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边长大,却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吃到盐湖的‘海鲜’,而且又大又新鲜。”这是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百姓最近在茶余饭后讨论的一个话题,而这来源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对口帮扶定边县协作联络组在当地协作项目——盐湖养殖南美白对虾。


内陆城市,怎样把南美白对虾养活了

据了解,定边有14个大盐湖,面积近98平方公里,是陕西唯一生产湖盐的地方,也是高品质食用盐产地之一,年盐产量达10万吨左右,宝应帮扶定边协作联络组初到定边就发现了这一资源禀赋,同时也意识到定边盐湖产业单一。

经过多方调研和考察,该联络组有意在盐湖探索发展养虾产业。而在本地人的认知里,定边作为内陆城市,怎么可能把虾养活了?更何况沿海的城市养南美白对虾,可以直接挖湖投虾苗,海水是非常稳定的,但定边盐湖的水盐度很高,怎么可能养得活虾?

对此,该协作联络组仍然不死心,奔赴多个城市以及科研院所,请教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论证了可行性后,经过几番波折,最终与陕西津润欣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达成共识,在定边盐湖试点发展养虾产业,让定边养虾这一“不可能”事件成为“有可能”。


多次“实验”,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

2023年9月,苏陕协作项目、定边盐湖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迎来了成熟季,6万斤南美白对虾陆续“跃”上当地百姓餐桌。收获季节,看到一只只体态饱满、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正被装筐过秤,当地人看到了都感慨不已,“在定边盐湖边长大,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吃到盐湖的‘海鲜’,而且又大又新鲜。”在定边吃上“活鲜”,这在远离大海的陕北定边实属不易。

陕西津润欣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尚介绍,定边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特点,使得虾只能养殖在可随时调节温度的拱棚内。除此之外,要依靠水质和盐度并不稳定的盐湖水养虾,难度又增加一筹。而沿海的湖养南美白对虾,可以直接挖湖投虾苗,海水是非常稳定的,但定边盐湖的水盐度高,就需要调配出仿生物海水。

“养虾必先肥水”,想要配制出对适宜养虾的“肥水”,要靠无数次试验来实现。“为将定边盐湖水调配成适合南美白对虾生长的‘人造海水’,技术人员通过许多次的失败经验,总结出一套兑水、菌类搭配的比例,南美白对虾算是在定边能扎根生长了。”高尚说。

2023年,盐湖两家水产养殖公司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产量达80万斤至100万斤,产值达4000万元至5000万元,不仅填补了周边海虾养殖市场的空白,也为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开了新“蓝海”。


展望未来,虾蟹贝混养将扩大至500亩

不仅如此,2024年,苏陕协作项目下的陕西津润欣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又获批成为定边县首个盐碱地青蟹综合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当年总计投放青蟹苗两万余只,每个塘投放南美白对虾五万余只,同时还投放了40至50斤的贝类(花蛤)。

青蟹作为一种杂食性水产物,通常生活于温暖和盐度较低的浅海中,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如今,得益于定边县天然的盐碱地资源以及盐湖中富含的卤虫作为其优质饵料,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有望提高水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在养殖过程中,通过对水质进行日常检测,并进行离子和菌藻营养的调控,最终营造出适合青蟹、虾和贝壳等海鲜生存的环境。

借助苏陕协作机制,该公司在宝定联络组的支持下,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并取得了丰厚的利润。目前,总养殖规模为外塘80亩和4个工厂化养殖大棚。展望未来,计划将定边的虾蟹贝混养规模扩大至500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韩秋

(受访者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