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每日幸运签#
5 月 19 日,一则司机深夜下车方便被狼咬伤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一名货车司机在甘肃酒泉马鬃山镇境内的 G331 国道上,遭遇了一场惊魂。当时,司机将车停在国道旁,在车内休息至 17 日凌晨,他下车方便时,竟被一只独狼咬伤了手臂。幸亏当时只有一只狼,司机拼尽全力成功逃脱,仅手臂受伤,随后前往当地卫生院接受了治疗。
事发路段,处于甘肃酒泉与新疆哈密交界处的无人区,地广人稀,环境恶劣。平日里,这条国道是货车司机们长途跋涉的必经之路,也是野狼、狐狸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早在2012年,当地牧民就曾遭遇4只野狼夜袭羊圈,一夜之间23只山羊被咬死,牧民损失惨重。而此次货车司机被袭事件,再次将这片荒凉之地的生态矛盾推向台前。
据悉,G331国道沿线缺乏服务区,司机往往被迫在路边停车休息。可谁能想到,竟潜藏着如此危险。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狼群数量回升,活动范围却与人类交通线重叠。网传视频显示,狼群在车灯照射下发出吼叫,试探着缓慢靠近车辆。一名当地牧民透露:“这些年狼群敢靠近国道了,以前它们怕车灯,现在连车灯都不躲。”
有网友称,司机们为了生计奔波,常常日夜兼程,在这样的路段停车休息也实属无奈之举。希望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比如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司机注意安全。
有人认为,遇到这类情况,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地转身逃跑,因为这可能会激发狼的追捕本能。可以尝试制造大声响,比如喊叫、敲打物品,或者打开车灯,利用强光和噪音来威慑狼,为自己争取逃脱的时间。
事发后,当地回应称,计划增设警示牌。但这能否根治问题?有专家指出,简单“立牌”治标不治本。无人区需要的是系统性解决方案——比如规划更多安全停车区、安装红外感应警报,甚至借鉴新疆某些路段的做法,夜间安排巡逻车提醒司机锁门。而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人类活动不断侵入野生动物领地,如何既保护生态又保障人身安全,考验着管理智慧。
更值得警惕的是,类似事件暴露了边缘地带的“生存法则”。当货车司机为生计穿越戈壁,野狼为生存逼近国道,两者在暗夜中的狭路相逢,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生存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