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翻飞,靠旗飘摇,一身刀马旦装扮的合唱团指挥飒爽亮相。京胡板鼓奏响,大气磅礴的歌声配合京剧唱腔在整个场馆中回响。

  这首《盛世梨园情》,是今年5月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建团30周年专场音乐会上的压轴曲目。

  常任指挥孟超美眼眶湿润:“我这辈子最无悔的选择,就是在这里坚守了30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曾与每一个18岁的你们相遇。”


  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常任指挥孟超美(最前排)在合唱曲目《霸王别姬》中表演。(受访者供图)

  23年前,在韩国釜山世界合唱比赛上,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正是凭借这首《盛世梨园情》一举夺冠,像冠军运动员一般将国旗升起在世界合唱比赛的上空。

  此后,合唱团荣获20多项世界级比赛金奖,多次在世界合唱舞台上升起国旗,奏响国歌,让世界通过合唱来聆听中国的声音。

  1995年,为在毕业生晚会上演唱《南开校歌》,时任南开大学美育教研室教师的孟超美主动请缨,从当时参加军训的大一新生中“抽签”选出60人组成了一支合唱团。从此,合唱的种子开始在南开大学的校园里生长。看着热爱合唱的孩子们,孟超美想让他们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我们想开创性地把合唱和中华文化结合起来。”孟超美第一次带领团队参加国际比赛时,12首演唱曲目中9首均为中国民歌。此后,合唱团把戏曲、武术、书法、民乐等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合唱表演,在世界舞台上演绎了大批中国优秀作品。


  在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建团30周年专场音乐会上,合唱团演绎曲目《霸王别姬》。(受访者供图)

  《花木兰》中,团队成员化身“当户织”的花木兰,换下罗裙着铁甲,上阵杀敌凯旋归;在《霸王别姬》中,执剑起舞的虞姬自刎倒在霸王怀中,凄美婉转的歌声令人垂泪;在《精忠报国》中,陕西秦腔、河北梆子、京剧等多种民族艺术形式与合唱相融合,沙场点兵、岳母刺字等情节让人热血沸腾……

  30年来,合唱团的演出足迹遍布美国、俄罗斯、西班牙、韩国、古巴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华文化也随着悠扬的歌声在异国他乡传播开来。

  对于中国戏曲、武术等表演形式,合唱团的成员们几乎都是从零基础学起。“我是武术小白,但为了演好合唱节目《花木兰》,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遍遍练习,肌肉时常感到酸痛麻木,但中华文化和合唱结合的魅力真的让人欲罢不能。”2024级的新团员蒋恺说。

  2010级的老团员曹莲娜深有同感:“如果不是合唱团,我们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系统学习京剧等表演形式,合唱团致力于传播中国声音,也在我们每一代青年人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建团30周年专场音乐会上,合唱团演绎曲目《花木兰》。(受访者供图)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百年前,近代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南开大学,“公能”教育思想下,无论是话剧,还是合唱,南开大学的美育教育始终与爱国爱校、服务社会紧密相连。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8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

  “今天,我们用歌声给出了回答。”孟超美说。(记者白佳丽、张建新、栗雅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