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赣州市南康区的初夏,空气里弥漫着槐花的香气。
陈明骑着电动车从机械厂下班回来,路过菜市场买了两条鲫鱼。
王丽喜欢吃鱼汤,每次他买鱼回家,她总会笑盈盈地接过来。
这是他们结婚第三年。
小区里的老太太们总在背后议论:小两口日子过得这么甜,怎么还不见动静?
陈明不急。
他和王丽都刚满二十八岁,工作稳定,感情稳定,一切都刚刚好。
他握紧车把,想到前几天王丽试纸的事,嘴角不自觉上扬。
家门还没开,就听见王丽的声音:“是你回来了吗?”
陈明推门进去,看见王丽站在厨房门口,围裙上沾着几滴油星,头发挽在耳后,脸上带着他最熟悉的微笑。
“今天厂里提前放工,老板心情好。”陈明晃了晃手里的塑料袋,“买了鲫鱼。”
王丽接过鱼,放在水槽里。她看起来有点紧张,眼神躲闪。
“怎么了?”陈明问。
王丽放下鱼,擦了擦手。
她走到沙发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白色塑料棒。
“你自己看。”
陈明接过来,两道红线清晰可见。
“这是...”
“我们要当爸爸妈妈了。”王丽的眼睛亮闪闪的。
陈明愣在原地,接着一把抱起王丽,在客厅里转了个圈。
“小心点,”王丽笑着说,“别摔着。”
“太好了!我要当爸爸了!”陈明放下王丽,亲了亲她的额头,“我妈肯定高兴得睡不着觉。”
当晚,他们打电话告诉了双方父母。
陈母在电话那头哭了,陈父只说了句“好好照顾媳妇”,但明显声音哽咽。
王丽的父母更为淡定,只是叮嘱王丽注意休息,多吃水果。
消息很快传遍了亲友圈。
亲戚们纷纷打来电话祝贺,邻居们见了面也要问几句。
日子在期待中变得格外漫长。
王丽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
陈明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摸摸那个小生命。
他们一起听胎教音乐,一起挑选婴儿用品,一起想象孩子的样子。
“像你多一点还是像我多一点?”晚上躺在床上,王丽常这样问。
“当然是像你,”陈明说,“这样才好看。”
“要是像你也不错啊,”王丽笑着说,“你鼻子高,眼睛大。”
陈明父母从农村赶来照顾儿媳妇。
陈母精通各种孕妇食谱,每天变着花样给王丽做吃的。
陈父则负责买菜、打扫和陪王丽散步。
王丽怀孕七个月时,他们去医院做了四维彩超。
“看,这是宝宝的小手,”医生指着屏幕说,“看起来发育很好。”
陈明和王丽盯着屏幕,那个模糊的小生命在羊水中舒展着四肢,偶尔还吮吸小拇指。
“是个男孩,”医生笑着说,“恭喜啊。”
回家的路上,陈明一直握着王丽的手。
“儿子,”他小声说,“我们要有个儿子了。”
王丽点点头,眼睛湿润。
陈明开始筹划孩子的未来:“我要教他踢足球,教他骑自行车,教他游泳...”
“他还没出生呢,”王丽笑着说,“别着急。”
临近预产期,王丽请了产假。
02
每天,她坐在阳台的摇椅上,看着窗外的风景,抚摸着肚子。
“宝宝,”她轻声说,“妈妈等不及想见到你了。”
2015年7月的一天,正值盛夏,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
王丽清早起来,感觉肚子隐隐作痛。
她没太在意,以为是正常的妊娠反应。
吃过早饭,疼痛变得规律起来。
“我觉得是要生了,”王丽对陈明说,“疼痛间隔越来越短。”
陈明立刻慌了神,东奔西跑地收拾待产包,差点忘了车钥匙。
“冷静点,”王丽反而安慰起丈夫,“我们早就准备好了,不用着急。”
陈母帮忙整理好最后的物品,陈父已经在楼下发动了车子。
到达医院时,王丽的产兆越来越明显。
接诊的医生检查后确认:“已经开指三指了,准备入院吧。”
陈明在产房外来回踱步。
每听到里面传来王丽的一声叫喊,他的心就揪紧一分。
陈父坐在走廊的椅子上,不停地抽烟。
陈母在一旁念叨着“菩萨保佑”。
三个小时过去了。
护士进进出出,脸色看起来有些怪异。
一位年长的医生走进产房,又很快走出来,向其他医护人员低声说了些什么。
又过了半小时,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传来。
陈明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他是父亲了!
