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总的安全问题请你们听我的,往回开!”

这是景希珍为了彭德怀元帅的安危,对海军首长说的一句话。



彭德怀和景希珍去到青岛的海军基地观看演习,刚走到海边,基地海军首长过来说海上天气不好,演习最好延期。

性子急的彭德怀自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强,决定要准时参观。

彭德怀带着景希珍登上小舢板准备前往远处的军舰,海上天气变化很快,海面的浪此起彼伏,将彭德怀和景希珍乘坐的小舢板抛起来,又砸下去,大军舰也被海浪推得左摇右晃。

就在这种恶劣情况下,彭德怀一把抓住军舰的栏杆,一个跨步就想往上跳。担心彭德怀安全的景希珍一把抱住彭德怀的腰,就往下拽。

彭德怀甩开景希珍的手,坚持要到军舰上去,景希珍只能命令基地的海军首长返航。

听到了景希珍的吩咐,海军首长直接下命令,立马返航。就算彭德怀在旁边气得直跺脚,军舰还是快速返回了岸边。

景希珍是什么人呢?竟然能越过彭德怀元帅下命令?



景希珍

景希珍其实只是彭德怀身边的一个警卫参谋,但是跟在彭德怀身边16年的他,就算是彭德怀身陷囹圄,也还在彭德怀身边不离不弃,在日久相处中,二人早就像亲人一样亲近。

数次救彭总

在抗美援朝刚开始的时候,彭德怀跟随众人赶赴朝鲜战场,作为我方的总司令,景希珍也是这时候来到彭德怀身边的。

景希珍作为元帅身边的警卫参谋,为了保护彭德怀的安危,也为了组织上的纪律,不敢将自己的身份透露给任何人,就连家里人也不敢说。

景希珍的父亲甚至连儿子到底是干什么的,还是从别人嘴里听说的。

“保护彭总是我一辈子的任务,”这是景希珍最常说的一句话。

身为彭德怀的警卫参谋,景希珍最大的职责就是保护彭德怀,那时年仅20岁的景希珍用自己小小的身躯,紧紧地护着自己敬爱的领导,而他也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数次将彭德怀从死亡线上拉回。



前排右二为景希珍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对我国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美国的空军部队,美国的空军的狂轰滥炸害我方损失巨大。

在美国又一次的空军轰炸时,景希珍发现彭德怀并不在防空洞里,顾不得外面敌军的不间断地炮弹,景希珍不顾自身危险冲出防空洞,急忙去找彭德怀,就算是炮弹在身边落下,景希珍也不敢停,因为对他来说,彭德怀的命远比自己的重要。

终于找到彭德怀的景希珍发现彭德怀是因为看文件太入迷,压根没听到炮弹响,拽着彭德怀就往防空洞跑。

要说彭德怀最感动的时候,当数自己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看到景希珍依旧对自己不离不弃。

1965年9月,彭德怀被派到了成都,景希珍带着老婆孩子继续追随彭德怀。一群在北京住习惯了的人,跑到了四川,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



再加上大西南的条件确实很差,没过几天,景希珍的妻子就病倒了。子女众多的景希珍随着妻子的倒下,日子更加难过。

彭德怀知道后,拿出了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留下的3000元给了景希珍,景希珍知道一向节俭又爱护人民的彭德怀手里也没多少钱,拿着彭德怀给的为自己妻子治病的钱,一分也舍不得花,都存了起来。

如果说刚开始彭德怀对景希珍的评价只是他是个“好兵”,后来在朝夕相处中,景希珍数次地舍命相救,再加上被自己连累还心甘情愿为自己忙碌,彭德怀早已把景希珍当成了一家人。

这3000元不是彭德怀作为一个上司给下属的关心钱,而是他以景希珍朝夕相处了十几年的家人的身份,给了景希珍自己最大程度地帮助。

1966年年尾,深夜彭德怀将自己的警卫参谋景希珍、秘书綦魁英等人叫到身边,想让他们去成都军区找人调职位,他说:

