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让我给两位姓张的教授打分,一位是张维为,一位是张维迎。

这可真不是打分的事,因为各有各的立场。

立场是什么?很多人用它来定义爱国主义和恨国主义,怕是不成立,经济现象无分左右,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说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就成了正确立场,说经济形势很严峻就成了错误立场,那人类还能进步吗?

有网友说,张维为主张共同富裕,张维迎从不谈共同富裕,只关心企业,所以我支持张维为。问题是共同富裕并不是主张出来的,如果基尼系数高达0.491,居民人均工资在GDP的占比只有15.66%,那么 ,共同的意义又是什么?是治愈,让那些拖了平均数据后腿的人听上去心理舒坦点,这很有价值吗?2025年是宏观文件高调提高居民收入,要为之点赞,农民的养老金每月提高二十元钱,按这个节奏,共同富裕要多少年?



可以肯定,这辈子与你无缘,那么,有人空喊了一句口号,你兴奋的又是什么?张维为《世界看中国》一节课公开报价18万,共同了吗?你听到了口号,张教授却在身体力行地见证了收入的差距,宣传爱国主义也是有价码的。

口号太遥远,现实很现实。

东村在达沃斯国际论坛上的表态很诚实,东村现在要做的是“富裕”,如果人均GDP世界排名78位,共同了也谈不上富裕,从这一点来说。张维迎不是政客,是诚实的学者,他认为要想富裕,创新很重要,而创新来自于企业家的推动,所以,美好的理想要靠企业的努力,一切从企业做起吧,不解决企业的信心问题,口号就成了麻醉剂。



但是,张维迎多少有点书生气,在西北大读书时期就是一根筋主义,当初是西北人中声望极高的校长郭琦保下了他。张维迎还是一如既往地一根筋主义,比如,他谈市场谈企业,总是用企业家精神做人本主义的指代,从语言的表述上来说,用反了,没有市场经济,他的企业家精神就成了书屋中的玄幻小说;当然,他的执著也是历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定位,他说过:不是真话都能够有勇气说出来,但拒绝说假话。

张维迎的经济学观点很反动吗?

他主要是强调市场经济,东村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不谈市场经济的规则又谈什么?他反对大政府,小市场的格局,不赞同为了GDP而GDP的投资拉动,其实说的都是常识。



很多网友却对张维迎恨之入骨,这真的很奇怪,恨他什么?

一个长期坐冷板凳的书生,东村经济的好与坏与他毛的关系也没有。网友之所以恨之入骨,是认为张维迎说的是西方那一套,这又是一个讽刺。东村从来也没有什么东方那一套,林毅夫的那一套也是妥妥的西方那一套,后发优势是出自美国学者格申克龙,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是来自凯恩斯,而产业政策是出自日本人赤松要,一水的西方那一套。

社会学科中原理的规则不分东西,不存在东方的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观点分歧很正常,真理是比较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学术性的批判是永恒驱动力。

真正不正常的是立场论,一定要分出个东方那一套和西方那一套,恰好构成了信息茧房中的“逆火效应”——越反驳越愚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