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其悲痛的一年。4 月 7 日,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书记兼国务院总理职务,这是毛主席的提议。在敬爱的周总理去世后,华国锋挑起了总理的大梁,然而,他还未在这个职位上大展拳脚,1976 年 9 月 9 日,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毛主席的去世,对中国和人民来说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噩耗传来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三个问题,毛主席的丧仪悼念仪式才能顺利举行且不出差错。
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从黑暗的泥潭中走出,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回顾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信念,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长征时期,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毛主席指挥若定,带领红军突破重重封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在毛主席病危之际,唐山发生了严重的地震,许多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就连毛主席所在的中南海也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感。毛主席醒来的第一句话,不是问自己的安危,而是让华国锋去灾区看看。华国锋前往灾区察看受灾情况,而毛主席虽在中南海无法亲临灾区,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灾区群众。毛主席即使在病床上,仍坚持听灾区的消息,由于过度忧心,病情再度恶化。9 月 8 日,毛主席陷入昏迷,清醒的时间极少。每当醒来,他就拿着放大镜看报纸上灾区的新闻,即使眼睛模糊或精力不济,也让人读给他听。他还有许多事情未完成,但在 9 月 9 日 0 时 19 分,毛主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此时,华国锋还在一场答谢宴会上,他本想通过努力让毛主席看到更好的中国。接到电话得知主席去世的消息后,华国锋脸色大变,眼中闪着泪花,但他不能让眼泪落下,收拾好心情后,找理由离开宴会,匆匆赶往中南海。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华国锋提出了三个问题:“主席虽然已经去了,但主席的后事该怎么办?遗体该做何处理?需不需要邀请外国代表来京吊唁呢?” 会议上众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但很快会议厅就热闹起来。这些问题确实紧急,经过讨论,很快得到了解决。首先是保护遗体,对于丧讯告知的事情,华国锋为避免造成国内恐慌,先告知全国各省市以及自治区的负责人,对地方干部则分层次传达。9 月 9 日上午八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最早知道主席去世的局外人是徐静、杨纯以及刘湘屏。刘湘屏是卫生部部长,徐静和杨纯是医学科学院的精英,当他们被召到中南海时,一头雾水,听到汪东兴的话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之后,在 9 月 9 日下午四点发布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消息发布后,各国领导人纷纷前来吊唁。毛主席的遗体被保存在纪念堂之中,供后人瞻仰缅怀。毛主席虽然离开了,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