产房的门开了,护士抱着一个裹在蓝色小被子里的婴儿走出来。
“恭喜,是个健康的男孩,七斤六两。”
陈明迫不及待地凑过去,想看看自己的儿子。
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婴儿皮肤黝黑,比一般新生儿深得多,几乎像炭一样。
小脸皱巴巴的,紧闭着眼睛。
陈明后退一步,又向前一步,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是我儿子?”
护士点点头,脸上表情复杂。
陈父和陈母也围了过来,看到孩子后都愣住了。
“这怎么可能...”陈母喃喃道。
周围的医护人员交头接耳,眼神古怪。
有人看向陈明的眼神里带着同情,更多的是好奇。
陈明感到一阵眩晕。
他和王丽都是典型的南方人,肤色偏白。
他们的孩子怎么会是这样的肤色?
除非...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
“我要见我妻子,”陈明对护士说,声音发抖。
护士点点头:“产妇正在休息,你可以进去,但别太激动。”
陈明走进产房。
王丽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看起来疲惫不堪。
“孩子...”王丽虚弱地问。
“你看到了吗?”陈明的声音很低。
王丽摇摇头:“他们只给我看了一眼就抱走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陈明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他的世界在短短几分钟内崩塌了。
“孩子的肤色...很黑。”
王丽愣住了,接着露出不解的表情:“黑?有多黑?”
“不像我们任何一个人,”陈明说,嗓子发紧,“像非洲人一样黑。”
王丽的眼睛瞪大了:“这不可能...”
“你告诉我,”陈明的声音开始发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丽的眼中涌出泪水:“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你不知道?”陈明几乎要喊出来,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音量,“你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
“你就是孩子的父亲!”王丽也提高了声音,“我从没有背叛过你,陈明,我发誓!”
医生走进来,看了看两人:“请保持安静,产妇需要休息。有什么事情可以等恢复好了再说。”
03
陈明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了产房。
走廊上,护士正抱着孩子往婴儿室走。
陈明看着那个小生命,心里五味杂陈。
如果王丽说的是真的,那这个孩子的肤色从何而来?如果她说的不是真的...
陈父拍拍儿子的肩膀:“先冷静,一定有解释的。”
陈母哭了起来:“这孩子怎么会这样?我们陈家世代都是本地人啊...”
医院的人来来往往,不少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陈明觉得自己像是被扔进了冰窟。
他需要一个解释,一个合理的解释。
第二天一早,陈明去见了主治医生。
“医生,关于我儿子的肤色...”
医生摘下眼镜,叹了口气:“这种情况我们也很少见。从医学角度看,可能有几种解释。最常见的是...”
“最常见的是什么?”陈明追问。
“非亲生,”医生直言不讳,“但我不是在暗示什么。也有可能是基因突变或者隐性基因表达。建议你们做个亲子鉴定,这样大家心里都有数。”
陈明点点头:“谢谢医生。我会考虑的。”
回到病房,王丽正在给孩子喂奶。
看到黑黝黝的小脸贴在王丽白皙的胸前,陈明心里一阵刺痛。
“我想做亲子鉴定,”陈明直截了当地说。
王丽抬起头,眼中满是泪水:“你真的认为我会背叛你吗?”
“我不知道该相信什么,”陈明说,“我需要事实。”
王丽沉默了一会,点点头:“好,做鉴定。我问心无愧。”
三天后,王丽出院了。
婆婆帮忙照顾孩子,但眼神明显不如从前温暖。
公公话少了很多,整天闷在屋里看电视。
邻居们来看望新生儿,看到孩子后都瞪大了眼睛,然后假装若无其事地恭喜二人。
等到他们走后,必定是一阵窃窃私语。
亲子鉴定结果需要等一周。
这一周是陈明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周。
他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老板批评他好几次。
晚上回家,他看着熟睡在婴儿床上的孩子,心里充满矛盾。
一方面,他无法相信王丽会背叛他;另一方面,这孩子的肤色实在无法解释。
王丽整日忙着照顾孩子,眼睛里布满血丝。
每次对上陈明的视线,她总是先移开目光。
结果出来的那天,陈明请了假。他一大早就去了鉴定中心。
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个信封:“结果在里面。”
陈明的手微微发抖。他打开信封,目光迅速扫过那些专业术语,最后定格在结论上:
“亲子关系确认,概率99.9999%。”
陈明读了一遍又一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有没有可能出错?”他问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摇摇头:“我们使用的是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几乎不可能出错。”
陈明拿着报告回家,一路上思绪万千。
如果孩子确实是他的,那肤色从何而来?是医院抱错了?但DNA不会骗人。
是实验室出错了?但他们说几乎不可能...
