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局势,也是一天一个样子,5月18日,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发出了一份标注为“红色”安全警示。
要求在以色列北部和南部的几个特定区域的中国公民立即撤离,连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这样的大城市都被首次升级为红色极高风险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说中东局势真的面临急速升级?
前所未有的警告信号
这不是普通的旅游提示,这是一道直白的“红色”警报,专门针对以色列北部的纳哈里亚、采法特一线以及加利利湖以北、以东的区域,还有南部阿什克隆以南、内提沃特以西的范围。
这些地方,要么是边境线,要么是火箭弹甚至更重型火力可能到达的热点,连特拉维夫、耶路撒冷这样的大城市都被提升到了红色极高风险区。以色列剩余地区也被提醒“谨慎前往”,调整为橙色警告。
“红色预警”的门槛高到吓人,通常只在战争一触即发或人员安全面临无法控制的军事威胁时才会启用。
中国使领馆此番行动之迅速、范围之广,远非寻常的零星冲突所能解释,这等于是在说,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会是更具规模、更难预测的风险。
这种基于专业情报的判断,以及过往预警往往应验的记录,使得这份公告分量十足,似乎预示着中东正滑向一个危险的转折点,公告还细致地给出了“就地避险”的具体措施,有问题打电话,也是反映出中方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已进行了周密部署。
大国异动
几乎在中方发布警示的同时,美国也在棋盘上紧锣密鼓地挪动棋子,今年三月,为了应对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五角大楼曾向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派遣了多达6架B-2隐形战略轰炸机。
B-2战斗机
这是一个明确的战略信号:美国准备在那里长期部署最顶级的空中打击力量,然而,根据最新报道,美军似乎正在调整这种部署,部分B-2将被撤回或替换,迪戈加西亚基地是美军在中东和印度洋区域投送战略打击力量的核心枢纽,其兵力调整,绝不是小事。
甚至还有加油机、运输机、战斗机的调动,在如此敏感的时期,它们的走向通常指向战术重点或战略方向的重大改变,或是为规避风险进行战略转移,或是为下一阶段军事行动腾挪空间。
F-15E“攻击鹰”战斗机
中美两个大国,一个发出前所未有的高级警示,一个做出意味深长的军事调整,难道这一切仅仅是巧合?
就在中方预警发布前后,已经有不少情报显示,地区的武装力量正进行密集调动,以色列国防军的军事部署也在不断加强,地中海东部的军事活动显著增多,所有迹象都指向一个方向,一场“大事”似乎正在酝酿。
战火烧得更凶
警示发出的次日,5月19日清晨,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北部和南部几乎同时发动了代号为“基甸战车”的大规模地面军事行动,空袭、炮击与装甲部队一拥而上,协同推进,短短两天内,超过30万加沙居民被迫逃离家园,这又是一场大规模的人道灾难。
以色列军方的狠话也撂下了,他们强硬表态,将“持续战斗,直到完全实现消灭哈马斯和解救人质的目标”,更令人的心寒的是,他们不再提及“临时停火”或“人道窗口”,宣称“10月7日之前不会有任何变化”。
这等于在说,接下来的战事将不设底线,不达目的不罢休,直到达成他们眼中的“彻底胜利”,据报道,以军在过去一周已对加沙地带超过670个哈马斯目标实施空袭,打击范围包括武器库、地道及反坦克导弹阵地。
有消息称,哈马斯军事领导人穆罕默德·辛瓦尔及其兄弟,即已故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的弟弟,可能已在以军对汗尤尼斯的空袭中凶多吉少。这些军事打击和强硬姿态,无疑将进一步激化地区矛盾。
以色列北部边境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也有升温之势,一旦形成“两线作战”,以色列和整个区域的局势将更加复杂难控。
尽管以色列政府宣布“有条件”开放人道主义援助通道,但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援助车队在拉法过境点往往需等待数天,这种“走走停停”的援助,对于缓解加沙空前的人道灾难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这场中东大戏里,当然少不了外来的推手和玩家,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的中东之行,就赚足了眼球,也搅动了一池春水,他获得了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的超高规格接待和积极回应。
这些国家纷纷向其示好,不惜重金和承诺,从提供私人飞机到承诺巨额投资、加强军事联系,他们似乎都在急切地寻求在美国的庇护下,应对日益动荡的地区局势。
特朗普这次中东行也并非白来,为美国带回了数以万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涵盖国防、能源、航空等多个领域,外部力量的介入,让中东这盘棋局更加复杂,也使得冲突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所以在中东的人已经要警惕,保护好自己。
文章信源:
安徽网---2025.05.18:《外媒:哈马斯前领导人弟弟的尸体在隧道内被发现》
环球时报---2025.05.18:《中使馆调整以色列旅行风险等级,部分地区人员尽快撤离》
环球时报---2025.05.19:《外媒爆B-2轰炸机撤回美国本土后,美空军已派遣至少4架F-15前往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岛》
新华社---2025.05.19:《事关加沙 以色列一天发三个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