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刚签完"一带一路"协议,中国转身就推销歼-10C战斗机的消息,直接把拉美地缘博弈的火药味掀到了新高度。表面看是笔普通军火买卖,背后却是中美在拉美战场的一次贴身肉搏——美国后院要是被中国战机撕开口子,西半球权力格局就得重新洗牌。

(图1)


佩特罗政府这步棋下得相当刁钻。一边拿着瑞典的"鹰狮-E"意向书当筹码,一边放风考虑中国歼-10C(图1),明摆着要逼美国亮出底牌。

要知道哥伦比亚空军现在开的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Kfir战机,换装需求迫在眉睫,但选哪家战机直接等于站队。

美国给的F-16虽然性能可靠,可发动机卡脖子风险就悬在头顶——去年特朗普能拿25%关税威胁移民问题,明天就能断供战机零件。中国逮住这个痛点猛攻,承诺"不设政治条件、不断供备件",简直是照着美国软肋捅刀子。

中国这套组合拳打得早有预谋。先用"一带一路"绑死经济利益,再祭出军售大单,完全是照着"经济搭台、军事唱戏"的剧本走。看看阿根廷的教训就知道:去年中国JF-17差点成交,结果美国连夜调来二手F-16截胡。

但这回中国学聪明了,歼-10C不仅报价比"鹰狮-E"低三成,还搬出所谓"巴基斯坦实战战绩"造势,就是要打破"中国武器低端"的刻板印象。

(图2)


美国现在就像被将了军的棋手。硬拦哥伦比亚吧,坐实了"霸权干涉"的骂名;放行中国战机吧,整个安第斯山脉的防空体系都可能被渗透。

最狠的是中国把歼-10C和"一带一路"捆绑销售——你要买我战机,港口铁路我帮你建(图2);你要用我基建,防空系统得向我开放。这种"经济-军事"闭环生态,正是美国在拉美最忌惮的"特洛伊木马"。五角大楼去年报告就警告,中国军工企业正在用"军民融合"策略,把雷达站、通信节点藏在民用基建里。

但哥伦比亚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冤大头。佩特罗政府嘴上喊着"外交自主",身体却很诚实——至今没否认考虑歼-10C,但也没取消瑞典订单,摆明了要待价而沽。

这种暧昧态度恰恰暴露了拉美国家的生存智慧:在中美对抗的裂缝里左右横跳,才能榨出最大利益。2015年厄瓜多尔买了中国雷达后发现兼容性问题,2022年阿根廷被美国F-16临时加价,这些前车之鉴让波哥大不得不留个心眼。

(图3)


战机买卖的终极较量,其实是两种模式的对抗。

美国卖F-16(图3)附赠的是《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中国卖歼-10C捆绑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者靠军事同盟维系霸权,后者用基建贷款重构秩序。哥伦比亚的选择,将成为测试拉美"去美国化"进程的温度计——若连美军传统势力范围的安第斯国家都倒向中国战机,西半球的地缘地震恐怕不远了。

眼下这场博弈的胜负手,在于谁能抓住拉美军队的核心诉求:既要摆脱美国长臂管辖,又要装备现代化,还得考虑与邻国联合作战。总之,这场21世纪的"战机外交"证明,当大国争霸进入深水区,小国的选边站队已经演变成在刀尖上跳华尔兹的艺术。

#瞭望202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