推开家门,王丽正在客厅给孩子换尿布。
看到陈明进来,她停下了动作,眼中满是期待和恐惧。
“结果出来了,”陈明说,声音干涩,“孩子是我的。”
王丽松了一口气,眼泪夺眶而出:“我就说...我就说是你的...”
陈明递给她报告:“但这解释不了他的肤色。”
王丽接过报告,仔细看了又看:“也许...也许是基因突变?我在医院工作,听说过这样的案例...”
陈明摇摇头:“我不相信这个解释。我们再去别的机构做一次。”
04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漫长的“鉴定之旅”。
第二家机构,结果依然是亲生。
第三家机构,亲生。
第四家、第五家...直到第八家,结果都没有变化。
每一次鉴定都花费他们不少钱。
陈明的积蓄所剩无几,但他就是不死心。
“八家机构都不可能出错,”王丽疲惫地说,“你该接受事实了。”
“什么事实?”陈明冷笑,“事实是我们都是黄皮肤,孩子却是黑皮肤。这事实我接受不了!”
孩子满月了,取名陈阳。
小家伙很健康,吃得好,睡得好,就是皮肤依然黝黑。
满月酒没有举办。
亲戚们都知道这事了,无人提出异议,但背地里不知说了多少闲话。
陈明父母提前回了老家。
临走前,陈父拉着儿子的手说:“不管怎样,血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
陈母则在一旁抹泪:“可怜的孩子,以后要受多少委屈啊...”
陈明开始酗酒。
每天下班后,他不直接回家,而是去小区附近的烧烤摊喝上几瓶啤酒,有时甚至喝白酒。
王丽打电话找他,他总是含糊应付:“马上回来,再等一会。”
有时候,他醉醺醺地回家,看到正在哄孩子的王丽,心里更加苦涩。
“你非要这样吗?”王丽问,“孩子是你的,这已经证实了八次!”
“我不明白,”陈明摇着头说,“我就是不明白...”
王丽看着丈夫的样子,默默流泪:“你对我们母子如此冷漠,到底是为什么?”
“我怀疑那些鉴定机构都被收买了,”陈明说出自己的猜测,“或者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技术手段...”
王丽怒了:“你是说我有能力收买八家不同的鉴定机构?我哪来那么多钱和人脉?你疯了吗?”
陈明不再说话,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陈阳三个月大时,夫妻俩几乎不说话了。
王丽请了育儿假,整天照顾孩子。
陈明下班回家吃完饭就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两人很少有交流。
王丽尝试着挽回这段婚姻。
她做陈明喜欢的菜,买他爱喝的啤酒,甚至主动找话题。
但陈明始终心如止水,眼神里全是冷漠。
小区里的流言越传越广。
有人说王丽出轨了非洲商人,有人说是黑人留学生,更有甚者说是医院里的非洲医生。
这些话传到陈明耳朵里,他不反驳,只是冷笑。
陈阳六个月大时,会翻身了,会咯咯笑了。
他长得很像陈明,尤其是眉毛和嘴巴的轮廓,只是肤色依然黝黑。
看到孩子的笑容,陈明有时会恍惚:这真的是我的孩子吗?
一天晚上,陈明下班回家,发现王丽坐在客厅等他。
“我们谈谈,”王丽说,“就我们俩,不谈孩子。”
陈明点点头,坐下来。
“我们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王丽说,“你不相信孩子是你的,尽管有八次鉴定证明。你宁愿相信我有能力贿赂全国的鉴定机构,也不愿相信我对你的忠诚。”
陈明沉默。
“我想知道,”王丽继续说,“你是否还爱我?是否还想维持这段婚姻?”
陈明抬起头:“我不知道。我的理智告诉我孩子是我的,但我的直觉告诉我其中有问题。我被夹在中间,不知该相信什么。”
“那我们离婚吧,”王丽平静地说,“既然你无法相信我,我们没必要继续折磨对方。”
这句话像一把刀刺进陈明的心。
尽管这段时间他对王丽很冷淡,但听到“离婚”二字,他还是感到一阵剧痛。
“你真的想离婚?”
