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间女子,以二婚身份嫁给皇帝,还生下千古一帝,这样的女子足够传奇,她是谁?

此人就是王娡。



王娡的母亲是臧儿,在女儿小时候她就去街上求神问卦,算卦的告诉她,她的两个女儿未来都是富贵身份,臧儿付了钱后高高兴兴回家了,然而,她的长女王娡已经嫁为人妇,对方是平民金王孙,两人还育有一女,没办法,臧儿只能瞒天过海,偷偷将王娡姐妹俩送去皇宫。

看到这里,大家觉得和电视剧里有所出入,但是,历史上王娡和汉景帝确实没有为夫复仇这一戏码。自己的妻子被丈母娘送给别的男人,金王孙心里也苦,气愤之下直接告官,官府的工作人员惧怕东宫威势,哪里敢为他做主,此时只能不了了之。



王娡这边就更不用说了,可谓是求之不得,她本就贪恋富贵、爱慕虚荣,所以在得知太子刘启在民间采选美女时,第一时间心动,这可是完成阶级跃升的好机会,她也顾不上名节,毫不犹豫地就抛弃了丈夫和刚出生的女儿,入宫去了。

此时刘启的东宫已经遍地美女,除了薄太后的侄孙女薄氏是正妃外,还有几个受宠的姬妾,其中就包括美女栗姬,栗姬本就姿色绝伦,还为他生下了长子刘荣,所以在府内的地位一直都很高。



然而,正值壮年的刘启在看到王娡姐妹,还是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尤其是姐姐王娡,长得粉面桃腮、眼睛似乎带着钩子,为了获得太子刘启的宠爱,她千娇百媚,媚态横生,将刘启勾引的神魂颠倒,没多久,她就被册封为美人,府内的人都称呼她为王美人。

此时的太子妃薄氏万万没想到,这个日日温驯地为自己请安的美女,竟然会在日后取代自己坐上皇后宝座。



在一众美女中,薄氏没有半点竞争力,论手段,她就是个老实人,倘若背后没有薄太后这个靠山,早就被算计八百回了,其次是生育问题,薄氏也曾努力过,却始终败兴而归,看着府内的小孩一个又一个,栗姬生下一个儿子,王娡生下三个女儿,而她,一无所出。

不光薄氏着急,王娡也心急得不行,她的肚子也不太争气,生了三个都无一例外是女儿,日后她在后宫该仰仗谁?此时,她只能依靠自己的妹妹王息姁,王息姁倒是厉害,入府后一连生下四个儿子,王氏姐妹在太子府内风光无限。



然而,王息姁没过多久便去世了,王娡只能自己斗。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病逝,太子刘启即位,薄氏顺利成为皇后。

这年,王美人喜得贵子,取名刘彘。儿子还没出生时,王娡就给儿子炒作一波,说自己梦到太阳入怀,汉景帝听后大喜,这可是大富大贵的征兆啊!

景帝登基六年后,群臣上书,请立太子。栗姬生下的儿子刘荣是长子,便立刘荣为皇太子,同时,刘彘被册封为胶东王。



栗姬见儿子被立为皇太子,母凭子贵,她的身价也增长,就在此时,馆陶公主刘嫖也生下一女,想要许配给刘荣当妃子,却被栗姬一口回绝。馆陶公主盛怒之下,转而找到王娡,表示愿意将女儿嫁给刘彘,王娡欢欢喜喜的同意。

王娡的格局比栗姬大,在新的皇帝上位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更何况,馆陶公主势力非凡,有这样的助力在手,筹码又会增加很多。

馆陶公主心胸狭窄且报复心强,栗姬敢嫌弃自己的女儿,她自然要报复回去。之后,馆陶公主一有机会就在弟弟景帝的面前诋毁栗姬。



而薄太后去世四年后,薄氏也被自己的丈夫刘启废掉,皇后的宝座又空了下来。

再看王娡这边,同馆陶公主定下婚事后,她故意长叹一口气:“哎,只可惜我这个小子不过是个亲王,真是委屈阿娇姑娘了。长公主你虽然不嫌弃,我们母子却惭愧得紧哪!”

