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爹,别整天坐在村口发呆了,回家吃饭。"陈梅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粥走过来,
看着坐在石凳上的老父亲。陈国富没有回应,目光呆滞地盯着远方。
村口人来人往,两名北京口音的游客正在拍照。
"这老小区真有年代感,跟咱四环那片差不多。"
"是啊,我家那套房子当年也不值钱,现在翻了好几倍。"
陈国富猛地转头,仿佛被电击般颤抖起来,脸上表情骤变。
"梅啊,我想起来了!"他激动地抓住女儿的手臂,碗里的粥洒了一地,
"我在北京有套房!四环边上,两居室!"
"爹,您又开始了。"陈梅无奈地摇头,这十五年来,父亲总会突发奇想,
上周说自己会武功,上个月又说认识邓小平。
"真的!真的!"陈国富站起身,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钥匙在我鞋底夹层里藏了十五年!"陈梅勉强笑了笑,扶着父亲往家走:
"行行行,您有房,咱们有北京房了,发财了。"
谁知第二天,陈国富真从鞋底取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这一刻,陈梅呆住了……
01
2023年夏天,江西南昌郊区的石马村,天气闷热潮湿。陈国富坐在自家门前的老槐树下,
手里拿着那把从鞋底取出的钥匙,反复摩挲着。
六十五岁的他,头发花白,面容沧桑,身材瘦削。他穿着一件褪色的蓝格子衬衫,
洗得发白的老布裤,脚上是一双开了胶的解放鞋。
这把钥匙像是打开了尘封记忆的入口,破碎的画面不断在脑海中闪现:
北京的高楼大厦、熙熙攘攘的工地、一栋灰色外墙的老式楼房、门牌号2单元503……
"又在想啥呢?"陈梅端着一盆刚洗好的菜走过来,看到父亲手里的钥匙,
叹了口气,"爹,别整天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梅啊,我真记得,那房子是真的。"陈国富固执地说,声音里带着不容质疑的笃定。
陈梅放下菜盆,擦了擦手,坐在父亲身边。她今年四十三岁,是县城小学的语文老师,
为人勤劳朴实。这些年来,她和弟弟陈远轮流照顾父亲,尽管生活不易,但从未放弃过。
"爹,您这15年来说过多少次'我想起来了'?"陈梅语气温和但坚决,
"上次说自己会武功,再上次说认识国家领导人,再再上次说地下埋了金子……
哪一次是真的?"陈国富低头不语,手指紧紧攥着那把钥匙。就在这时,
陈国富的小儿子陈远骑着电动车回来了,车后座上坐着他10岁的儿子陈小军。
"姐,今天轮到我接爹过去住几天。"陈远摘下头盔,擦了擦额头的汗。
38岁的他在南昌市区开了一家小修车厂,生活虽算不上富裕,但也能过得去。
"你先别急着接人,"陈梅拉着弟弟走到一旁,压低声音说,"爹又犯病了,
说他在北京有套房,还真从鞋底掏出一把钥匙来。"陈远皱起眉头:"又来了?
上周不是还说他当过兵吗?"
"爸爸!我考了100分!"小军从书包里掏出一张考卷,兴冲冲地跑到爷爷面前。
陈国富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摸了摸孙子的头:"真棒!我们小军最聪明了!"
"爷爷,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钥匙啊?"小军好奇地问。"这是爷爷在北京房子的钥匙。"
陈国富认真地说,"爷爷之前在北京打工时买的房子,在四环边上,两居室。"
小军眼睛一亮:"爷爷有北京的房子?太厉害了!为什么我们不去住啊?"
"因为爷爷生病了,忘记了很多事情。"陈国富叹息道,"现在才想起来。"
陈远听不下去了,走过来打断:"小军,别听爷爷瞎说,快收拾东西,
一会儿我们回城里。"
"爸,我相信爷爷!"小军坚定地站在爷爷身边。
陈远不耐烦地摆摆手:"少废话,赶紧收拾东西。爹,您也准备一下,今晚到我家住。"
回到南昌市的家,气氛很是压抑。陈远的妻子林小玲正在收拾衣物,看到公公被接来,
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不是说好这周不接人的吗?"林小玲冷着脸问,
"我妈明天要来住几天。"
"我姐那边有事,只能接过来了。"陈远敷衍道。
林小玲是南昌某大型商场的售货员,比陈远小两岁,人长得标致,但性格势利,
嫌弃丈夫没本事,更嫌弃这个失忆的公公是家里的负担。
"小玲,我想起我在北京有套房子了。"陈国富突然开口,眼神中带着期待,
希望得到儿媳的认可。林小玲翻了个白眼:"是是是,您有房,您还是亿万富翁呢!
