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香港在一周内竟然有31人因此去世?

当大家认为疫情已经过去的时候,谁能想到它会卷土重来?



而且,这次还出现了新的病毒株XDV.1,“杀伤力”巨大。

知名歌手陈奕迅也已经确诊,还被传出了因此“死亡”的消息,好在他第一时间出来“辟谣”,证明自己还活着。

那么这次的病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歌手确诊,病情卷土重来?

5月15日的时候,陈奕迅的歌迷收到了一个坏消息,歌手陈奕迅在前一天晚上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去看医生后确诊得了新冠,让原本定在5月16、17、18号在高雄巨蛋的三场演唱会只能延期了。



陈奕迅自己也在微博上跟大家道歉,字里行间都是遗憾,虽然他这次因为生病没办法按时开演唱会,不过粉丝们都表示理解,同时也很担心他的身体。

但谁也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会逐渐“离谱”起来,在5月18日的时候竟然传出了“陈奕迅因为新冠并发症去世”的消息,让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信以为真。



不少的歌迷也没有办法接受这一“噩耗”,所以纷纷呼吁陈奕迅出来辟谣,好在歌手叶晓粤发文辟谣,称已经联系上陈奕迅的助手,确认“去世”的消息是假的,陈奕迅一切安好。

这条声明让不少的粉丝放下心来,但也有不少的网友抱持怀疑态度,说她“蹭热度”,也在担心会不会是团队在隐瞒病情。



直到19号晚上,陈奕迅自己在社交账号上更新了动态,晒出一张美食图片,还打趣自己是“复活”,这才让粉丝们悬着的心落了地。



虽然这件事情是一个“乌龙”,但也让人们的关注点重新聚焦在了当下新冠肺炎的状况,难道新冠病情又卷土重来了?



新冠感染再抬头?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以来,全国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明显上升。

从3月31日到5月4日这段时间看,医院里那些出现流感症状的病人中,新冠检测阳性的比例从7.5%一下子涨到了16.2%,差不多翻了一倍,这组数据看着确实让人有点紧张。



从南北方的情况来看,差异也比较明显,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比北方高一些,可能是因为南方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适合病毒存活,再加上人口密集等原因。



而香港地区疫情形势看起来更加严峻,从3月中旬开始,香港的新冠病毒就变得活跃起来,现在已经到了高峰期,在4月27日至5月3日,这不到一周的时间中,就有31个与新冠相关死亡个案。



并且香港还发现了由JN.1病毒株演化来的轻微变种病毒,同时在包括香港在内的亚洲地区,还出现了一种叫XDV.1的新病毒株。



不过,这两种病毒株虽然传染性更强,而且更容易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但总体来说,它们的破坏力不算强,大部分人感染后症状还是比较轻微的。

那么这次新冠呈现“上升”趋势是因为什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呢?



仍需重视,但无需恐慌

其实这次新冠阳性率上升的原因,离不开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盾牌”的减弱,要知道上次大规模感染的时候还是2023年底,距今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当时所获得的抗体也随着时间开始消退。

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的“记忆”也跟着模糊起来,这时候病毒要是找上门来,很多人就容易“中招”,相当于人群抵抗力集体降了个档次,给病毒传播让出了“绿色通道”。



而且2025年初的流感有点“低调”,往年流感和新冠就像俩抢地盘的“对手”,而如今一方的低迷,让不少人就放松了警惕,这无意间为新冠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上这段时间正值清明和五一假期,也为病毒的传播营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使得病毒能够快速扩散到更广泛的区域,接触到更多的人群,加速了病毒的传播速度。



还有春夏换季期间,早晚温差较大,这种天气最容易刺激呼吸道,抵抗力跟着下降,病毒就有了“可乘之机”。

不过,那些最先出现阳性率上升的省份,现在疫情增速已经慢下来了,这也说明,虽然新冠阳性率有所上升,不过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所以不用过度恐慌。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还是要重视起来,那么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安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注意防护,守护安全

在众多防护措施中,科学佩戴口罩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即便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之中,口罩也能为我们阻挡病毒的侵袭。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口罩要是脏了、变形了、破了,或者已经戴了超过4小时,就需要换掉,特别是在病毒容易传播的高风险地方用过的口罩,更不能重复使用。



接着就是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双手会接触到各种物品,很容易沾染病毒。

洗手的方法也有“讲究”,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或者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仔仔细细地揉搓双手,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这样才能有效清除手上的病毒。



同时,要尽量克制用手触摸口鼻眼的冲动,因为这些部位黏膜脆弱,病毒一旦附着,便容易趁虚而入,引发感染。

室内通风也特别重要,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办公室,每天都得定时开窗通风,让空气保持流通,不给病毒营造滋生的“温床”。



并且,还要做好健康监测和应对,一旦出现状况,不要慌张,应尽快使用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我检测,以便及时明确病情。

一些高风险人群,比如说老人小孩等,身体抵抗力没那么强,一有这些症状,得马上上医院,千万别拖着,不然病情可能越来越严重。



新冠病毒并未彻底消失,疫情防控常态化依然是当下的主旋律,我们要将这些防护措施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这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更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信息来源:
新冠病毒抬头?钟南山:不必恐慌,要重点关注这一人群 - 金羊网
一周内死亡31人!香港发现逃逸强、传染高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阳性比率创近年新高!澳门也提早进入流行高峰期 - 粤港澳观察
新冠感染再抬头,专家提醒:当前正在波峰-光明网
陈奕迅染上新冠紧急叫停演唱会!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光明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