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底蕴深厚,独具的书法、剪纸、水墨画等艺术,风韵典雅,格调高级,影响海内外诸多学者,譬如日本人,非常痴迷书法,早在唐朝,就派送“遣唐使”,来朝学习,搜购真迹带回。
故而很多精妙的高手墨稿,传至日本,现代少有人见过,譬如孙过庭《佛遗教经》,就是这一时期,被“遣唐使”带往日本,之后因笔法精妙,赢得日本皇室的青睐,将其奉为“传家宝”。
世代珍藏百年,近期范本流出,传回国内,引起书坛轰动,纷纷临摹,现在我们详细看一看,首先了解孙过庭,此人乃是“自学天才”,因出身贫寒,只能观摩名帖,自我钻研。
耗费20年,凭借自身天赋,悟透古人笔法,米芾曾说:“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他深得“二王”笔法真谛,甚至孙过庭的领悟之深,唐朝无人能敌。
哪怕“草圣”张旭、怀素也不是对手,这幅《佛遗教经》是其晚年,总结毕生功力,精心抄写,全卷共计2500多字,字字继承魏晋遗风,完成之后,曾藏入内府一段时间,被武则天当作“枕边书”,日日观摩。
笔意方面,融合小草和章草,既有质朴、醇厚的古意,还不乏灵活的流动性,以圆笔为主,转折处时而顿折,使其刚柔尽备,笔锋亦是如此,运笔中锋,起收多用侧锋,筋骨扎实,而血肉流美。
这种变化性,使格调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同时与疏空、明快的章法相配,行气“如风拂柳”,字组连断如呼吸一般自然,生动且耐人寻味,似有空灵的禅意,境界高妙,确有魏晋风韵和水准。
华廷黻评价此帖:“此帖笔意圆浑,纯从章草夺胎,较之《书谱》,有放敛之别。盖《书谱》乃是属稿,非经意作,虽同出一手而实不相逮也”。
虽然孙过庭最著名的草书,乃是《书谱》,但是论就水平,此帖收放自然、开合有序,远远胜过《书谱》,为了保护纸稿,目前不允许拓墨、影印。
市面盛行的范本里面,尤数“二玄社版”最精妙,技术高超,把每个字的细节、墨色变化,全部一比一还原,无论是字迹,还是神韵,皆跟原作无差别,时常临摹,可以掌握精确、标准的草法,真正深入魏晋之妙。
而今,我们对孙过庭《佛遗教经》,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经折装,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