老陈,管管你爸,别让他整天说胡话,小军都被他影响了。"
陈远叹了口气,把父亲安顿在客房:"爹,您休息吧,别想那些不着边际的事了。"
夜深人静,陈小军悄悄溜进爷爷的房间。
"爷爷,我相信你有北京的房子。"小军坐在床边,小声说。
陈国富眼中泛起泪光,摸了摸孙子的头:"好孩子,爷爷不骗你,那房子是真的。
2008年奥运会前,爷爷在北京打工,当时是小包工头,挣了些钱,就买了那套房子,
准备以后接你奶奶过去住。"
"那后来呢?"
"后来爷爷在工地上出事了,头部受伤,记忆就不好了,被送回老家。"
陈国富艰难地回忆着,"这些年,很多事情都想不起来,只有一些片段。
最近突然开始有画面浮现,特别是听到北京口音的人说话,那些记忆就更清晰了。"
小军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平板电脑:"爷爷,我可以帮你在网上查一查。
你还记得房子具体在哪里吗?"陈国富闭上眼睛,努力回想:"四环...四环...
红砖楼...附近有个菜市场...啊,广安门外!对,是广安门外!"
小军迅速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北京 广安门外 四环 老小区",很快找到了几个可能的小区。
"爷爷,你看这些照片像不像?"陈国富颤抖着手指划过屏幕,突然在一张图片前停下:
"就是这个!就是这个小区!蓝色的大门,旁边有棵老槐树!"
小军兴奋地点点头:"我相信爷爷!明天我们再查清楚点!"
02
第二天一早,家里就爆发了争吵。"离婚!必须离婚!我受够了!"林小玲站在客厅中央,
指着陈远大声嚷嚷,"你这个无能的男人,连套像样的房子都买不起,
还要照顾一个疯老头!"
"你小点声!我爸就在隔壁!"陈远压低声音,脸涨得通红。
"我不管!要么把你爸送回乡下,要么咱们离婚!"林小玲把手提包往沙发上一摔,
"我已经联系律师了,财产必须对半分!"陈远踢翻了茶几:"你敢!
结婚时一分钱没带进来,现在想分我的钱?做梦!"
"那修车厂是用我的工资一起凑的首付,我妈的钱也借了不少!"林小玲丝毫不让步,
"还有,小军我要争取抚养权!"就在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时,陈国富推开房门走了出来,
手里拿着那把钥匙,面容平静。"小玲,远儿,别吵了。"他声音不大,
却让两人都停了下来,"我今天就回老家,不给你们添麻烦了。"
林小玲冷笑一声:"算你识相。"陈远有些愧疚:"爹,不是因为您..."
"我知道,你们的事我不管。"陈国富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我只想告诉你们,
我在北京的房子是真的。这把钥匙就是证据。钥匙我找到了,房产证应该还在那房子里。
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带我去看看。"林小玲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北京的房子?现在值多少钱?"
"我不知道,当年花了30万,在广安门外四环边上,两居室,60多平米。"陈国富说。
"2008年的北京房子?"林小玲迅速拿出手机计算,"现在至少值五六百万!"
陈远也惊呆了:"爹,您说的是真的?"
"我骗你们做什么?"陈国富神情严肃,"我这辈子没说过谎。"
林小玲的态度立刻转变,脸上堆满笑容:"爸,您别急着回老家,在这儿住几天吧。
我这就请假,好好照顾您。"陈远冷眼看着妻子的变脸,心中一阵厌恶,
但也抑制不住对北京房产的好奇:"爹,您能不能再想想,
有没有其他能证明房子存在的东西?"
陈国富努力回忆着:"房产证...我记得当时放在房子里的一个铁盒子中。还有,
房子的门牌号是2单元503室。"
"我们得找到更确切的证据。"陈远思考着,拿起电话,"我先打电话问问姐姐,
看她有什么主意。"陈梅接到弟弟电话时,正在学校上课。听完情况后,
她第一反应也是不信,但转念一想,如果父亲真有北京房产,那对全家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下班后,陈梅匆忙赶到弟弟家,丈夫王建国也开着面包车跟来了。
"爹,那钥匙给我看看。"陈梅一进门就问。
陈国富从口袋里掏出钥匙递给女儿。陈梅仔细端详着,这确实是一把老式的防盗门钥匙,
上面有些锈迹,但保存得还算完好。王建国拿过钥匙看了看,摇摇头:
"这种钥匙满大街都是,证明不了什么。"
"我们可以查查爹以前的银行流水,看看有没有大额支出。"陈梅提议。
林小玲马上说:"对对对,我明天就去银行查!"