王娡这番话正对馆陶公主胃口,馆陶公主想着,反正她们已经坐在一条船上了,便敞开了说:“我的女婿,怎么着也要当上未来皇帝,非要夺嫡成功不可!”



因此,太子刘荣和栗姬便成为她们最大的拦路虎。

因此,当得知弟弟要立栗姬为皇后时,馆陶公主急了,连忙跑到刘启的面前说:“栗姬是个两面三刀的女人,满怀恶毒,而且奇妒,她对皇帝你如今宠幸的美人们都恨之入骨,不但没有有爱之心,而且还不停口地诅咒......”

景帝吓得冷汗直流,他连忙找到栗姬:“我百年后,你要好好照顾诸妃所生的皇子皇女。”心胸狭窄的栗姬哪里愿意,仗着帝王宠爱,她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一口拒绝了,景帝对她很失望。



为了阻止栗姬当上皇后,王娡也开始发力,她唆使人催促负责礼仪的大众官员上书景帝:“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现皇后位空,国家不能没有国母,今后皇太子母应正位位皇后。”景帝本就对栗姬余怒未消,又听到大臣们的这些奏疏,顿时龙颜大怒:“这事岂是汝辈所当言!”随后,景帝下令诛杀了这位上书的官员,废黜皇太子刘荣位临江王,侯立王娡为皇后,刘彘为太子,并改名为刘彻。

当然,王娡能轻松坐上后位,也是她在背后不断努力的结果,她懂得经营和重要人物的关系。



首先是景帝。一次,景帝决定将王娡的次女嫁去匈奴和亲,王娡没有求情阻拦,而是说:“为了国家,为了皇上,我支持皇上的决定。”然后,她在皇上面前美人落泪,毕竟女儿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突然将女儿嫁那么远,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她如何不伤心,同时,她的眼泪赢得了皇上的怜惜,给皇上留下了通情达理的印象。

因此,皇上会忍不住想,如果把他问栗姬的问题转而问王娡,恐怕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毕竟,王娡有“容人雅量。”



其次是窦太后。在后宫之中,王娡对窦太后侍奉周到,恭敬有加,窦太后因为心疼孙女被嫁去匈奴和亲而掉眼泪,可王娡却反过来安慰老人家,让她宽心。

平定七国之乱期间,国库空虚,窦太后举办了一场由后宫嫔妃参加的游戏,实际上是想借此筹措军饷。

怎料,栗姬听后直接垮着一张脸说:“我们哪输得起呀,有钱也不能不明不白地往外扔吧?”话落,窦太后一脸不虞。后来,栗姬输了,不情不愿地捐了一个小金钗。



轮到王娡时,她说:“太后,我这人最没有赌运了,干脆我也不赌了,我这玉镯,黄金簪,就请您老人家笑纳吧。”

窦太后听完笑得满脸褶子:“不光是运气,还是心气。王娘娘情同此心才会如此慷慨。”同样都是出钱财,但是栗姬和王娡的效果却是天差地别。王娡用非凡的洞察力,看出窦太后想要为战争筹集款项的事情,所以慷慨大方,以此迎合窦太后,给窦太后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最后就是馆陶公主,王娡主动和馆陶公主交好,结为儿女亲家,将对方拉到同一条船上,结为联盟,为儿子增加胜算和筹码。

后来,景帝渐渐厌恶栗姬,栗姬完全失宠,最后忧郁而死。

景帝七年四月,王娡被册封为皇后,十二天后,她的儿子刘彘(刘彻)被立为太子,在后位和皇位争夺战中,王娡是最后的赢家。



王娡能从一位二婚的农家女一步步登上皇后宝座,还生下千古一帝,帮儿子登上皇位,不得不说,她的眼界足够开阔,倘若像栗姬那样眼界窄小,只能看得见面前的一亩三分地,恐怕刘彻登上皇位还要辛苦一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