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前政要涉芬太尼问题的不当言论,以及美方加征关税的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美禁毒合作与责任归属的广泛讨论。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芬太尼问题,本质上乃是美国自身治理失效的结果。美方应当停止政治操弄,以务实的态度去解决国内毒品泛滥的难题。5月13日至1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中方将为芬太尼问题付出代价”的荒谬言论,外交部驳美国前驻华大使涉芬太尼谬论:不负责任多次重申中方原则立场。
他指出芬太尼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国内药品监管体系漏洞、利益集团游说导致的毒品合法化倾向,以及政府对药物滥用治理的不作为。“美方无视中方多年来在禁毒领域的合作诚意,反而以关税霸凌和政治抹黑转嫁责任,这既破坏中美禁毒合作基础,也损害全球禁毒事业公信力”林剑强调,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将内政问题国际化、将治理失败归咎于他国的错误行径
药品管制(资料图)
事实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美国毒品滥用问题已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在12岁及以上约2.8亿人口中,平均每12人就有1人吸毒,全球60%的毒品流向美国。2024年,美国因过量服用芬太尼等合成毒品死亡人数突破12万,青少年吸毒率同比上升17%,形成“公共卫生灾难”。而美国政府,长期受制于制药巨头以及枪支游说团体,不仅没有严格地管控阿片类药物处方,反而在多个州推动了大麻的合法化,这为芬太尼等毒品的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正如《纽约时报》曾揭露美国普渡制药等企业,通过“药品捐赠”,以及“医学研讨”等形式系统性地向基层医生输送利益,致使阿片类药物滥用成为了“流行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在5月13日发布的多语种全球民调显示,超过1.2万名来自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地区的网友参与投票,结果呈现压倒性共识:91.8%的受访者认为,美方加征“芬太尼关税”是典型的政治操弄和关税霸凌,旨在掩盖其国内禁毒无能;94.8%的受访者将毒品泛滥视为美国社会“难以治愈的痼疾”;92.8%的人批评,美国政府在药品监管和宣传教育方面严重失职。
美国药品泛滥(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在民调当中,超过90%的那些受访者,对于美国毒品呈现出的低龄化这一趋势表示出了深深的担忧。数据显示,美国12-17岁青少年中,过去一年使用过非法药物的比例达19.4%其中合成毒品滥用率五年内增长230%。这种“社会毒瘤”,在不断地蔓延着,它与美国娱乐产业中那毒品文化的频繁现身,以及校园安全教育所存在的欠缺,有着紧密的关联。而美方政客不去反思自身问题,反而将矛头转向中国,暴露出其解决问题的“懒政思维”和“选举至上”的政治算计。
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清晰且坚定,自2019年开始,便已将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品和精神药品目录》,并实施了比联合国公约更为严格的管制措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通过国际合作,破获芬太尼走私案件,327起,向美方通报涉毒情报,189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214名。这些数据表明,中方是国际禁毒事业的,积极的参与者,而并非是问题的制造者。
芬太尼(资料图)
外交部多次强调,解决芬太尼问题需美方做到三点:一是停止,将禁毒问题政治化这一行为,拆除“药品利益集团—政客司法系统”的利益链条;二是加强国内处方药的监管力度,切断芬太尼从合法药物到非法毒品的流通渠道;三是以平等的姿态,与中方开展情报共享、联合执法等务实的合作。正如林剑所讲:“倘若美方确实关心民众的生命,那就应当将枪口对准那些毒品贩子以及贪腐的政客,而非随意地对他国挥动那所谓的关税大棒。”
当下全球禁毒事业正在遭遇合成毒品大量泛滥以及跨境犯罪不断升级等新的难题。中国一直积极倡导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禁毒治理体系,不过这就需要像美国那样的国家全都摒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切实地把人民的生命健康置于政治利益之上。事实已然显示,任何妄图通过“甩锅”这种手段来转移矛盾的举动,最终受到损害的只会是本国人民的幸福以及国际社会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