"没用的。"陈国富摇摇头,"当时都是现金交易,没有走银行。"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小军从房间里跑出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小军兴奋地指着屏幕:"这是北京广安门外的丰体小区,
建于2000年左右,正好在四环边上,附近有个大菜市场。
我还在网上查到了小区的图片,跟爷爷描述的一模一样!"
屏幕上的确显示着一个老旧小区的照片,蓝色大门,门口有棵老槐树,
砖红色外墙的六层楼房,非常符合陈国富的描述。"这还真有可能..."陈梅喃喃道。
"我还查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小军滑动屏幕,指着一条新闻,"2008年7月15日,
北京丰体小区附近一处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5人受伤,
其中一名工头伤势较重被送回老家休养。"房间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向陈国富。
"就是那一天..."陈国富的声音有些颤抖,"我记得那天特别热,工地上有人偷工减料,
我去检查时发现了问题,正要上报,脚手架突然塌了..."
陈梅的眼眶湿润了:"爹,我们相信您。"
"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北京?"林小玲迫不及待地问。
"别急,先确认一下房产信息。"王建国说,"明天我去房管局查查看,能不能找到记录。"
陈远却不那么乐观:"都15年了,那房子没人住,不会被收回了吧?或者被别人占了?"
"我记得钥匙,就肯定记得房子。"陈国富自信地说,"我们一定要去看看。"
第二天,王建国和陈远去了房管局,
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房产证号码和陈国富的身份证原件,查询无果而返。
晚上,一家人在陈远家吃饭,讨论下一步计划。"我看,直接去北京吧。"陈梅提议,
"反正暑假了,我有时间,带爹去看看,死马当活马医。"
"我也去!"小军举手。
"那房子要真存在,咱们怎么分?"林小玲直接问出了所有人心里的问题。
陈国富平静地说:"房子是我的,我说了算。"
"那是当然,爸。"林小玲赶紧赔笑,"您辛苦打工买的房子,您最有发言权。"
陈梅和陈远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复杂的情绪。
"就这么定了,后天去北京。"陈梅拍板,"我请好假了。"
"机票太贵,坐火车吧,我出钱。"王建国说。"我也去!"林小玲立刻说,"照顾爸爸。"
陈远冷哼一声:"你刚才不是还要离婚吗?"
"我那是气话,谁会真离婚啊!"林小玲讨好地给公公夹菜,"爸,多吃点,您喜欢吃这个。"
03
两天后,一行人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陈国富、陈梅夫妇、陈远一家三口,
六个人挤在一个硬卧车厢里。陈国富靠窗而坐,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
思绪飘回了从前。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去北京打工时,也是坐着这样的绿皮火车,
整整三十多个小时的硬座。当时他只有四十出头,为了养家糊口,只身一人北上闯荡。
起初只是个小工,后来凭借着勤劳和机灵,慢慢做了小组长,再后来成了小包工头,
手底下带着二十多号人。"爹,在想什么呢?"陈梅递过来一个橘子。
"想起第一次去北京的事。"陈国富接过橘子,剥开,"那时候困难,吃不起盒饭,
带了两袋方便面,一路上饿得头晕。"陈梅心里一酸:"您辛苦了一辈子。"
"不辛苦,为了你们,再苦也值得。"陈国富笑了笑,分了半个橘子给小军,"吃。"
小军接过橘子,靠在爷爷身边:"爷爷,北京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啊?"
"有天安门,有故宫,有长城..."陈国富的眼睛亮了起来,"有一回,我们工地放假,
我去了颐和园,那地方真漂亮,湖水清澈,亭台楼阁。以后爷爷带你去。"
林小玲听了马上接话:"爸,等找到您的房子,我们就在北京住下来,每天带您去玩!"
陈远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火车行驶了近二十个小时,终于到达北京西站。
一下火车,陈国富就显得异常兴奋,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精神格外好。
"变了,全变了。"陈国富环顾四周的高楼大厦,"以前没这么多楼,没这么多车。"
他们打了两辆出租车,按照陈国富和小军查到的地址,向丰体小区驶去。
北京的七月,阳光炽热,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陈国富紧紧盯着窗外,
时不时指着某个建筑或路口说"这个我记得"、"这里变了"。大约四十分钟后,
出租车在一个老旧小区门前停下。蓝色的大门,门口果然有棵高大的槐树,
正如陈国富描述的那样。"到了!就是这里!"陈国富迫不及待地推开车门,老泪纵横。
一行人下了车,站在小区门口。门口保安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着他们。
"您确定是这里吗,爹?"陈梅问。
"确定!一百个确定!"陈国富激动地指着门口的槐树,"这棵树,
当年我买房那会儿就有,只是没现在这么大。进去吧,2单元503!"
