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有人说,命运就像一场无声的落叶,不知何时飘落,却又悄然改变了一切。这是一个发生在1983年的故事,一个关于爱情、信念和坚持的故事。



那一年,我从青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踏上了北京这座陌生的大城市。17年的等待,17年的思念,我只为寻找那个曾经许下诺言却再未出现的丈夫。他是知青,是我青春里最美的记忆,也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大姐,您说您找谁?这地方可不是随便进的。"守门的警卫上下打量着我,眼神中带着明显的轻视。我穿着从家里带来的粗布衣服,脚上是一双磨得发白的布鞋,手上拿着一个破旧的小包袱,里面装着我和丈夫的结婚照和他留给我的唯一一封信。

"同志,我找我丈夫,他叫王明德。"我说出了这个十七年来我日日思念的名字。

"王明德?"警卫愣住了,上下打量我几眼,突然变了态度,"您在这稍等,我去请示上级。"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茫然地站在政府大院的门口。北京的春风比青海的要暖和许多,却依然吹得我瑟瑟发抖。十七年了,我不知道他变成了什么样子,是否还记得我,是否还记得那个遥远山村里的誓言。

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年轻人急匆匆走了出来,礼貌地向我鞠躬:"大姐,请跟我来,领导想见见您。"

我心里一惊,什么领导要见我?是不是我找错了地方?还是王明德出了什么事?带着满心的忐忑,我跟着这个年轻人走进了一栋气派的大楼。

"王副部长,这位就是自称是您妻子的同志。"年轻人推开一扇厚重的木门,恭敬地说道。

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目光越过年轻人,看向里面的人。一位穿着深色中山装的中年男子站在窗前,背对着我们。当他转过身来的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静止了。

那双眼睛,尽管添了些许沧桑,但依然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十七年前,他抱着简单的行李离开山村时,也是这样回头看我,眼中满是不舍与承诺。

"小红?真的是你?"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十七年的等待,十七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全都化作泪水。那个曾经穿着破旧军装的知青,如今竟然成了副部长。

"明德...真的是你?"我颤抖着向前走了一步。

他快步上前,却又在距离我一米处停下,眼神复杂地看着我:"小红,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我从包袱里拿出那张泛黄的结婚照:"我一直在等你。"

他的脸色变了,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一边看着我,一边看了看门外,随后转向那个年轻人:"小李,你先出去。"

当门关上的那一刻,他的表情顿时冷峻下来:"你不应该来北京找我。"

"为什么?"我感到一阵心慌,"你答应过我的,说等安顿好就接我来。"

"那都是十七年前的事了!"他烦躁地来回踱步,"你知道我现在的身份吗?副部长!国家部委的副部长!我马上就要升正部级了!你突然出现,知道会给我带来多大麻烦吗?"

我如坠冰窟,眼前的这个人,还是我记忆中那个温柔体贴的知青吗?那个在油灯下和我读诗的男人?那个承诺一生相守的丈夫?

"可是...我们是夫妻啊。"我喃喃道,泪水模糊了视线。

"夫妻?"他冷笑一声,"那只是一场知青插队时的错误!我们根本没有正式结婚证。"

"可是我们举行了仪式,全村人都知道..."

"那不算数!"他打断我,眼神中满是冷漠,"听着,我现在已经结婚了,妻子是部委办公厅主任的女儿,我们有一个五岁的儿子。"

这句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直刺入我的心脏。我感到呼吸困难,全身发冷,头晕目眩。十七年的等待,十七年的念想,原来只是一场荒唐的笑话。

他看我摇摇欲坠的样子,语气软了下来:"小红,我不是有意要骗你。当年我回京后,确实想过接你来,但是...人是会变的。我有我的前程,我的家庭。我现在可以给你一笔钱,你回青海去,过你自己的生活。"

"我不要钱!"我擦干眼泪,努力让自己站直,"我要的是你当年的承诺!"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随后又迅速被冷漠所取代:"小红,别傻了。那只是年少时的冲动,不当真的。我现在能给你的,只有钱。"

说完,他打开抽屉,拿出一叠厚厚的人民币,推到我面前:"拿着这些,回去吧。忘了我,也忘了那段往事。"

我看着眼前的钱,再看看他那冷漠的眼神,十七年的梦,在这一刻彻底破碎。

"我不稀罕你的钱!"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在丈夫面前如此歇斯底里,但心中积压的十七年委屈和失望让我再也无法保持平静,"王明德,当初在村里,你跪在我爹娘面前保证会照顾我一辈子的时候,怎么没想到你会有这个'前程'?"

他脸色一变,快步上前捂住我的嘴:"小声点!这是在部委大楼!"

我猛地挣脱开他的手:"怕什么?怕别人知道堂堂副部长还有个乡下老婆?"

"你!"他眼中闪过一丝怒意,随后又迅速平静下来,语气中带着商量的味道,"小红,你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当年那些事,我们都年轻。你想想,我要是真接你来北京,你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吗?你连普通话都说不好,连字都认不全,来了北京又能做什么?"