“我是活不成了,可不能连累了你们啊。”

说完,彭德怀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里屋。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意在这个彭德怀最困难的时候选择离开他。



景希珍(中)

1966年12月25日,彭德怀北上,景希珍知道后,连夜奔波,跟着彭德怀上了火车,只为继续保护彭德怀。

彭德怀在火车上看到景希珍的那一刻,声音都在颤抖着:

“你们两个,还是跟来了,”

而景希珍看到彭德怀的时候也是热泪盈眶,有一肚子的话想说,最后一句关心的话也没说出口。

景希珍在护送彭德怀到达北京后,就被赶下了车,只来得及和他说:

“我走了,你还需要什么,写信来,我给你送。”

景希珍刚下火车就得知自己被下派到四川的一个县里的人民武装部。

就算是这样,景希珍也毫不气馁,只是遗憾自己不能继续追随彭德怀了。景希珍自己也身陷囫囵,还在担心着彭德怀在北京有没有吃饱穿暖。

彭总遗愿公布

自在彭德怀北上的火车上见的那一面以后,景希珍就再也没机会见到彭德怀,本以为日子还长,总能见到彭德怀的,自己还能亲自接彭德怀回家。谁知景希珍再次见到彭德怀时,就是盒子里的一捧骨灰了。



1978年12月,景希珍在阔别彭德怀12年之久后,再次见到了彭德怀。

彭德怀于1966年12月北上,1974年11月29日因为直肠癌去世,到1978年12月24日才为他举办了追悼大会,而彭德怀的骨灰也是景希珍亲自带到追悼大会上去的。

就在彭德怀的追悼大会后,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拿着3000元走到景希珍面前,将这3000元郑重地交到景希珍手里。

彭德怀在重病的时候对侄女彭梅魁说出了自己的遗愿,他说把自己的钱3000元给侄女,3000元给景希珍,剩下的钱再给其他人分配。

彭德怀到死还在惦记着当时给景希珍的3000元被冻结的事,所以遗产都要计算着还有景希珍的一份。

到了很久以后,景希珍想起从浦安修手里接过的这3000元,不禁想起了追随彭德怀的日子。



这不仅是彭德怀给他的钱,更多的是彭德怀对景希珍的情谊。

彭德怀病重的时候还惦记着曾经给了景希珍却又被冻结的3000元,还惦记着景希珍生病的妻子和花钱很多的孩子。

在那个战火飘零,百废待兴的年代,彭德怀自己过得都很困难,还想为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谋更好的将来,这份心相当难得。

彭德怀对景希珍的感情肯定是相当深厚的,当然景希珍也是值得彭德怀如此记挂在心上的。

虽然景希珍只是警卫参谋的身份,但是平时景希珍和他老婆对彭德怀的照料可谓非常上心。

景希珍本身就把彭德怀看得比自己的前途和命都重要,就算知道在彭德怀在成都的那段时间继续跟着彭德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他也从来没有过远离彭德怀保平安的想法。

就在彭德怀的追悼会开完后,景希珍终于能将偷偷藏起来的彭德怀的笔记、文件和资料公之于众了,这些资料都是景希珍拿命护下来的彭德怀的遗物,这些东西为彭德怀传记的编写添了更多的分析和考证内容。

爱护人民的彭总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是毛主席给彭德怀的赋诗,这句诗写出了彭德怀对我国的贡献,彭德怀身为一国元帅,勤俭一生,满心人民,一辈子在为新中国奋斗。



要说在彭德怀身边,景希珍学到的什么最多,那必然是节俭和爱护人民。

“管公的人就要这样,自己不贪,别人不送,敢把厚脸皮的上司和干部赶回去。这样才保得住一个‘公’字。”

这是彭德怀对景希珍说的话,教育景希珍不能贪污,而这句话后来也成了景希珍的人生信条。

在彭德怀身边当警卫参谋时,因着彭德怀的身份,所以很多人为彭德怀行方便,景希珍想着彭德怀可是一国元帅,所以没有推脱,就连逛公园彭德怀都是包场。

谁知彭德怀发现自己的特权后,转头就问景希珍,为何不让其他人一起逛公园。

在彭德怀心里,自己应该是为人民谋幸福和谋未来的人,在其位谋其职,自己就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脱离群众怎么了解群众的需求呢?

