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到,夏渐浓!2025年5月21日4时31分,进入小满节气。
小满节气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开始。此时夏熟作物籽粒渐满,雨水渐丰,天地间充盈着“小得盈满”的生机。南方地区进入多雨潮湿期,北方则迎来小麦灌浆的关键期,万物在湿热交融中孕育丰收希望。
快收下这份“不‘满’分”指南,顺应天时养身心,一起清爽迎接盛夏吧!
小满物候
初候,苦菜秀:苦菜枝叶繁茂,成为此时独特的自然馈赠,其性寒凉,可清热解毒,契合节气调养需求。
二候,靡草死:喜阴的草类在烈日下枯萎,阳气渐盛,万物竞发。
三候,麦秋至:北方冬小麦籽粒饱满,进入成熟期,农谚云“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凸显此时雨水对农耕的重要性。
小满起居
1.顺应阴阳,调整作息
小满昼长夜短,宜“晚睡早起”(建议22:30前入睡,6:30-7:00起床),晨起可练习八段锦或深呼吸以升发阳气。午后高温时段宜小憩20-30分钟,缓解暑热疲劳。
2.防湿热侵,祛湿通风
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勤晒被褥,避免霉菌滋生。淋雨后及时更换衣物,重点保护肩颈、腰腹,可艾灸中脘穴驱寒。
3.夏装初备,适度“春捂”
白天温度可达25℃以上,可穿棉麻透气衣物,但早晚温差仍存(尤其北方),外出备薄外套。避免空调直吹关节,女性可佩戴护膝。
小满饮食
1.健脾祛湿,清淡为主
多食赤小豆、薏米、山药、冬瓜等利水食材,推荐薏米红豆粥、冬瓜老鸭汤。减少油腻甜食,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2.养心安神,增甘少苦
夏气通心,可食用百合莲子羹、桂圆红枣茶以清心火。适当吃小麦制品(如全麦馒头)、桑葚,调和气血。
3.尝鲜应季,清热解暑
苦菜、苦瓜、马齿苋等苦味野菜可少量食用,搭配绿茶或薄荷茶清热醒神。南方地区可饮用少量青梅酒疏肝理气。
运动建议
选择清晨或傍晚散步、太极拳、钓鱼等舒缓活动,忌大汗淋漓。
情志调养
夏季易心浮气躁,可通过书法、品茗、冥想静心。《黄帝内经》提示“使志无怒”,遇事深呼吸数秒,默念“呵”字诀平复情绪。
穴位养生
小满养生重在“健脾祛湿、清心安神”,可重点按摩以下穴位:
1.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后缘):拇指按压50次/组,每日2组,促进排湿,缓解水肿。
2.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用拇指揉按3分钟,舒缓心悸、失眠,调节心律。
3.足三里(膝盖下3寸):艾灸或按压,增强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
4.劳宫穴(掌心握拳中指尖处):按压缓解口舌生疮,清心火。
小满者,满而不溢,养生亦当如此。顺应天时,调和身心,方能在湿热交织的仲夏之初,守住健康之本。
温馨提醒,养生技巧不能取代治疗,如有明显不适或需要更全面、精准的专业调理,请及时来我院中医科就诊。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覆盖内科、针灸、正骨推拿等领域,除糖尿病、男科、肿瘤等优势病种外,对于日常调理、脏腑失调、劳伤虚损等建立了全面的治疗和调理体系。具体事宜可拨打010-63926071电话咨询,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
中医科专家出诊信息
点击按钮查看实时出诊动态
来源:中医正骨按摩科
作者:许凌飞
排版:李春慧
责编:范晓 张洁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