他的话像刀子一样刺进我的心:"所以你是嫌我没文化,配不上你是吗?"

他无言以对,只是避开我的目光:"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拿了钱回去,我再托人在青海给你安排个工作。这样对你、对我都好。"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老王,市委的电话..."话未说完,他看到了我,目光中透着好奇。

王明德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结结巴巴地说:"陈...陈部长,这位是...是..."

我直视着这位所谓的部长,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勇气:"我是王明德的妻子,从青海来找他的。"

房间里顿时陷入一片死寂。陈部长的目光在我和王明德之间来回扫视,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妻子?老王,这是怎么回事?杨主任的女儿不是你妻子吗?"

王明德额头上冒出了冷汗,慌忙解释:"陈部长,您别误会,她是我知青时代在青海认识的一个朋友,不是什么妻子,她可能是...是脑子有点问题..."

我冷笑一声,从包袱里拿出那张泛黄的结婚照和一张纸,递给陈部长:"这是我们的结婚照,这是全村人签名的婚书。如果您不信,可以派人去青海太平公社红星大队调查,全村人都知道我是王明德的媳妇。"

陈部长接过照片和婚书,仔细查看,脸色越来越严肃。照片上,年轻的王明德穿着褪色的军装,笑容灿烂地搂着我的肩膀。那是1966年春天,我们在村里举行婚礼的场景。

"老王..."陈部长的声音低沉而严厉,"这事你得好好解释清楚。"

王明德面如土色,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往下掉:"陈部长,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当年我们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我怒气冲冲地打断他,"只是你在我们村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是我爹娘收留了你,给你饭吃,给你地种!只是在你发高烧快死的时候,是我翻山越岭去找来的草药救了你的命!只是你跪在我爹娘面前,说此生非我不娶的时候,全村人都作了见证!"

我越说越激动,十七年的委屈一下子爆发出来:"王明德,你知道这十七年我是怎么过的吗?村里人都说我是被知青骗了的傻丫头,背后指指点点。我爹气病了,临死前还惦记着你什么时候能来接我。我娘死的时候,我连个像样的棺材都买不起..."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泣不成声。那些年,我独自承受的痛苦和屈辱,现在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面对这个陌生的"丈夫",全都涌了上来。

陈部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把照片还给我,转向王明德:"老王,这事必须给个说法。组织上培养干部不容易,但组织更看重的是干部的品德。这件事,不光是你个人的问题,更关系到我们部委的形象。"

王明德如遭雷击,双腿发软,扶着桌子才勉强站稳:"陈部长,我...我可以解释..."

"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陈部长打断他,转向我,语气温和了许多,"同志,这件事组织上会认真处理。你这么远来北京,有地方住吗?"

我摇摇头,眼泪再次涌出。这趟北京行,我只想着找到王明德,根本没考虑过住宿问题。身上带的那点钱,恐怕连一晚上的宾馆都住不起。

陈部长思考片刻,对王明德说:"老王,你先送这位同志去招待所安顿下来。明天上午,我们专门召开会议讨论这件事。"

王明德像霜打的茄子,蔫头耷脑地点点头。

陈部长离开后,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王明德脸色阴晴不定,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你满意了?"他终于开口,声音中充满怨恨,"你来这一趟,把我的前程全毁了。"

我擦干眼泪,直视他的眼睛:"我只是来要一个答案。"

他冷笑一声:"答案?你想要什么答案?想让我抛弃现在的家庭,跟你回青海插队?还是带你进我现在的家,让我老婆孩子认你这个原配?你以为这是演电影吗?"

我被他的话刺痛,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是啊,我千里迢迢来北京找他,可是我想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呢?我真的期望他能和我重新生活在一起吗?还是仅仅想确认他是否还记得我,记得那些誓言?

"走吧,我送你去招待所。"他收拾好公文包,避开我的目光,"明天的会议后,你就回青海去。我会给你安排好一切。"

我默默跟在他身后,走出了办公室。走廊上,几个工作人员好奇地打量着我,低声议论着什么。我忽然意识到,我这身打扮在这个地方有多么格格不入。我的粗布衣服、我晒黑的皮肤、我粗糙的双手,无一不在提醒着我和这个世界的差距。

招待所的房间虽然简陋,但比起我在青海的土屋已经好太多。王明德办完登记手续,递给我一张房卡:"明天上午九点,我来接你去部里。记住,明天的会上,你什么都不要说,只需要回答问题。"

我点点头,心里却已经打定主意,要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出来。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那个在贫困山区苦等十七年的自己讨一个公道。

王明德离开后,我独自坐在床边,望着窗外的北京城。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陌生,那么遥远。我想起了家乡的山村,想起了那片我和王明德一起耕种过的土地,想起了我们在月光下的誓言...一切恍如隔世。

夜深了,我却毫无睡意。那个曾经让我朝思暮想的男人,已经变成了一个陌生人。而明天,我将面对一场更加艰难的考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