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曾说: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任何关系到最后,只是相识一场。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身边的人会一直陪伴我们走下去,等人到中年才明白: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渐行渐远。

聚散终有时,半点不由人,我们真的留不住任何关系。


作家张波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人”字。

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才能站稳。

若生活工作中不能相互扶持,灵魂上不能相互理解,再好的关系也会生出嫌隙。

当初,王强、徐小平接受俞敏洪的邀请,一起创业时,俞敏洪激动得一晚没睡。

一开始,三人好得巴不得穿一条裤子。

他们同心协力,很快做到了几个亿的营业额,被称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

然而,等到公司上市,三人却因管理方式和股权分配问题,互不让步,吵翻了天。

第一次开董事会,徐小平就冲俞敏洪大吼:“你就不懂怎么开会!”

俞敏洪不服气,一拍桌子站起来怒道:“那你说怎么开?”

最后他们越吵越厉害,感情也快吵没了,只能分道扬镳。

这世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无法控制别人,也没有办法按照别人的想法生活。

当彼此的灵魂不再契合,分别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


网友@挺好的分享过自己的故事,她说自己有一个相处了七年的闺蜜。

她们是大学同学,曾一起爬山看日出;在寒冬里分吃一个烤红薯;挤在宿舍的小床上,聊天到深夜。

她们甚至相约,要做对方孩子的干妈。

可闺蜜结婚后,一切都变了。

对方总是抱怨生活的琐碎,浑身散发出负能量,每次见面之后,她原本很好的心情,也变得低落。

后来她才意识到,自己成了闺蜜的情绪垃圾桶。

再见面时,她就提醒闺蜜,别再不停地发牢骚,她甚至为此发过火,可闺蜜过一阵子又来继续。

渐渐地,两人就疏远了。


想起傅首尔说过的一句话:

成年人交友之后,它都会是减分制。大家已经不像小时候一样会作会闹,攒够了失望就会离开。

实际上,由于三观不同,境遇不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生活。

你有你的劫要渡,他有他的佛要拜。

再好的关系,也难逃现实的蹉跎。

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散伙才是人生常态,谁也强求不来。


去年,成都42岁的会计王琳,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

手术前,她想倾诉一下内心的恐慌,便在高中同学群里发泄了几句,可没想到,竟没有一人出来安慰。

看着安静的手机屏幕,她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心沉到了谷底。

手术过后,她就默默退出了所有同学群。

她不无感慨地说:

以前在群里抢红包、捧场点赞,同学聚会自己总是积极联系老师同学,帮着安排场地,大家热热闹闹的,现在才知道,独处时流的泪才是真眼泪。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感受,虽然微信里躺着几千人,可真正能聊上几句的寥寥无几。

这倒不是说人情凉薄,更多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

成年人每天有繁忙的工作,琐碎的家务,还有不得不维护的关系,实在分身乏术。


美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过一个理论:

人能维持的稳定社交关系的数量上限为150人,其中还包括100个点头之交,而我们最信任和依赖的人,通常只有5个。

正因如此,才会有人说:

这世上,所有的关系,只有深浅,没有永远。

曾经我们以为多个朋友多条路,经历的事情多了以后才明白,原来生活始终是一场单枪匹马的战斗。

与其花时间和精力维持那些无关紧要的关系,不如埋头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更值得的人和事上。

2015年,李健参加《我是歌手》后爆火。

很多人带着重金,请他商演、代言,却被一一回绝。

他说:“我更看重我个人的生活,什么是个人的生活,你的那些喜好就是你个人的生活。”


他带着妻子四处旅游,躲起来搞创作,把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或许正如李健所说,当我们砍掉90%的社交后,才能听清心里未完成的旋律。

不是不需要关系,只是关系再多,日子终归还是自己的。

主动过滤掉那些耗费心力的关系,不是绝情,而是一种成熟。


姚晨在接受董卿采访时,特意提到过一位曾帮助自己的胖姑娘。

她说,大二那年,她想勤工俭学,便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去一家影楼上班。

当时,胖姑娘是影楼的化妆师,她们相处了一个月时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两年后,姚晨没地方去,是胖姑娘收留了她。

但胖姑娘住的地方,是个大杂院。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在一起,杂乱无章不说,房间里也只容得下一张床。

姚晨说,尽管那个地方不像是人住的,但她还是很感激胖姑娘收留了自己。

可当董卿问:“那你还记得,最后一次见她,大概是什么时候吗?”

姚晨摇摇头:“我记不清了,你会发现生命中好多人,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默默地不见了。”


这世间很多关系大概就是这样,陪得了我们一程,却伴不了我们一生。

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永不分离,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茫茫人海里的后会无期。

我有个朋友,是在小区附近的公园遛娃认识的。

说来也巧,我和她的孩子竟是同一天出生,奇妙的缘分,让我们对彼此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那几年,我们会一起逛街,遛娃、做各种手工和美食。

可两年前,她离婚了。

现在的她,早已带着孩子离开这个城市,回老家生活。

我们已很久不再联系,以后估计也再无见面的可能。

人生聚散离合,如浮云变幻,缘生缘灭,皆由天定,人力实在无法左右。

纵使你再不舍,再不愿,也无法阻挡命运的安排。

漫画大师丰子恺曾说:

小时候总以为,成为朋友就永远是朋友。 长大后才明白,人与人之间,哪来什么永远,能陪伴彼此走上一段路,就已经是温暖。

是啊,若能在相聚时不负时光,不负卿,就已足矣。

关系在时多多珍惜,朋友散后享受独处的时光。

聚散随缘,才是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状态。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

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

人间枝头,各自乘流,各有渡口,各有归舟。

相遇是一种缘分,离别也是。

一段关系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关系的开始。

坦然接受关系的聚散,拥有时就好好珍惜,离开时不妨多多祝福。

既然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永远,何不顺应缘分,不强求,不打扰,在释然中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一些。

作者 | 暄崧,追光而行,向阳而生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