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巴基坦在两国边界发生一场震惊全球的空战,不仅让交战的印巴两国陷入战术谜团,也把出售武器的法国与中国带进激烈的军事辩论之中。媒体对中国造歼-10CE与霹雳-15导弹的表现感到震惊,但双方真实的交战历程依然是扑朔迷离。

据资深的军事评论人士推演印巴空战,认为印度持着演戏心态过于大意而导致失败,而巴方在中国武器加持下,出奇兵伏击致胜,让中国军工企业成为这场冲突的最大亮点。许多专家评论说,这是中国国防工业的“DeepSeek时刻”,象征中国武器系统首度在实战中登场并获注目,“DeepSeek时刻”是指今年1月中国AI新创公司以具成本效益的技术震撼美国科技巨头的事件。

这次印巴冲突是的结果令人相当意外,因为打从一开始印度完全没有预期到会有这场空战,原因有二:首先,印度的战机只在其边境内航行,与过去一样使用中远程武器轰炸位于两国边境那些杀害26名印度游客的恐怖分子据点,印军不只没有越境,而且还提前把打击目标通知巴方。

这是印方长期以来刻意将克什米尔的虔诚军与巴基斯坦切割开来的政策,因此大量的战机刻意不越界,也没有料到会遭到巴方的伏击。印军的目的只是在对杀害印度游客的虔诚军进行报复,当然也就没有与巴方空战的准备,并通知巴方将要打击的目标。


经过不断地改进,歼-10C的性能愈来愈好。新华社

其次,印度的做法其实只是要对印度游客遭杀害一事给国内一个交代,按过去的经验,巴方也会在印军行动过后,对印度边境的部份区域进行回击,各自对内在形式上交差了事。

正因为印度的这种心态,所以事先通知巴方要打击的地点,避免冲突外溢,而且出动72架次战机上搭载大多数都是对地攻击武器,航行全程开着雷达,预警机与地面雷达没有做相应的预案,这种布署给了巴方轻松地进行突袭的机会。

巴方在印军行动前提前部署了预警机,依印方通告的攻击地点摸清了印军3个空中集群,随后预警机后撤,把配备霹雳-15中长程导弹的歼-10CE中队部署至边境,战机全程关闭雷达,依预警机给的目标数据发射霹雳-15进行袭击,发射后即后撤,由预警机接手远程制导击中目标。

至于印方的预警机与战机为何对巴方发射的霹雳-15导弹没有反应,分析认为是印军手上没有霹雳-15的雷达数据,这项数据目前只有中国与巴基斯坦拥有,所以印方预警机与战机都无法分辨霹雳-15在雷达上的讯号,分不清它是对地攻击或是空攻击武器,等到导弹接近时已经来不及做机动闪避反应。


早在5月初巴基斯坦特别展示JF-17的全副武装,其中空对空霹雳-15导弹极受瞩目。

这场以突袭为主要战术的空战如果换成其他的战机与导弹,同样的交战场景下用什么战机其实差别都不大。这种属于单向透明的偷袭战术也很难复制,如果再打一场,将很难有相同的战果。损失至少2架战机(巴基斯坦官方称击落6架)的印度而言,应该算是轻忽造成的战略失误,除了指挥官应该负责之外,只想轻描淡写对恐怖分子扔几颗炸弹在政治上交差了事的政治领导人也应该追究责任。

当然,72架战机出动还被偷袭实在是太丢脸了,印度随后用大量无人机反击,打掉了一套防空雷达、一架地面上的预警机与多个军事目标作为报复。


印度购入的法国飙风战机。

在这场战事中受益最大的,当然是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机因此名气大盛,对其未来的外销市场有很大的助推力量。而这场战事也表明,在体系作战愈发精细的现代空战中,先进战机的作用已逐渐降低,成为单纯的武器发射平台。

以这次冲突为例,如果把歼-10CE换成其他3代或4代战机,只要是功能较强的预警机都能进行。唯一比较关键的是中长程导弹的可靠率,如果巴方的6枚或5枚霹雳-15全部命中,那得摔掉好几个印度文武高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