“不,”王丽摇头,“我不想。但我不知道还能怎么让你相信我。”
陈明看着妻子疲惫的脸,突然感到一阵内疚。
也许她真的是无辜的?也许真的有什么科学解释?
“再给我点时间,”陈明说,“让我再想想。”
王丽点点头,起身回了卧室。
05
陈阳一岁了,会走路了,会叫爸爸妈妈了。
小区里的孩子们都认识他,叫他“小黑豆”。
有些孩子愿意和他玩,有些则被家长叮嘱着远离他。
陈明渐渐减少了饮酒,开始花时间陪孩子。
看到儿子蹒跚学步的样子,他的心慢慢软了下来。
不管肤色如何,这个孩子的确流着他的血液。
王丽也回到医院工作,请了孩子的外婆来照顾陈阳。
日子似乎回到了正轨,但夫妻之间的那道隔阂依然存在。
一天晚上,王丽加班,陈明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
陈阳在地上爬来爬去,突然爬到茶几下面不出来了。
陈明弯腰去抱他,孩子咯咯笑着,抓住爸爸的鼻子。
那一刻,陈明的心融化了。
无论如何,这个孩子是无辜的。
王丽回来时,看到丈夫和儿子在地毯上玩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夫妻关系有所缓和,但真相依然是悬在两人之间的一把剑。
陈阳两岁半时,上了幼儿园。
第一天,老师打电话给王丽,说有孩子欺负陈阳,叫他“黑炭球”。
王丽心疼得直掉泪。
她去幼儿园接孩子,看到儿子委屈的小脸,恨不得把全世界的伤害都挡在门外。
“妈妈,”陈阳问,“为什么我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
王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只能紧紧抱住孩子:“因为你是特别的,妈妈的特别宝贝。”
回家后,王丽把这事告诉了陈明。
陈明沉默了很久,最后说:“我去跟老师谈谈。”
第二天,陈明请假去了幼儿园,和老师详谈了孩子的情况。
老师表示理解,承诺会在班上进行教育,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看着儿子在幼儿园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样子,陈明的心揪了起来。
因为父母的问题,孩子要承受这么多。
回家后,陈明找到王丽:“我们得解决这个问题。孩子长大了,会问更多问题。我们需要一个答案,不仅是给我,也是给他。”
王丽低下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你父母那边有黑人血统吗?”陈明试探着问。
王丽摇摇头:“我家祖祖辈辈都是江西人,从没听说过有外族血统。”
陈明叹了口气:“总之,为了孩子,我们得弄清楚。”
周末,陈明带着王丽和孩子回了老家。
陈明的父母见到孙子,眼中满是心疼。
尽管肤色特殊,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个血脉相连的小生命。
晚上,陈明单独找到母亲:“妈,我们家祖上有没有...特殊的血统?”
陈母摇摇头:“没有啊,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地道的江西人。”
第二天,他们去看望王丽的父母。
王丽的父母对孙子非常疼爱,丝毫不在意他的肤色。
看着他们一家和乐融融的样子,陈明心里更加困惑。
饭后,陈明找到岳父,单独聊天。
“爸,我想问您一个事,”陈明斟酌着词句,“您家族里有没有...黑人血统?”
岳父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没有啊,我们也是本地人,祖上几代都没出过远门。”
陈明点点头,更加困惑了。
回家的路上,王丽异常沉默。
陈明知道妻子心里不好受,但他同样困惑和痛苦。
06
时间一天天过去,陈阳三岁了,上了大班。
他很聪明,但因为肤色的关系,常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挤。
每次看到儿子委屈的样子,陈明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
他开始思考:也许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孩子需要完整的父爱和母爱。
一天晚上,陈明下班回家,发现王丽坐在客厅,面前放着一个旧盒子。
“你终于回来了,”王丽说,声音有些发抖。
“怎么了?”陈明放下包,走到妻子身边。
“我想我欠你一个解释,”王丽深吸一口气,“关于陈阳的肤色。”
陈明心跳加速:“你知道原因?”
“前几天我回老家,翻了些老照片,”王丽说,“我发现了一些事情...我妈一直瞒着我。”
王丽颤抖着拿起那个尘封的旧盒子,陈明一把抢过盒子快速打开,当他看到盒子里东西后顿时如遭雷击,呆立原地,他结结巴巴地问着王丽,“这...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