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四川江津。

自从县殡仪馆建成之后,在医院和殡仪馆之间短短4公里的路上,人们总能见到一个拉尸体的老头儿。在那个年代,干这种差事的往往都是成分不好的人,因此,这个拉尸体的老头儿经常遭到嘲笑和讥讽。

对此,老头儿从不争辩,最多只是苦笑一下。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他见到了尸体可比现在见到的要多得多。

这个老头儿名叫谭秉云,因为家里穷,到了上学的年纪,他开始给别人放羊,后来又给地主家割草放牛。一年到头整日劳作不停,贫困的生活却没有丝毫的转变,他不禁开始思考:这样的苦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到了20岁那年,谭秉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去当兵了,不过是被乡里的保长抓了壮丁。在国民党的部队,吃喝算是不愁,可又要经常面对上级无缘无故地打骂,以及拿不到手的军饷。

蒋介石发动内战后,谭秉云不愿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便和战友一起举起了起义的大旗,站到了人民的一边,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每一次战斗,谭秉云总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打起仗来不畏艰险,也因此被部队授予了三等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谭秉云放弃了回乡看望父母的计划,毅然决然加入志愿军。朝鲜的冬天寒冷刺骨,谭秉云作为班长,替走不动的战友扛枪,背着生病的战友昼夜行军,将全班战士一个不少带到了指定地点,再次被部队记三等功。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开始后撤休整,美韩军队利用这一时机,出动大批机械化部队,企图切断志愿军后撤的道路。当时汉江南岸还有大批志愿军部队尚未撤离,谭秉云所在部队受命赶去390高地,为部队过江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天傍晚,谭秉云将班上的战士分成三组,他带着战士毛和负责最艰巨的爆破任务。这一次战斗有多重要,谭秉云心里十分清楚,因此他特意挑选了一段夹在小河和山岩之间的公路,只要打坏先头的坦克,其余的坦克就会被堵在路上难以前进。

挖好了散兵坑,谭秉云和毛和躲在暗处,紧紧盯着公路的尽头。没过多久,远处的天空中掠过一道道光柱,紧接着就是坦克的轰响声越来越近。

眼看着两道光柱即将扫过来,谭秉云拉过一根树枝挡在自己和毛和面前,透过树叶的缝隙仔细观察着敌人的情况。

“班长,有多少辆?”毛和急切地问道。谭秉云摇了摇头,表示还看不清,顺手将腰间的一个手雷递给毛和,让他留下打掩护,自己则爬出了散兵坑,朝着公路方向小心前进。



到了距离公路15公尺的地方,谭秉云停了下来,两只手紧紧握着手雷,等待着坦克距离自己更近一点。

10、9、8……等坦克距离自己7公尺的时候,谭秉云左手拔出手雷的插销,右手迅速将手雷朝着当头的坦克扔去。一声巨响过后,谭秉云透过火热的气流定睛一看,那一枚手雷只炸坏了车灯,坦克本身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正一边挣扎着前进,一边朝着公路两侧胡乱开炮。

谭秉云眼睁睁看着没了车灯的坦克从面前疾驰而去,情急之下不管不顾冲上了公路,朝着坦克扔出了第二枚手雷。又一声巨响之后,还没来得及卧倒的谭秉云被弹片击中额头,当即昏倒在了公路上。

“班长!班长!”毛和见谭秉云倒下了,赶忙跳出散兵坑,朝着谭秉云飞奔过去,抱着他大声叫喊。谭秉云缓缓睁开眼睛,发现眼前被额头淌下的鲜血糊住,什么都看不见,抬手用衣袖在脸上抹了一把,焦急地问毛和:

“坦克,坦克呢?”



“已经报销啦!”毛和见谭秉云醒来,开心地说道。正当他掏出急救包准备给谭秉云处理伤口时,一串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开,谭秉云一把推开毛和,指挥他向第二辆坦克发起攻击。

两人沿着路边的小沟朝着第二辆坦克冲去,将携带的手雷全都扔完后,坦克终于停了下来,但炮口的火光仍没有停止。谭秉云翻身滚到公路上,端起步枪向坦克扫射,吸引火力给毛和打掩护。

就在敌人将炮塔对准谭秉云的时候,毛和迅速绕到后面扔出手雷,炸毁了第二辆坦克。

“班长!人,人!”谭秉云刚跳上公路观察后面的情况,就听到毛和惊叫起来。谭秉云猛然回头,发现第二辆坦克的顶部,一个美国兵钻了出来,只是他双手下垂,脑袋耷拉,样子很是奇怪。



谭秉云知道这是敌人顶出来的死尸,当即跳上坦克,等尸体掉落下来,将步枪塞进了坦克内部。伴随着枪声,坦克里发出了几声哀嚎,之后便再也没有了动静。

回到散兵坑,谭秉云一屁股坐在地上,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头上包扎的绷带早已经不知去了哪里,脸上手上满是粘稠的鲜血。毛和急忙拿出急救包,将谭秉云头上的伤包扎好。

天亮之后,美军开始对390高地进行狂轰滥炸,谭秉云让毛和回连部要手雷,自己独守在公路旁。忽然,一辆美式吉普车疾驰而来,冲着坦克不停地按喇叭,谭秉云见车上的人穿着美式军装,当即端起步枪射击。

驾驶室的敌人身子一歪,汽车朝着路旁的岩石撞去,当场熄了火。谭秉云意识到敌人可能不会轻易到这里,必须到前面去截击,于是便走上公路,向南走了100多公尺,选择有利地形挖好了新的反坦克工事。



返回原来的散兵坑,毛和带着手雷回来了,一同而来的还有排长。排长劝说谭秉云赶快下去,让别人来替换他,但谭秉云坚持不肯,排长无奈只好同意让他继续坚守阵地。

到了中午时分,敌人的第二轮攻击开始了,六辆坦克齐齐整整朝着390高地进发。当第一辆坦克从谭秉云身边经过时,谭秉云对准坦克后面扔出手雷,坦克机舱当即着火。

紧随其后的五辆坦克立刻掉头返回,扼守在公路两侧的志愿军战士一齐开火,打的敌人落花流水。

就这样,在没有工事、没有堑壕、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谭秉云炸毁了三辆坦克、一辆汽车、歼敌十三名,成功阻击了敌人北进的道路。在数月后的英模大会上,军长握着谭秉云的手激动得说道:

“你是天下最大的救命菩萨,把美军11师堵了整整8个小时,才使得我们撤过了北汉江,不知保住了多少同志的生命。”



1951年,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谭秉云记一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称号,之后朝鲜方面还授予谭秉云“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回国之后,谭秉云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接见,在酒会上,开国元勋依次向谭秉云敬酒,祝贺他取得的成绩。

1953年,谭秉云转业回到家乡,隐藏起自己在战场上的功绩,做一个普通人。后来县里准备建殡仪馆,谭秉云主动请缨参与修建,期间胃病复发,还被切去了三分之二的胃。

殡仪馆建成之后,由于没人愿意到那里工作,谭秉云亲自拉着板车,到医院接尸体、为逝者整理遗容,再将他们送进炉膛焚烧。

1983年,谭秉云离休后,将自己的大爱转移到残疾人和孤儿身上,逢年过节到孤儿院和孩子们一起过,帮助残疾人谋求生路。这位曾经战场上的英雄,在和平环境中依旧是个英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