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莫斯科5月19日电 题:特朗普“电话劝和”为何难见成效
新华社记者黄河
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在分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后称,俄乌将立即启动谈判以实现停火。分析人士认为,鉴于相关各方立场差异巨大,美国无法拿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短期内俄乌恐难实现停火,各方仍将激烈博弈。
俄美积极评价通话但存温差
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根据俄方公布的信息,特朗普在通话中阐述了美方有关实现俄乌停火的立场。普京表示俄方支持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重申最重要的是消除危机根源。俄方将提议并准备与乌方就两国未来可能达成的和平协议研究起草一份备忘录。
俄美双方都对此次通话作出积极评价。普京称通话“内容很丰富且相当坦率”,“非常具有建设性”。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此次通话“基调和气氛都非常好”,“俄乌将立即启动旨在实现停火的谈判”。他还称,俄方表示希望在俄乌冲突结束后与美开展大规模贸易,他赞同这一想法。
但舆论也注意到,双方表态存在明显温差。美国《纽约时报》说,特朗普对此次通话的描述远比普京积极,普京只提到了“未来可能达成的和平协议”。
据报道,特朗普在白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向普京提出了会面要求,但没有说普京是否接受。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竞选期间承诺会很快解决俄乌冲突,但就任总统以来在此事上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需要强调通话成果。而俄方近来因俄乌谈判未取得实质成果而受到来自美国和欧洲方面的压力,需要通过此次通话展现谈判意愿,但在占据战场优势的情况下不愿过度让步,因此表态相对谨慎。
乌欧欲拉住美国
特朗普在与普京通话前后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分别进行了一次通话,其中后一次通话还有部分欧洲国家及欧盟领导人参加。
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告诉特朗普,乌方已准备好实现全面、无条件停火,准备以任何能够取得成果的形式与俄方直接谈判。他表示,美欧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乌俄谈判进程,美国不应“保持距离”。他还称,如果俄方不停火或提出不切实际的条件,就必须对其实施更严厉的制裁。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特朗普政府采取逼迫乌方让步以与俄方达成妥协的策略,令乌方承受巨大压力。近期美方与乌方达成矿产协议,对俄方则开始施加压力,这让乌方重新看到希望,拉住美国共同施压俄罗斯以实现停火成为其当务之急。
欧洲同样希望拉住美国。德国政府发表声明说,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向欧洲伙伴通报了通话内容,双方同意“密切协调谈判进程”,并希望“陪伴乌克兰走向停火”。德国总理默茨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在促进俄乌停火方面,欧洲与美国非常团结。
不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洲领导人对特朗普描述其与普京达成协议的方式感到震惊。从特朗普的言辞中可以看出,他“不准备对俄罗斯施加更多压力”。
欧洲在俄乌冲突中坚定支持乌方,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俄、对乌政策转变令欧方担心自己利益受损并被边缘化。欧方近来与乌方一致要求俄方接受30天停火提议,并威胁将对俄实施新的制裁。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继续对乌军援还是对俄进一步制裁,没有美方支持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汉堡大学和平研究与安全政策研究所政治学教授乌尔苏拉·施罗德说,当前欧洲最值得警惕的风险之一,就是美国退出和平进程而将责任完全交由欧盟承担。
分歧难解 博弈持续
从各方表态可见,俄乌在停火与和谈问题上的立场并未因特朗普几通电话发生改变。俄方主张只有解除“危机根源”才能停火,认为先停火只会让在战场上处于劣势的乌方获得喘息之机。乌克兰和欧洲则要求无条件停火,并坚持如俄方不停火就对其实施更严厉制裁。双方在领土归属、外国驻军等问题上也尖锐对立。
俄罗斯政治评论员尤里·斯韦托夫指出,乌方希望实现的和平与俄方需要的持久安全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科夫曼认为,在目前战场条件下,俄方没有足够动力接受停火协议。
从美国方面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分析,美国对俄罗斯的筹码“显然非常有限”,若对俄实施更多制裁,会导致美国与主要经济体之间关系再度紧张;若以“放松制裁”诱使俄让步,则会激怒欧洲盟友,并且这一策略没有欧洲支持也很难成功。波兰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沃伊切赫·洛伦茨认为,华盛顿可能已经在影响俄罗斯方面用尽了所有手段。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特朗普积极推动俄乌停火主要是为了取得外交成绩,同时通过“冻结”俄乌冲突减少美国在欧洲的战略投入,因此并不真正关心俄乌欧各自的安全关切,也不愿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付出努力。
特朗普说,梵蒂冈已表示“非常乐意主持谈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分析:“美国或许并未完全退出促和进程,但特朗普的言论似乎表明,他希望这事由别人来领导。”
分析人士认为,鉴于以上这些因素,短期内俄乌实现停火的可能性不大,各方将继续激烈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