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正迎来全面部署和重大进展。
近期,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以及相关解读发布会的召开,指明了“城市更新”这项重要工作下一步方向该怎么走。
而通读政策和发布会,我们发现,城市更新侧重点指向了存量改造。
当城中村拆迁不再是城市更新的代名词,城市更新从关注增量、追求规模扩张、拉大城市框架转向关注存量、追求品质提升和结构优化。
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新政策发布,对于作为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的西安,将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
XI'AN
八大任务,指明城市更新方向
存量经济时代,国家发展目标、市场需求、百姓诉求等都发生变化,城市建设必须主动适应这些变化。
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意见》所给出的城市更新八项主要任务,将重点放在了存量的改造和提升。并且,这八项主要任务次序鲜明,由小到大分别包括了既有建筑、老旧小区、完整社区、城市功能、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等,脉络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闲置土地与老旧建筑的盘活利用,城市更新将目标指向了解决居住质量这一民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并将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和消费的重要“引擎”。
首先,从“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首要目标来看,《意见》中多个主要任务涉及对改造老旧小区生活环境与条件改善提升。
例如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讲,即囊括着对危险住房改造;老旧小区的燃气老化管线管道的改造,楼栋加装电梯;完善小区停车、充电、消防、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增设助餐、家政等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地等。
以西安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西安改造老旧小区158个,建设公共停车位1.5万个,排查燃气、供热、排水等五类管网2.3万公里。
而今年,西安定下了完成124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微更新,加装改造电梯1000部以上,为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2万个以上等目标。
这124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24029户、556栋楼,覆盖9个区县。其中,新城区13个,碑林区10个,莲湖区24个,雁塔区15个,未央区17个,灞桥区6个,高陵区5个,临潼区22个,周至县12个。
其次,《意见》在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等方面,关注存量房屋改造利用更新提质,激发经济新动能。
例如,《意见》中提到,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和旧商业街区,推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等;鼓励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厂区更新改造,植入新业态新功能。
同时,针对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改造利用,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根据建筑主导功能依法依规合理转换土地用途。
事实上,通过城市更新为存量低效建筑注入新活力的方式,已经得到成功的实践探索。
一方面,通过推动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功能转换、业态升级,打造更具有吸引力的新型消费空间,像西安老菜场、叁伍壹壹创意园等已经颇为知名的改造案例。再例如提升改造后的“皇城里·民乐园”步行街将重点放在民俗与餐饮的结合,打造“夜经济”场景。
另一方面,通过将废弃老厂房改造为创意园区,吸引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入驻。像大庆路西电片区,2023年部分老旧厂区改造蜕变为莲湖数字出海产业园,成为具备特色的服务跨境直播、数字出海贸易的专业园区。
长期空置率较高的商贸性质楼宇像悦荟广场、苏宁易购广场等,通过“商改办”盘活闲置资源,提升商业价值。我们关注到近期“西安悦荟广场”已更名为“解放数创广场”;苏宁易购广场已更名“复兴商务中心”。
此外,在《意见》给出的第八项主要任务“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中,提到要“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划定最严格的保护范围。
对于西安这座古都而言,各类历史遗迹、建筑密集分布在中心城区,《意见》中所提出的要求,也为下阶段西安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例如列入西安五大城市更新片区试点之一的三学街片区,该片区地处城墙内,无疑是西安老城区所在地。
近期全面开放的碑林博物馆,作为三学街片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已然完成改扩建工程。下阶段,三学街片区的城市更新,重点必然将围绕片区内的环境整治,各类管道改造,老旧小区建筑改造,道路优化为主,大拆大建或再无可能。
碑林博物馆
三学街片区
XI'AN
城市更新,资金保障很关键
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城市更新中,出现过回迁难、项目烂尾等状况。而当下,《意见》要求城市更新要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
同时,在编制规划的时候,要尽可能高度重视研究清楚建什么房、谁来用、谁来买,特别要加强对存量盘活优化的机制研究。
简单来说,即是谋定而后动。
在这其中,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资金保障是关键。
《意见》在加强支撑保障部分,明确提出“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
包括“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力度,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中央财政要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推进相关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严禁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等具体举措。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2024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等资金超过4250亿元,支持地方开展城镇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城市排水防涝提升工程等项目。
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角度看,专项债券中已有部分资金投向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项目资金用途包括“棚户区改造”的规模今年已达到18247.57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19163.70亿元。
以西安为例,西安发布的《补齐小区设施短板实施方案》中提到,西安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来源为安居工程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政府配套财政资金、专项债及超长期国债等。
加装电梯项目资金来源为政府补贴和社会投资,更新电梯资金来源为超长期国债和社会投资;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项目资金来源为政府补贴和企业自筹资金。
而在《推进回迁安置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中,则提到政府投资棚改项目建设资金纳入中央和省级棚改计划,由市场化棚改贷款和棚改专项债统筹解决;社会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由投资主体承担;政府投资城改项目力争全部纳入中央和省级改造计划,建设资金通过城改专项借款、城改专项债、城改配套融资政策等统筹解决。
团结片区
XI'
AN
各大城市动作频频
西安如何计划?
新《意见》的发布,为各大城市下一步的城市更新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
实质上,今年以来,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已经步入快车道。1月20日,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在京召开。
此后,多地纷纷召开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城市更新重点任务。深圳、上海、贵阳、湖北省、河北省等多地陆续组建了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明晰城市更新职能。
特别是在针对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上,不少城市已经出手。
例如,2月22日上海浦东新区举行“民生为本共创未来”2025年重大民生项目开工仪式,共开工99个项目,总投资约648亿元,聚焦七大领域推进城市焕新。
广州也提出,加力提速推进城市更新,据悉广州今年计划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以上,其中城中村改造投资1000亿元以上。
同样作为试点城市的成都、南京等,已经出台城市更新规划。
回归到西安,虽然西安城市更新专项计划尚未公开发布,但综合当下西安所释放的各类信息,西安下一步的城市更新,将以片区化、试点先试先行的方式展开。
张家堡环岛
像西安关于今年城市更新工作的安排,住建、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已经表态,将在西电片区、团结片区、幸福林带片区、三学街片区、张家堡片区等城市更新重点片区先行先试。
同时,西安近期召开了统筹推动城市更新行动指挥部工作会议,市长叶牛平带队调研了莲湖区西电片区、未央区团结片区、长安区未来信息港片区、新城区幸福林带片区。并强调了要科学编制开发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开发实施计划,加快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抓紧组织土地征收储备供应,全面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未来,西安城市更新的大动作,无疑将围绕这些片区重点展开,至于这些片区城市更新如何展开,则需要更为具象的规划信息释放。
而当下,西安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方案的发布,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关于大众关注的城中村拆迁,正如此前我们所分析的,城中村拆迁将围绕外围片区、重点项目的推进而展开,例如未来信息港片区未来建设的启动。而像主城区内如八里村、吉祥村等,现阶段预计仍将以改造为主。
编辑:Lyna
审核:解革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