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19日开始,淄博“一秒入夏”,40℃的“炎值”刻度,正灼烧着城市的每个缝隙。冰糕摊的二维码被晒到“晕眩”,扫码声与冰柜的嗡鸣合奏高温交响;共享单车的充电桩增加巡查次数,执法人员的制服被汗水浸透;网格员的后背地图盐渍斑驳,成了行走的“湿度监测仪”;建筑垃圾清运凝满水珠,每一滴都是民间智慧的温度计。这座城市的热量,在柏油路上蒸腾,更在无数为“降一度”而较劲的掌纹里沉淀——所谓“炎值”,不过是市民点滴行动丈量文明的韧性。
5月20日,淄博市迎来今夏首轮高温“烤”验,最高气温攀升至39℃。为防范高温天气引发的共享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淄博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与应急管理局迅速行动,组织执法人员顶烈日、冒酷暑,对辖区内共享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开展专项安全检查,以实际行动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高温下的“安全体检”:直击充电场所风险点
当天下午,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位于金晶大道附近的青桔淄博综合仓,许多绿色的磷酸铁锂电池在这里等待充电。
据运营人员介绍,青桔张店淄博综合仓建设在高新区华鸿物流园区,仓库整体面积在2500平方米,设有车辆维修区,电池存储区,充电区以及消防设施配套。在业务后勤方面,仓库建设有充电柜40余台,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池流转,以保障整个张店的共享单车正常出行,给城市居民提供出行便利。中心城区有3000多组电池在这里昼夜充电,循环使用。在选址方面,仓库选择了在远离市区人群的物流园内,保障了社会安全,其中仓库范围10米内,还设有机井一口,保障了水源充足。消防栓一处,能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执法人员重点检查充电设备是否配备智能温控系统、电池是否存在过热膨胀风险、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应急预案是否健全等关键环节。针对即将持续的高温天气,执法人员要求运营企业加装防晒隔热设施,并要求增加巡检频次,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防患未“燃”:高温安全提示同步到位
针对高温天气易引发电池热失控等风险,执法人员现场向共享电动车运营企业发放《高温天气充电安全指南》,要求企业严格落实“每日三查”制度(设备巡查、温度监测、应急演练)。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与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天气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期,我们将持续加强动态监管,督促企业压实主体责任,同时呼吁市民文明用车,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汗”卫安全,彰显责任担当
烈日下,执法人员的制服被汗水浸透,但检查工作一刻未停。一位参与检查的执法人员说:“高温天气下,一个小疏忽都可能酿成大事故,我们必须把安全防线扎得更牢。”此次专项检查不仅是对共享电动车充电安全的全面“体检”,更是高新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民生安全的生动实践。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潘赞名 通讯员黄长兴 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