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小涵 通讯员 于岱江

5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技能山东”建设 ,打造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有关情况。

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是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山东省支持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若干措施》明确了哪些措施?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文勇介绍,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已成为我省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其中技能人才短缺是突出的表现形式。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制定《若干措施》时,注重从发展方向、产学协同、校企合作等方面集中发力,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与培养质量,推动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一是明确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发展方向。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近年来,我省技工院校持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培养质量,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根据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突破2.1,即1个高技能人才对应着2.1个岗位空缺,反映出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依旧存在。在此背景下,制定印发《若干措施》,首次从省级层面明确技工院校“以培养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发展方向,更加突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责主业。《若干措施》细化了师资队伍、培养方式、载体平台、国际合作、技能评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技能人才培养迈向规模化、专业化、数字化、高端化。

二是搭建精准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为切实增强技工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配性,将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鼓励技工院校围绕重点产业与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设置专业,构建起“产业引领—动态调整—特色发展”的专业建设体系。目前,全省已有87所技工院校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领域,以及养老服务管理等急需紧缺专业。《若干措施》更加注重优化技工教育供给结构,要求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技工院校加强与各类龙头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合作,面向链上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通过设置“订单班”“冠名班”等形式开展“订单式”联合培养,加快建设一支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队伍。

三是把握工学一体培养技能人才的改革方向。近年来,我省支持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和优质技工院校组建技工教育集团,鼓励学校、企业共建共管“校中厂”“厂中校”,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省分别有37所、51所、73所院校,承担着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改革任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若干措施》提出“启动第二轮省级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试点”,明确要求在2027年年底前,建设10个左右省级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利用3年时间遴选立项300项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专项课题,以实践探索加速我省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从而更好破题“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