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乌鲁木齐军区被撤销时,国内的惊讶声不小。
它的前身是新疆军区,在1979年才改了名字。由于军区与周边很多国家接壤,所以这里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中央不仅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精锐部队,并且它的历任司令员也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虎将,例如杨勇、刘震、吴克华等人。
不过,让人更惊讶的是,乌鲁木齐军区撤销后,司令员直接退居二线,而政委后来却一直受到重用,最终官至副主席。
那么乌鲁木齐军区究竟为何会被撤销,政委后来的职位为何比司令员还高呢?
“他胆子大,有这个能力”
乌鲁木齐最后一任司令员是肖全夫少将,他有着非常不一般的革命经历。
他出生于安徽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十四岁便参加了红军,随红四方面军参加过历次反围攻战斗,后来又参加了万里长征,是我军的老革命。
抗日战争中,他转战于晋察冀军区以及冀热辽军区,曾多次指挥反围攻与反蚕食战斗,将日军打得无力还击。
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东野第九纵队主力师师长,在辽沈战役中率部横扫千军,为部队立下赫赫战功。
第九纵队被改编为46军后,肖全夫升任军长,并率部参加了朝鲜战争。
在美军陆空协同作战的情况下,肖全夫不顾生命危险,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作战。在他出色的指挥下,美军陆战第一师遭到我军重创,2000多名敌军被歼灭。
由此,肖全夫一战成名。
回国后,肖全夫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副司令,负责协助陈锡联将军保卫祖国边疆。
说起后来他能担任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就不得不提一下他在沈阳时发生过的一件趣事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珍宝岛战役开始后,肖将军被任命为珍宝岛前线最高指挥员,来到战场上督战。
而陈锡联将军则坐镇沈阳,在后方掌控全局战略方向。两人默契配合,时刻防备着敌人的动作与变化。
有一天,苏军突然开来三辆新型坦克,看这架势好像是要进攻我军阵地。
陈将军得知情况后当即作出指示:立即狠狠打击敌人!
然而肖将军因为一直待在前线,所以要更加了解战场的情况。他认为敌人后方没有正规步兵军队,他们这次行动,很有可能是进行火力侦察的。
我军一旦开火,容易暴露火力配置,所以他的建议是静观其变,不要轻易开火。
但陈锡联却不同意,依旧强调要坚决地打。两人各执己见,一直争执不下。
最后陈将军直接怒了:连我的命令都不听了吗?你这是抗命!
肖全夫丝毫不在意他的“吓唬”,直接表示:我才是前线指挥员。随后不等对方说话他便挂了电话。
后来果然不出他所料,苏军坦克转了一圈,发现我军没动静后便灰溜溜离开了。
两天后,敌军果然对我军进行了大规模进攻。
而这次肖全夫不再犹豫,直接对敌人展开了严厉的还击,成功歼灭两百多名敌军,并缴获了一辆苏制T-62主战坦克。
经过这件事后,陈将军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仅没再责怪他“违命不从”,还对他赞赏有加。而中央也深刻了解了他的军事能力。
到了1980年,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出现空缺时,中央首长便亲自点名道:“我看应该让肖全夫当这个司令员,他胆子大,有这个能力胜任。”
中央确实没看错人,肖全夫上任后便开始大力整训军队,并根据之前的作战经验,针对苏军制定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为新疆的稳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彼时的肖将军年事已高,身体情况也不是很好。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每天奔走在部队一线,不辞辛劳。
在任职的几年中,他多次爬上海拔5380米的边防,去慰问驻守在这里的战士。而他也成为了我军登上世界屋脊的,职位最高、年龄最大的领导同志。
除了考察当地的军事情况外,他最关心的就是战士们的吃住问题,生怕他们喝不到热水,吃不到热饭。
每次从山上回来,他都会一五一十地向总参谋长杨得志汇报当地的情况。
杨将军得知后对他表示了高度的赞扬,说他是一颗威力巨大的精神原子弹,有他们这样的将士驻守边疆,边防安如泰山。
对于当时的新疆来说,军事方面靠肖将军,而政工方面则是靠另一位将才了。
新疆的功臣
这人就是王恩茂中将,他是在1981年被中央派到乌鲁木齐军区的。
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比肖将军晚来了一年,但实际上他在新疆军区的资历要比肖将军早得多。
早在新疆刚解放时,王恩茂便随王震将军进驻这里,开始担任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掌管地方工作,促进军民团结和交流。
到了1955年,新疆军区成立后,王恩茂便成为了第一任司令。在此后的13年中,他也一直坐镇新疆,成为了新疆军区司令员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
在此期间,他带头学维语,与边疆军民同吃同住,与他们一起开垦荒田,发展生产,解决了数十万军民的吃饭问题。
除此之外,他还大力提拔少数民族干部,与他们倾心交谈,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
也正因此,他被干部们称为良师益友。后来有一位名叫库尔班的老人吵着要去北京见毛主席,王恩茂得知后亲自登门拜访,鼓励他好好搞生产,将来有机会一定带他去北京。
后来王恩茂也确实实现了他的承诺,在1958年将他带到北京,并让他与毛主席进行了会谈。
在王恩茂等干部们的努力下,新疆各族人民都开始真心拥护我党,真正实现民族团结的和谐社会。
但后来因为职务调动,王恩茂离开了他奋斗已久的边疆。
直到1981年,他才再次回归,开始担任乌鲁木齐军区政委。
而在他离开的数年中,新疆人民没有一刻忘记他。
得知他回来后,群众们纷纷赶来看望。王恩茂毫不顾忌地站在群众中间,紧紧握着他们的手,听他们讲家乡的变化。
由于王恩茂在当地很有威望,并且有过治理新疆的经验,所以一切地方工作肖全夫司令都放开手让他干,对他既尊敬又信任。
王恩茂通过加强经济建设与民族团结,让当地的形势越来越稳定;而肖全夫则通过加强军事力量来巩固边防。
在两人的合作下,新疆的发展也有了大变化。中央首长曾评价,新疆有王恩茂与肖全夫,军政双璧,边疆无忧!
备受重用的两位领导
然而到了1985年,由于中央实行裁军计划,新疆军区还是被撤销了。
这是因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已经好转,中央认为未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并且当时战争已经开始向高科技转变,陆军的作用也开始减弱。
而且,在乌鲁木齐军区的战备压力减小后,它所负责的任务开始与兰州军区重叠。
最终,经过慎重考虑后,中央决定撤销乌鲁木齐军区。
肖全夫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他在这里倾注了全部心血,最后却说取消就取消了。
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坚决服从领导命令,并主动提出了退休的事。
但中央始终记挂着这位老功臣的功绩,并未让他完全离开军队,而是让他退居二线,担任中顾委委员,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
而王恩茂一开始也是退居了二线,担任新疆顾问委员会主任。
但由于中央当时缺人手,又考虑到王恩茂资历更深一些,便在1986年又重新起用他,让他继续担任要职。
后来他连续两次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继续奋斗在国家需要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