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钓位一点也不简单,尤其是在较大的水面休闲野钓时,水广鱼稀是基本特点,找到鱼的难度会非常大。鱼的位置还会因为气温、天气、时间的不同出现变化,所以钓鱼谚语中就有了一辈子找钓位的说法。鱼少的自然水域注重选择钓位,其实黑坑、养殖塘也是如此,鱼的分布永远都是有的地方有鱼,有的地方没鱼。


一、直接找鱼

有的鱼是可以直接看到的,主要是这样两种鱼。第一是翘嘴,而且是大翘嘴。大翘嘴从晚春开始就非常活跃了,进入夏季之后更喜欢在清晨、黄昏两个时段活动,会在水皮坠成群的小鱼,从而造成柞水的现象,这时候就可以虾皮钩远投垂钓了,效率比伞形搜索会高出很多。第二是草鱼,草鱼属于鱼类中比较能吃的一种鱼类,夏季生长极为旺盛。生长旺盛但是食物营养不高,所以进食量远超其他鱼类。夏季可以在水中的芦苇丛附近,荷叶荷花附近,岸边有树的树荫下,看看是不是有草鱼觅食,有的话可以单钩带漂远投,挂草饵钓水皮。


二、看现象

有的鱼是可以通过现象来确认鱼的位置的,这跟翘嘴、草鱼直接被看到更间接了一些。第一是钓鲤鱼,鲤鱼喜欢浑水软底的区域,会在这些区域把淤泥拱开寻找食物,从而会出现长串的鱼星,鱼星会暴露鲤鱼的位置,这时候可以采用追星钓。不过这个方法只适合鲤鱼觅食最旺盛的两个阶段,春季鲤鱼刚恢复进食时会在向阳大湾出现,深秋的时候也会在向阳大湾出现。第二是钓鲫鱼,鲫鱼的活动范围是比较小的,而且喜欢成群,可以在水边找鱼星,找到鱼星经常是一群,不过这个方法更适合冬季的时候,鲫鱼尤其不爱动的季节。夏季的话可以清晨钓钓水草较多的水面,因为缺氧的缘故鲫鱼会从草洞、草边浮出来吞空气,水草会晃动,并且会有吧嗒嘴的声音。


三、看水质

看水质看的内容就比较多了,比如说清水、浑水,一般来说水域中浑水的区域更可能有鱼,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目标鱼都比较喜欢透光性比较差的地方,透光性太好的地方鱼会觉得不安全。如果是清水和浑水的交界处,那么很可能会有鱼。有的水库、野河常有水牛下水,会在某些小区域形成浑水的现象,这也是可能有鱼的地方。因为水牛不但造成了浑水,还造成水下出现了沟坑,这种浅水中的深水比较容易成为鲫鱼、鲤鱼等底层鱼类的鱼窝。再加上这里很可能有牛粪,这玩意是草鱼和鲤鱼比较喜欢的食物。一般来说,远看一些水面有水色有深浅变化的现象,深色的区域一般是因为水下有沟坑,或者是暗草,不管是沟坑还是暗草都可能是鱼窝。


四、看环境

水流方向发生变化的地方往往食物较为充足,比如说一些大湾、河道拐弯处,甚至是河道分叉、合并的地方,都因为水流方向出现了变化,从而导致饵料较为充足,鱼虾资源往往是比较丰富的。如果有的水面某些区域漂浮物较多,这里一定是个水流平并且不怎么受到刮风影响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比较容易有翘嘴、鲢鳙等中上层鱼类。钓鱼谚语中有两个比较经典的说法,第一是水下瓦砾多,钓鱼不打窝,凡是水下有瓦砾、巨石的地方往往会有鱼,因为这种地方适合藏身,也是鱼虾螺较为丰富的区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自然水域中的鱼类比较容易有寄生虫,这些瓦砾、石头是鱼类磨蹭身体去掉寄生虫的地方。第二是水下泛青苔,必有大鱼在,青苔是虾、螺的主要食物,食物多往往会吸引大鱼在这里活动。


选择钓位是日积月累的经验,原因就在于变化,天气、时间、季节不同,鱼的位置肯定不同,或许位置相同深浅远近也会有差别。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