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助餐变成了一场变相的“零元购”时,谁敢相信这种行为不仅没有被批评,反而还在网络上被公开展示和追捧。

最近,一段河南某大学女生宿舍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里的女生们,高调炫耀她们从自助餐厅“搬”回宿舍的十几瓶饮料和大量水果。

面对女生的不文明行为,不少网友彻底坐不住了,直言其行为恶劣,更有网友表示,女孩的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已经违法了。

视频不长,拍摄地点就是大学女生宿舍,床铺书桌,可能收拾得不算顶利索,倒也正常。

几个女孩子,瞧那兴奋劲儿刚从自助烤肉店“战斗”归来。

镜头一转,一个姑娘大大方方地招了招手,另一个女孩便乐滋滋地登场了,好家伙肩膀上赫然挎着俩大包,那包撑得呀,鼓鼓囊囊的。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开箱”时刻了:女孩先是把其中一个包里的东西往床上一倒,哗啦啦一阵响。

定睛一看四五瓶叫得上名叫不上名的饮料滚了出来,什么可乐雪碧果汁茶,琳琅满目。

旁边还散落着橘子、梨、香蕉这类水果,堆成了一小座山。



这还没算完呢,那姑娘意犹未尽,又拎起另一个看着小巧玲珑的棕色女士挎包。

拉开链子继续往外掏,乖乖,又是七八瓶饮料!

一个小小的挎包,愣是塞成了个百宝袋,这“肚量”,真是让人开了眼界。

这一堆东西,粗略一算,饮料少说也有十几瓶。

再加上那些水果,老实说,这架势要不是背景在宿舍,还以为是刚从哪个超市演练了一把“零元购”胜利归来呢。

视频还特意配上了欢快的背景音乐,用了些搞怪的特效。



看得出来,这群姑娘对自己这番“壮举”是相当满意,觉得既“机智”又“有趣”。

一个人想捣鼓这么多家当,难度可不小,八成是整个宿舍的姐妹们齐心协力、“共同富裕”的成果。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这条明晃晃透着“小九九”,甚至可以说是“雁过拔毛”的视频,居然在网上获得了上万的点赞。

点开评论区,那才叫一个“叹为观止”,简直成了全国各地“自助餐薅羊毛成果展销暨经验交流大会”。

许多网友,从IP地址和发言背景来看,不少都是学生模样的年轻人。

纷纷跟帖晒出自己的“辉煌战绩”,那叫一个争奇斗艳。

有位女网友,直接甩出两张照片,一个袋子里塞满了饮料,另一个袋子里则是好几个精致的小蛋糕。

末了还带着点小遗憾地感慨:“早知道就多拿点了,下次我直接带饭盒去!”

这口气,听着可不像是拿少了觉得过意不去,反倒像是没占够便宜,感觉自己“亏大了”。

另一位更是重量级选手,直接把从自助餐厅“顺”回来的饮料在地上排了个整整齐齐的方阵。

跟部队阅兵似的,粗略一数,怕不是有四五十瓶。

还特意配文说明:“这是我们6个人的成果”,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不得不拿出真本事给你们看看”的豪迈。



这阵仗,都快赶上开个小型饮料批发部了。

按一瓶饮料两三块钱算,这批“战利品”的价值也得奔着上百块去了。

视频的原作者看到这位“同行”的分享,都自愧不如,赶紧回复道。

“还得是你们,太权威了!”俨然一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的架势。

除了饮料,评论区里还有人晒出包里塞满了面包和蛋挞

一位女网友洋洋得意地说:“拿了十个蛋挞,太好吃了实在是,忍不住!”



这种理直气壮的态度,把“顺手牵羊”当成了“会过日子”的独门秘籍。

把占小便宜视作一种值得炫耀的“本事”,在评论区里简直是遍地开花。

甚至还有人捶胸顿足,懊悔自己当初去吃自助餐时“太老实巴交了”。

没能多“开发”一些隐藏福利,感觉自己“吃了大亏”。

视频作者还特别“暖心”地在底下安慰:“哈哈哈,没事儿,这都是为以后积累宝贵经验嘛。”

看完这些,我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堵得慌。



我国现在经济条件跟以前比,那是天差地别了,大学生按理说也不至于缺那几瓶饮料、几个水果的钱。

去吃自助餐,商家提供这种就餐形式,图的就是个畅快淋漓,你在店里敞开肚皮吃饱喝足,这谁也说不出什么。

可这偷偷摸摸把东西塞进包里带走,性质可就完全变了。

人家商家开门做生意也不容易,尤其现在餐饮行业竞争这么激烈,利润本来就压得薄如蝉翼。

碰上这么一群“搬家式”的食客,估计老板躲在后厨都得暗自抹泪,心里滴血啊。

说句不中听的实在话,这种行为往小了说,是贪小便宜,是不道德,是个人修养不过关。



往大了讲,可就不是开玩笑的事儿了。

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

那可是要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还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

要是拿的东西数额比较大,或者商家眼里不揉沙子,较真报了警。

那可就不是在网上嘻嘻哈哈炫耀一下那么轻松简单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这群年轻人里,很多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本该是知书达理明辨是非。



她们在网络上如此高调地晾晒这些并不光彩的行为,还把这种事当成一种“能耐”来相互炫耀。

甚至还要比一比谁“拿”得多、谁“拿”得贵,这价值观是不是被网络大风吹歪了?

这脑回路,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了。

甚至是以不当行为来换取关注度和点赞数,那就真的值得大家好好琢磨琢磨了。

这事儿啊,恐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几个学生个人素质不高的问题。

现在的网络实在太发达了,各种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有些年轻人,社会经验不足,判断力也还不够成熟,特别容易被网上一些所谓的“潮流”、“段子”带跑偏。

觉得好玩、刺激,就稀里糊涂地去模仿,甚至把一些明明是错误的行为当成了个性和酷炫的标签。

流量至上,眼球经济,成了某些网络平台和少数人疯狂追逐的目标。

这种歪风邪气,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健康塑造,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负面影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