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每一台设备,剖析每一条线路……在神火集团新庄煤矿千米井下,总长达120公里的巷道分布着64个监测监控分站、816台监测报警设备、1000余个线路接线盒、25万余米长的环网光纤及监测设备传输线路,该矿矿机技术员姬刘超就是这些设备的“大管家”。这些设备像一个个神经元,把井下各点的甲烷浓度、风速、温度、人员位置等信息最终汇聚到复合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上。


“学好技术,过几年成为一名技术员。”这是姬刘超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神火集团每年都举办各层级的技能大赛,而且奖励力度非常大。”姬刘超看到这个技能赛道后,便开始了技能提升之路。2015年至2019年,姬刘超先后5次参加新庄煤矿、神火集团的安全仪器监测工技能大赛,3次获得矿技能状元,2次获得集团技能状元,成了名副其实的“状元收割机”。

赛场上闪闪发光的姬刘超知道,“只有把赛场标准当作现场标准,才能提升监测监控设备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才能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之后,姬刘超开始将赛场上练就的过硬本领,充分运用到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中去。在技能竞赛中,操作既“准”又“快”,是姬刘超获胜的要诀。在日常工作中,他把“准”和“快”应用到了现场管理中,并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故障识别要“准”,问题解决要“快”。

为了让更多职工在工作中都能做到“准”和“快”,他将62类设备故障归类成树状图,每个分支标注着“现场表现—排查路径—解决方案”。这份“诊断图谱”直击设备故障的核心症结,大幅减少了设备维修时间。

姬刘超还总结出了“望闻问切”诊断法,通过“望”设备指示灯状态、“闻”继电器动作声响、“问”操作人员异常状况、“切”测量关键点参数,让大家在面对闪烁的指示灯、异常的继电器声响时,能像老中医号脉般精准定位病灶,快速解决问题。

在今年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全国劳动模范姬刘超倍感振奋与荣耀,他说:“赛场是聚光灯下的舞台,但真正的较量在日复一日的现场实践打磨中。生逢这个伟大时代,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将更加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在新征程上用技能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王铮 文/图)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