他们通过门禁进入小区,果然都是六层的砖红色楼房,没有电梯,
楼道陈旧但干净。按照陈国富的指引,他们找到了2单元楼。
爬上五楼,陈国富的脚步越来越慢,呼吸也变得急促。"爹,您没事吧?"陈梅担忧地问。
"没事,就是有点激动。"陈国富停下来深呼吸,"十五年了,十五年没见过这地方了。"
来到503室门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门是深棕色的防盗门,看起来十分老旧,
门上贴着一张已经泛黄的春联,应该是多年前贴的,早已失去了颜色。
陈国富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那把钥匙,插入锁孔。钥匙进去了。
他转动钥匙,传来咔嚓一声。门开了。屋内弥漫着一股久未通风的霉味和灰尘的气息。
阳光透过蒙着厚厚灰尘的窗户,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是一套简单的两居室,
家具不多,但都保存完好,只是覆盖了厚厚的灰尘。"真的有房子..."陈远喃喃道,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林小玲已经兴奋得说不出话来,直接掏出手机开始拍照。
陈国富慢慢走进去,环顾四周,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
他径直走向客厅墙上挂着的一幅山水画,小心翼翼地取下来,从画的背面取出一个文件袋。
"房产证应该在这里面。"他说着,准备打开文件袋。就在这时,门铃突然响起。
陈梅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穿着朴素,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子。
"请问你们是..."女人疑惑地看着这一屋子陌生人。
"我们是..."陈梅正要解释。
女人的目光越过陈梅,落在了站在客厅中央的陈国富身上。她的表情瞬间凝固,
脸色变得惨白,菜篮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青菜滚落一地。
"老陈?"女人惊恐地后退几步,声音颤抖,"陈国富?真的是你?你不是早就......"
"死了吗?"女人捂着嘴,身体靠在走廊的墙上,似乎随时会晕过去。
屋里所有人都愣住了。陈梅和陈远交换了一个不解的眼神。
"刘芳?"陈国富盯着门口的女人,突然叫出了她的名字,"是你吗?"
"真的是你...活着..."刘芳颤抖着声音说,眼泪夺眶而出,"他们都说你死了,工地事故那天...送你去医院后就没了消息..."
陈国富放下手中的文件袋,缓步走向门口:"我没死,只是失忆了,被送回了老家。"
"爹,这位是谁?"陈梅警惕地问。
陈国富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刘芳:"你还住在这里?"
"一直住在你隔壁。"刘芳抹去眼泪,终于稳定了情绪,"那天事故后,我们都以为你...有人说看到你被抬上救护车时已经不行了...后来工地上的人都传你走了..."
陈国富的表情变得复杂,他转向儿女:"刘芳是我当年在工地上的同事,也是我邻居。"
刘芳上下打量着陈梅和陈远:"这是...你孩子?"
"是,我女儿陈梅,儿子陈远。"陈国富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
林小玲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眼中闪过一丝警觉,她快步走到陈国富身边:"爸,您跟这位阿姨很熟啊?"
"我们一起共事多年。"陈国富平静地说。
刘芳的目光移向陈国富手中的文件袋:"那是..."
"房产证,其他证件。"陈国富说着,打开了文件袋。
从文件袋中掉出一本红色的房产证和一本黑色的笔记本。陈国富翻开房产证,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他的名字和房屋信息:北京市丰台区丰体小区2单元503室,面积64.8平方米,购买日期2007年11月。
"真的是您的房子..."陈梅惊讶地说。
陈国富没有理会房产证,而是拿起那本黑色笔记本,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是一本日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在北京的生活。
"我当时记性就不好,喜欢把事情写下来。"陈国富解释道。
就在陈国富翻阅日记时,刘芳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一个蓝色行李箱上,她的表情变得凝重:"老陈,你还记得那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陈国富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眉头紧锁:"不记得了,什么东西?"
刘芳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真的失忆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只记得一些片段。"陈国富说,"最近才开始有更多记忆恢复。"
刘芳深吸一口气:"那天工地事故,不是意外。有人想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