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今年战“三夏”这样部署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节气临近,距离我市小麦大面积成熟收获还有十来天,今年如何迎战“三夏”,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5月16日,收听收看全省“三夏”生产暨夏粮收购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对今年“三夏”生产、夏粮收购和秸秆禁烧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5月18日,马村区安阳城街道田间收割机在麦收作业。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持续加强后期田管 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当前,我市小麦正处于灌浆期,是决定粒重、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决战最后的这十来天,持续加强麦田后期管理尤为重要。各县(市、区)要做到夏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促灌浆、增粒重,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我市气温持续偏高,干热风发生风险较高。群众可以采取酌情灌溉、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式,提高小麦防干热风、防早衰能力。同时落实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应对防范措施,对于发生倒伏的地块,要选用对路药剂,加强病害防治,收获时采取调整机具、逆向收割方式,降低产量损失。若出现连阴雨风险,要科学调度农机,抢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
我市小麦种子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在全省“四分天下有其一”,抓好小麦种子生产同样重要。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以品种纯度为主要检查内容、全覆盖式的小麦种子基地大检查,并做好检验检疫、种子市场检查等工作,确保秋播用种安全。
科学组织夏收 确保应收尽收
“三夏”是农机作业的高峰期。今年“三夏”期间,我市计划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5100余台、拖拉机3.2万台、玉米播种机1.8万台。各县(市、区)要督促指导做好“三夏”机械检修、机收减损、安全生产等工作,确保“三夏”生产顺利进行。
为保障农机跨区通行顺畅,各县(市、区)要强化服务保障,落实好农机免费通行、容缺办理等政策及油品优惠供应等服务。同时,抓好农机调度,依托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河南农机云信息平台等,引导外来跨区作业机械和我市外出作业机械有序作业。
为确保应收尽收,要逐村、逐户、逐地块落实作业机具,发挥农机应急服务队作用,通过帮收帮种、代耕代种,不漏一人、不漏一田;作好应急抢收、烘干准备,满足特殊天气下“三夏”生产需求。
跟进做好夏种夏管 保障种足种好秋粮
“三夏”生产,一头连着夏粮,一头连着秋粮。今年,我市继续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生产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稳定秋作物播种面积。
春争日,夏争时。各县(市、区)要立足早种早管,为秋作物生产争取主动,指导农民及时收获腾茬,抢时抢墒播种。同时,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等项目,接续开展“吨半粮”高产示范区创建,示范推广密植滴灌精准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增产技术,促进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
种子下地,管字上马。要及时开展夏管,指导农民落实秋田管理各项措施,坚持抗旱、防涝两手抓,严防旱涝急转,种足种好秋粮。
切实做好夏粮收购 保障农民售粮权益
抓好夏粮收购是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的有力举措。我市部署统筹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和“种粮收益有保障”的底线,切实发挥政策托底作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及时解决收购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售粮权益。
此外,今年受干旱、高温、大风等天气影响,秸秆禁烧形势严峻。我市将保持严防严控、严管严查的工作态势,全面落实县、乡、村、户四级责任,严格执纪问责;强化高效管控,发挥“蓝天卫士”监控平台作用,实现人防与技防有机结合,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不蔓延;疏堵结合,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确保实现“零火点”目标。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爱红 报道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总值班:程红利 统 筹:王 鹏 梁易凝
责 编:拜利萍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刘冠宇 校 对:黄小霞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