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发酵乳》(GB 19302-2025)将于9月16日正式实施。

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其中《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发酵乳》(GB 19302-2025)将于2025年9月16日正式实施。

距离酸奶新国标正式实施倒计时不足半年,新标准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消费者日常购买和饮用的那一杯酸奶?《消费者报道》记者逐一梳理了GB 19302-2025的修订要点,并与GB 19302-2010进行详细对比,一起来看看新旧国标有何不同。

01.

适用范围从脂肪含量到产品类型


目前,酸奶所执行的国家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10),随着新国标《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25)的发布,届时将替代现行的GB 19302-2010。

新国标将范围从“全脂、脱脂和部分脱脂发酵乳”调整为“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旧标准的划分方式主要基于产品的物理属性,即乳脂肪含量的差异,新标准则是综合考量了原料构成、加工工艺以及最终产品呈现出的营养特征等多方面要素。

旧标准下,部分“风味发酵乳”以“脱脂”作为卖点之一,给消费者一种更健康的错觉。实际上,脂肪含量高低不能用于衡量酸奶健康与否,相比风味发酵乳的脂肪含量,其普遍使用的糖分、添加剂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新标准则更关注产品本质(如酸奶是否有调味)。此外,该调整也是与国际接轨,例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酸奶分为“Plain Yogurt(无添加)”和“Flavored Yogurt(允许调味)”2种,新国标“发酵乳”相当于纯酸奶,“风味发酵乳”相当于调味酸奶。

02.

新增原料“食品工业用浓缩乳”,主要原料从“一种”变“一种或多种”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25)新增了“食品工业用浓缩乳”作为原料之一,而制作酸奶的主要原料也从“生牛(羊)乳或乳粉”二选一,修订为可使用“生牛(羊)乳、食品工业用浓缩乳、乳粉”中的一种或以上。新标准涵盖了现代乳业广泛使用的食品工业用浓缩乳(如超滤浓缩乳),也解决了进口浓缩乳原料的合规性问题。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浓缩乳制品》(GB 13102-2022),食品工业用浓缩乳指的是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经浓缩等工序只去除部分水分制成,用于食品工业原料的产品,包括浓缩牛乳、浓缩羊乳


食品工业用浓缩乳有全脂、部分脱脂、脱脂的区分,蛋白质含量要求都是一样的,即≥非脂乳固体的34%。据记者估算,若以非脂乳固体最低下限17.5%计算,即食品工业用浓缩乳蛋白质含量至少为5.95g/100g。若对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中生乳的蛋白质含量最低下限2.8g/100g,简单来说,即食品工业用浓缩乳的蛋白质含量至少约为生乳的2倍。


此外,新标准对菌种进行了更规范的命名——将嗜热链球菌命名为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命名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此次调整仅为菌种分类学上的学名变更,实际对应仍为同一菌种

03.

凝固型产品可置于原包装中评价感官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25)对色泽、滋味、气味增加了“发酵乳或”的描述,感官指标的检验方法增加了“凝固型产品可置于原包装中”的规定,相对更人性化了。因为旧标准对于凝固型产品(如老酸奶)的感官检验,需要倒出至平皿,但是倒出检验可能导致乳清析出(影响组织状态评分)或凝胶网络断裂(导致不存在的“颗粒感”判定),新标准可置于原包装中检验感官,避免了这种失真的误判。

04.

酸度下限从70.0°T降至60.0°T


在理化指标上,新国标对于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的含量要求与旧国标完全一致,唯一变化的仅有酸度,从“≥70.0°T”降低至“≥60.0°T”。

从历史背景看,酸奶的“高酸度”源于20世纪保加利亚传统工艺,且考虑到无冷链时代用于抑制杂菌的。但如今,现代工艺已经可以通过精准温控发酵、优化菌种比例等措施来避免乳酸菌过度产酸。实际上,降低酸度可使酸奶的酸感更柔和,易于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也能减少企业使用糖、食品添加剂以改善口感的需要。

05.

删除“酵母”要求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25)没有单独列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限量要求,改为引用GB 29921的规定,要求一致。

降低酸度要求是否会影响活性乳酸菌含量?记者对比乳酸菌数发现,新旧国标中对出厂时乳酸菌数均要求不低于1.0×106CFU/g(mL),说明酸度下调不会影响活菌数。

新国标最重磅的变化之一是删除了“酵母”的要求。因为在酸奶制作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酵母的引入,尤其是坚果、谷物、水果、果酱等配料本身可能天然携带酵母。某些情况下,一些新型酸奶比如“开菲尔”会用到酵母参与发酵,对酵母进行统一限制并不合理。尽管过量摄入酵母菌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引发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但在正常食用情况下,酸奶中酵母引发健康问题的概率较小。此外,新国标中保留了大肠菌群、霉菌等指标,同样能反映酸奶的卫生状况和安全性。

06.

复原乳产品仍须强制标注



在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规定上,除了在表述上的细微变化,新旧国标要求具有一致性。

在标识上,针对常温酸奶、使用乳粉发酵的复原乳酸奶均需要作明确标示,对于使用新增原料“食品工业用浓缩乳”的产品,不用额外标示。

此外,由于适用范围的变化,新国标新增了一条补充说明“产品名称可以使用对脂肪含量的描述性用语,如脱脂、部分脱脂和全脂等”。

酸奶新国标《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25)的出台,在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创新发展以及健康生活理念普及等多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它将引领酸奶行业进入一个更加规范、创新、健康的发展新阶段。

作者:廖玉婷

微信编辑:彭腾欢

责任编辑:肖道

制图:Judy Chen、Julia

转载授权、投稿、合作请联系消道长:

消道长微信:ccrzhushou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