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舞表演《芦花》,到古典舞《上铃鼓》……5月20日晚,“政园同心·文沁青旅”北京10号线“青创村”青年文艺展演在丰台区玉泉营街道青旅科创园启幕。


此次展演作为北京10号线“青创村”系列活动的首秀,通过艺术文化与园区生活联结,展现青年创新创业群体的蓬勃活力与独特风采,深化产业园区创新协同发展理念。

走进园区北广场,锈红色的工业钢架与流动的光影艺术交织,5万平方米的旧厂房空间被重新定义为“创新雨林”。这里曾是上世纪80年代的机械厂,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北京10号线“青创村”的科创核心,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舞台之上,多元文化竞放异彩。歌唱表演《芦花》空灵婉转,灵动的古典舞《上铃鼓》展现了青年人的激情与朝气;银发长者与青年创客同台演绎时尚风采,诠释了代际融合、文化共生的理念;压轴登场的现代舞表演以活力四射的编排,象征着北京10号线“青创村”的强劲动能,点燃地区创新发展的熊熊烈火。

“我们希望青旅科创园不仅是企业成长的孵化器,更是城市活力的策源地,通过文化艺术的感召力,让更多人领略到园区的创新活力与人文温度,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和优秀人才扎根于此,让老厂房成为有历史记忆、有创新活力、有生活温度的城市会客厅。”园区负责人满怀憧憬地介绍道。


此前,丰台区北京10号线“青创村”创新发布会上,作为北京10号线“青创村”建设者,玉泉营街道推出“空间+服务+资金+场景”创业扶持体系,助力建设京雄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推动构建站城融合的创新生态圈。

玉泉营街道负责人强调,未来将深挖纪家庙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历史底蕴与现代生活融合;联动园区策划“村AI + 邀请赛”、科技沙龙、文化市集等多元活动,吸引青年人才集聚;搭建“政策+资本+技术”协同平台,营造“事业可奔赴、生活有温度、幸福能扎根”的优质创业生态。通过10号线轨道交通纽带,让人才与创新要素在京雄廊道上加速流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刘忠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