在彭德怀纪念馆,有一个景希珍捐赠的彭德怀生前用的黑色公文包,公文包的表面到处是磨损和锈迹,这个公文包是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时用的,后来也再也没换过。



这个破烂的公文包,不仅装过各种彭德怀在战争中的谋略与决策,也装着彭德怀勤俭节约的美好品格,公文包早已破烂,也舍不得更换。

在纪念馆,还有一样东西见证了彭德怀对人民的爱,是他回家乡考察时,所用的煤油灯。

彭德怀回到家乡以后,就日夜奔走在人民群众中,晚上点着这个煤油灯,记录着家乡的山水和人民,无数个夜晚,这盏煤油灯照在彭德怀紧锁的眉头上,见证彭德怀写下的一句句人民调查报告。

景希珍做了彭德怀的警卫参谋16年,在彭德怀逝世36年后,于2010年7月7日,去天堂继续追随彭德怀去了。

在他的灵堂里,不仅摆着景希珍的遗照,还摆着他年轻时和彭德怀的合照,在景希珍心里,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追随了彭德怀元帅16年。



景希珍就算离开了彭德怀,也还是将彭德怀的节俭传承了下来,很少吃大鱼大肉的他,在住院期间,也还惦记着想吃豆腐脑。

而且景希珍就算后来也成为了领导,身居高位,也从来不搞特殊化,他深深地记着彭德怀教导他的,身为农民的儿子,就得为农民办事。

所以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景希珍也没有动用特权将儿子调回身边。

景希珍深受曾经的领导彭德怀的影响,对他来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曾经当过彭德怀元帅的警卫参谋,在彭德怀困难的那段日子里,他也是最想帮助彭德怀的人之一。

在景希珍最后的日子里,想必是在回想和彭德怀的初次见面。

在见到彭德怀之前,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等到了地方才知道是给彭德怀当警卫参谋,两人在日后的相处中,慢慢更加了解彼此,后来也成了密不可分的家人。

直到景希珍临终前,都在念叨着彭德怀。他和彭德怀的关系,不像是普通的上下级,更像是亲人。

景希珍退休后更是一直在整理和撰写彭德怀的回忆录,奔走在各大高校传颂彭德怀的事迹,《彭大将军》的剧本就是景希珍在重病时审校的。

《在彭总身边》讲的就是景希珍在彭德怀身边当警卫参谋的日子,而这本书也是景希珍口述给丁隆炎,拜托丁隆炎整理的,这本书也是大家了解彭德怀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凭证。



景希珍离世前,拖着病重的身体,还在整理彭德怀的各种资料,而他最遗憾的事就是彭德怀的资料还没整理完,只能交给自己的孩子继续整理,临终前还说终于能继续追随自己的领导去了。

在那段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时期,彭德怀身为一国元帅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就算身边人遭他连累,也没有一人能说出彭德怀到底哪里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国家。

景希珍之所以能誓死追随彭德怀,也是因为彭德怀确实是一个好领导,彭德怀的心系百姓、深入群众,到死都还在为人民着想,这些都让景希珍深深地为之动容。

一个优秀的领导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下属,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彭德怀的精神不仅影响着景希珍,影响着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影响着千千万万向彭德怀学习的中国人。

资料参考

1.继承和弘扬彭老总精神 谱写新时代湘潭县改革发展稳定新篇章——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20周年

2.怀真抱素 德厚流光——彭德怀纪念馆三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3.新京报 -枪林弹雨中,他救出彭德怀

4.彭德怀最后岁月:8年牢狱每日写自传 化名王川埋葬-中新网

5.彭德怀卫士长景希珍逝世享年82岁(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6.彭德怀--七一导航—党员干部上网指南--人民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