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一段 “女子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哭闹磕头” 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一名母亲因未能在航班起飞前 40 分钟完成值机,与机场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情绪激动下当场哭闹并磕头,称 “孩子要考试”。事件曝光后,机场与航空公司就值机规则及应急处理流程作出回应。



一、事件经过:晚于值机截止时间,母子错过航班

网友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一名戴黑色鸭舌帽的女子带着孩子在值机柜台附近哭闹,情绪激动时甚至磕头,口中反复称 “还有 30 多分钟起飞,你不让上飞机”“孩子要考试”。据了解,这对母子原计划乘坐深圳航空航班出行,但因未在飞机起飞前 40 分钟完成值机,导致无法登机。

二、机场与航司回应:值机截止时间符合行业规范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国内航班通常在起飞前 40 分钟由航空公司系统自动截止办理值机手续,该事件已转交深圳航空处理。深圳航空客服确认了值机截止时间的行业惯例,称 “不同机场可能有几分钟差异,但总体需在起飞前 30-40 分钟完成值机”。

关于是否有 “绿色通道”,深航客服称,乘客若临近值机截止时间,可与值机柜台沟通,由工作人员协调是否通过紧急通道办理,但最终需视机场保障能力及航班状态而定。

三、争议焦点:规则刚性与人文关怀的平衡

事件引发公众对航空值机规则的讨论:

  • 规则合理性:有旅客认为,提前 40 分钟截止值机是行业通用标准,旅客需自行掌握时间;
  • 特殊情况处理:部分网友提出,若遇紧急情况(如考试、就医),航司与机场应提供更多弹性服务,避免机械执行规则。

航空业内人士指出,值机截止时间是为确保行李分拣、舱单制作等环节按时完成,保障航班准点率。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晚到旅客,工作人员会根据航班状态灵活处理,如行李已托运或舱门未关闭,可能允许登机。

四、温馨提示:出行需预留充足时间

机场与航司均提醒旅客,国内航班建议提前 2 小时抵达机场办理值机,国际航班提前 3 小时,避免因交通拥堵、值机排队等原因误机。若遇特殊情况,可提前联系航空公司或机场服务热线说明情况,争取协助。

此次事件折射出旅客对规则的理解差异与应急需求。随着航空出行日益普及,如何在保障运行效率的同时提升服务温度,仍是行业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