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炒股令人心惊胆战,没想到,2025年的房价更是令人惊心动魄。
先是降息、降首付等利好政策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洒落,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一时间,人们仿佛看到了房价即将要触底反弹的曙光,以为熬过了漫长寒冬,房价即将迎来“大反转” ,大家都摩拳擦掌,很多人买了房子等待上涨。
只是没想到,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还没等你笑出声,就毫不留情地接连扇来三记“大耳光”,把满心期待的众人打得晕头转向。
01、第一记耳光:抢房的戏码
今年初开始,一线城市就上演了“抢房戏码”,深圳前海某科技住宅200套房源,开盘现场挤满了3000余个手持800万验资证明的购房者,
上海陆家嘴有个豪宅盘,挂牌价一路飙升到 28 万一平,销售甚至放话,“少一分免谈”。
在这样的市场狂热氛围下,众人满心以为楼市要重回往日辉煌,只是没想到,很快楼市就给了狂妄的人一记闪亮的耳光。不管是新楼盘还是二手房,开发商和炒房客都想要急速脱手。
有人年初900万拿下的房子,到了四五月份,就只剩下700多万;还有人刚付完首付,就发现同户型价格暴跌几十万,整个人瞬间懵在原地,只剩懊悔。
再看看杭州的某个网红盘,3月推出的特价房更是比1月直降15%…
还有北京回龙观一位业主,年初买房,才三个月就想抛货,亏钱直达30万,但购房者仍然淡定得很,认为还有下行空间。
02、第一记耳光:政策松绑了个寂寞
现在的楼市已经惨到,需要上层一连串的救市组合拳进行急救: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25%、5000亿资金收储库存房、“以旧换新”激活置换需求……
原本以为这波“组合拳” 能让楼市起死回生,没曾想,现实却给我们泼一盆冷水。
北上广深的核心区因为“资源稀缺”,豪宅、学区房、老破小依旧是硬通货,一旦有人挂牌,成交还算快速。再说了,大城市都是高薪行业聚集地,像深圳南山83套房科技人才公寓直接被某大厂员工包圆了,杭州未来科技城、成都高新区的房价,都被互联网大厂支撑着,这都是一线核心区房价屹立不倒的底气。
可三四线城市情况就没那么好了,如今售楼处却冷清的连个人影子都没有。开发商也为此努力使出浑身解数,优惠给一波、价格降一降,有的折扣都快打到骨折了,售楼小姐的工装裙都快开叉到胳肢窝了,还是招不来客户。
03、第三记耳光:清醒的人开始反杀
如今,最头疼的问题,不是房价跌不跌,而是越来越多人变得更清醒了。任销售说得天花乱坠,他们就是按兵不动。
他们都不傻,心里明白着呢,这次调整信心早就弱的一批,如果没有实打实的回暖信号,他们谁也不敢轻易下场当“接盘侠”。
而且,现在的买房人也学精,现在买房不止看地段户型,甚至带着算盘边算月供,边查开发商负债表,生怕自己买到烂尾楼。
这种情形下,开发商的处境就更难了,回笼资金慢,甚至员工工资都发得捉襟见肘。连财大气粗的央企都坐不住了。
以前你挤破头都买不到的房,现在想着法给你“福利”,吸引你买买买,看到这种情况,让人不得不感叹:楼市这风向转得,真的是比变脸还快。
04、普通人怎么办?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曾经靠着炒房尝到甜头的炒房客该清醒了,还想靠房子爆赚,已经玩不通了,
现在,如果你只是想买房自住,或者改善居住环境,切记:宁要市区老破小,不碰郊区伪豪宅。远大新即使再漂亮,也劝你算计一下通勤,三小时的来回行程,你还有心情享受这种房子吗?
另外,改善家庭还得好好琢磨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为了孩子上学?是想改善居住环境?还是图个交通便利?再结合城市发展的趋势,看看哪里有潜力,哪里更宜居。
最后总结一句话:当下的楼市,政策的风吹草动、市场的起伏涨跌,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但越是在这种时候,普通人越得稳住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