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针对“招标和投标”的问题,重点报道了最高法公布的几个典型的代表案例,引大家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医疗体系的“围标”和串标产生的腐败,一直被曝光的案例都有不少,这次就重点报道了一位来自湖南新宁县的某医院院长李某的案例,引发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据报道,这位湖南新宁县的李院长不仅算盘打的响亮,而且骗人的水平相当的高。在医院采购设备的过程中,竟然还主动为找上门的设备提供商出谋划策,一手一脚教别人如何配合串标和围标。根据人民日报公布的细节,这位李院长在职的时候,有不法商人周某主动找到他,说如果让周某公司的核磁共振的设备能够进入李某主管的医院,就可以给他一次大大的好处。加上李某所在的医院刚好要采购一台核磁共振的设备,好处放在眼前,想着白拿白不拿。
为了更好地让周某公司的设备能够通过医院的层层审核,表面上做的天衣无缝,他让周某提供核磁共振设备的所有参数,并且安排三家不同的公司参加投标,还安排专门的招标公司制定招标和投标的公告。按照李某得要求,周某找了三家公司参加投标,其他的两家公司就是配合走过场,最后周某的公司以823万,顺利中标,而这位李院长在事后拿到了35万的好处费。
通过这位李院长对于如何达成交易如此的熟悉,就知道他对于这方面应该是一个“老手”了,对围标,串标的流程非常的清楚,事实最后也证明了这位贪心的李院长真的不简单啊。怎么说,据后来查明,这位手段高明的李院长,以同样的手法通过与其他人的合作,又拿到856万的好处,同时,注意啊,他还通过诈骗的手段,骗了其他人或者单位的844万。不得不说,这位李院长的手段真的不一般啊,也难怪这次最高法让他作为违规围标串标的典型案例啊。
那么,这位如此聪明的李院长最后又怎么处理了呢,这是很多网友关心的问题。最后根据法院的审理,这位李院长以串通投标还有诈骗,被判了13年,另外罚款62万。这样的处罚说实话并不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位李院长在出事以后,主动坦白,主动了大部分钱,还有500多万,估计不知道是花了还是藏起来了,后面仍在追讨,但她退回去也有很大一部分了。
看到这里,大家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这次人民日报要重点报道这个李院长的事情了吧,因为类似通过串标获利的案例真的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在医院领域,真的是多见不怪了啊。
对此,大家又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