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政府新闻办今天(5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疾控局局长盖英群介绍,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通过构建“一网络三支撑三机制”体系,推动实现传染病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将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着力打造覆盖全省16市的“疾控云”体系,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在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深度,为及时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完善防控准备提供有力的“智慧支撑”。
持续拓展传染病监测渠道,打造“一张网络”。“我们通过教育和民政部门反馈的信息,及时监测学校和托幼机构师生、养老和儿童福利机构人员健康状况,与畜牧部门共享患病动物间疫情信息,同青岛、济南海关签署口岸公共卫生合作机制,联合住建部门开展城市污水监测,形成工作合力。”盖英群说,聚焦监测重点,针对呼吸道传染病建立哨点医院,启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试点,对15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开展综合监测,推动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从少数几种法定传染病拓展到常见传染病,预警靶向性持续增强。
持续提升监测预警核心能力,做强“三个支撑”。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支撑方面,目前,全省16市已全部具备宏基因测序能力,各级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达到528个。成立山东省公共卫生质量控制中心和实验室联盟,将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病原学检测实验室进行无线联通,形成“网络实验室”,实现检测资源和检测信息的“线上共享”。
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支撑。“目前,山东省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1.0)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0版本正在升级部署中。”盖英群介绍,该平台涵盖传染病多渠道监测数据收集、传染病智慧化预警、应急作业和应急指挥等4方面的内容,将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学校、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院等纳入终端。山东省还加强监测预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培训培养体系,启动监测预警骨干能力提升项目,聚焦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等核心能力,组织专家团队打造精品课程。
持续优化监测预警工作质效,形成日常管理机制、医防融合机制、风险沟通机制等“三个机制”。强化日常监测信息分析和定期风险评估,及时研判重点传染病流行态势和发展趋势,每周向各市通报监测分析研判结果。组建省、市两级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专家组,结合临床、流调和实验室检测情况,“一对一”预警提醒重点地区传染病风险。加大国家传染病智能预警前置软件在医疗机构的应用力度,推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信息系统有效对接,做到涉疫数据双向流通和异常信号自动识别。建立“日监测、周分析、月评估”工作机制,坚持依法公布法定传染病情况,每月在省疾控局官方公众号发布传染病“风险月历”,发布传染病预防温馨提醒。
“下一步,我们还将发布‘风险地图’,方便大家及时知晓重点区域,提前做好防范。另外,我们还会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发布健康风险提示,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盖英群说。(李丽 周欣怡 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