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奔袭,刺杀后故意留下一个包裹
以色列在中东局势中的最新举动犹如一场猛烈的风暴,席卷了全球媒体和政治舞台。
以军发动代号为“基甸战车”的大规模地面攻势,迅速在加沙地带掀起狂涛巨浪。可想而知,这场攻势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对长期以来复杂地区局势的又一次考验。
(以色列对加沙南部和北部发起大规模地面行动)
1、炮火席卷加沙,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行动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发动的行动,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有数据显示,以色列国防军已经在过去一周内空袭了超过670个哈马斯目标,无情的打击落在武器储存设施、地下基础设施和反坦克导弹阵地之上,使数十名哈马斯武装人员丧命。
然而,与不断攀升的军事压力相伴的是犹如海啸般涌来的国际批评声浪,多次有援助组织发出警告,只会加沙将会因此置于饥荒边缘。
但内塔尼亚胡却在自己的Telegram频道上高声辩解:巴勒斯坦激进组织正在挪用援助物资,用于非和平目的。所以,以色列此次计划旨在建立新的机制,有控制地向加沙分发食品和药品。
很显然,这些言论不过是在为以色列的人道主义援助封锁措施寻找合理性。
事实上,发动大规模地面行动和空袭,不过是“战争与胜利”计划的其中一部分,内塔尼亚胡架准备全面接管整个加沙地带。
(内塔尼亚胡宣布对加沙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旨在彻底击败哈马斯,以便于之后全面接管整个加沙地带)
2、以军执行刺杀行动,重创哈马斯指挥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内塔尼亚胡坚定表示,对哈马斯的战争将继续进行,直至彻底击败这个不愿解除武装的激进组织。
自从2023年10月的袭击事件以来,以色列加大了对哈马斯的军事压力,试图迫使其释放仍被扣押的人质。在那场袭击中,共有1200人遇难,约250人遭绑架。目前估计,有58名人质依然滞留在加沙地区。
这一连串事件引发了严重的军事冲突。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统计,自冲突爆发以来,超过5.3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无辜的平民。
据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透露,虽然尚未正式确认,但种种迹象显示,哈马斯军事领导人穆罕默德·辛瓦尔可能在以军最近一次对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空袭中被消灭。他是已故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的弟弟,这一事件标志着对哈马斯指挥体系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以色列特种部队刺杀艾哈迈德·萨尔汗,完成任务后全员安全撤离,并在现场留下一个包裹)
3、以军特种部队,2天2起刺杀!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以色列居然又认领一起刺杀事件!
据环球网综合外媒报道,以色列特种部队在夜色掩护下进行了一次精准刺杀,目标直指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委员会的高级指挥官艾哈迈德·萨尔汗,并抓捕了他的妻儿。
这场行动不单是军事中的一环,更是一场心理战,其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以色列国防军随即向外界证实,这支特种部队全员安全撤离,未有伤亡。期间为了最大程度保证行动的隐秘性,士兵们运用了伪装策略,乔装成平民中的一员,甚至部分成员假扮女性,以求混淆识别。
而特种部队在撤离时,还故意留下一个神秘包裹,经检查,包裹中放置的主要是一些伪装物品,对外释放出显示出他们对细节的极致考量,凸显以色列情报和战术的高超水平,更重要的是,这场行动进一步削弱了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委员会的力量。
(胡塞武装发布声明称,将对以色列海法港实施海上封锁,并将其列入打击名单)
4、胡塞出手了!一招捏住以色列命脉
显然,以色列的这一连串举措,不仅是为了削弱哈马斯在加沙的控制力,迫使其释放2023年10月袭击中所劫持的剩余人质,同时也将目标瞄准了其他武装组织。
但持续的军事行动正在导致大批平民的伤亡,加沙人道危机的警报声越来越响亮。
值得一提的是,比起开始慢慢妥协的哈马斯、伊朗,胡塞武装组织做出了强烈回应,他们宣布对以色列的海法港实施海上封锁。
胡塞武装,这支来自也门的叛军组织,选择在此时发出声援巴勒斯坦的宣言,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意图。
一来,海法港作为以色列的重要贸易枢纽,对其进行封锁可能对该国的经济产生连锁影响,而这对于本已紧张不安的以色列国内局势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来,声明中,胡塞武装强调所有军事行动,包括海空封锁等,将在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军事打击并解除封锁后方可停止。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对以色列施加更大的国际和国内舆论压力,同时警告所有相关企业及航运公司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总之,这一行动不仅是对以色列政策的不满,更是对整个国际社会发出的一个信号,表明了中东冲突的扩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