大小小的比赛可以积累经验。

当年那批“玩”台球的运动员可能因为条件限制没有坚持走职业运动员的路,但是依然热爱台球所以“被迫”去从事了相关行业。

现在的台球市场给无法成为球员但喜欢台球的人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成冠军。



张涛这么多年也曾带出过几个全国青少年冠军,但更多的学生后来选择从事了台球相关的工作。他有两个学生,现在就在做一些赛事的运营管理,比如连锁俱乐部的经营。

如今的台球培训,除了技术的教学,还包括所有和台球相关的知识课程。哪怕做不了球员,这些孩子也能在行业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比如台球教练员、裁判员、赛事的组织运营、球员的经纪人,甚至产品的宣传和销售。

中国台球协会及行业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4下半年,中国台球爱好者已超过8000万,全国营业性俱乐部数量突破12万家,台球产业的年产值已超200亿元,涵盖球房经营、赛事赞助、器材销售、培训教学等多个领域,包括球桌制造、球杆定制、赛事运营等。

目前中国每年通过考核成为台球裁判员的人数不少,裁判有机会接触全球任何赛事;且现在国内的台球赛事举办得也越来越频繁,每一场赛事都有很多工作岗位的需求。

接触台球行业,对一部分孩子来说,除了作为兴趣,也多了很多未来的可能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